覃小芳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少學生都缺乏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所以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不高。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驅動力,要促使小學生主動去學習語文知識,教師就要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本文對激發小學生生對語文學習興趣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并就小學語文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與其他學科相比,小學語文教學相對比較枯燥,教學形式比較單一,課堂教學內容以教材為主,所以不少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參與積極性不高。要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教師就需要通過的策略培養學生對語文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激發小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的重要性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內在驅動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只有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自主性。要實現小學語文的成功教學,教師就需要先培養學生對語文的興趣。語文具有較強的文學性和理論性,同時還富有趣味性。如果小學生對語文充滿濃郁的興趣,那么其就會全神貫注的學習語文,不斷的激發出學生對語文的求知欲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當小學生對語文問題產生強烈的興趣后,其才會大膽的去探究問題。當學生能夠大膽的思考問題,且善于思考問題,其才能牢固的掌握語文知識,并對語文知識進行靈活的運用。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按照教學要求,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促使學生形成創新思維能力。學生在解決難度比較大的問題時,往往會將其細分為多個小的問題,一個一個的解決這些小問題,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更有興趣去探究難度更大的問題。由此可見,興趣在小學生的語文學習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
(一)做好課堂導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課堂導入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做好課前導入,能在課堂開始的時候就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改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課堂導入的方法有很多,包括直觀導入法、懸念導入法、故事導入法等。教師可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合理選擇導入方式,使其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又能將教學內容結合起來。比如,在“葡萄溝”的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可采用直觀導入法,將教學內容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在正式上課前,通過多媒體讓學生欣賞一組葡萄溝的圖片,包括下野地的西瓜、庫爾勒的香梨、和田的薄皮核桃,以及掛滿葡萄的葡萄架等,使學生被如此多的水果所吸引,激發出學生想要繼續了解葡萄溝的欲望。在學生欣賞這些圖片的過程中,教師還可播放與教學主題相關的新疆民歌,烘托課堂學習氣氛,從而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促使學生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二)合理的創設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常常是直接將語文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只能被動的學習語文知識,其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沒能得到有效的體現。所以,許多學生對語文的興趣都不濃厚,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還容易使學生對語文課堂產生反感心理。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的創設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教學內容,促使學生主動的去探索語文知識,從而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并活躍課堂氣氛。比如,在“草蟲的村落”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一小段與動物筑巢有關的紀錄片,通過幽默詼諧的語言,生動的闡述動物筑巢的過程,還能將其與課文內容結合起來。如《大自然的建筑師》講述小鳥、螞蟻等自然界的建筑師是如何筑巢的,剖析各種動物巢穴中,所秘密隱藏的進化,還有防守和戰略功能的設計。各式各樣的巢穴不僅能引發學生的思考,還能讓學生感受到動物界的神奇,激發出學生去研究“草蟲村落”的欲望,從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去學習課文,仔細的分析每個段落。
(三)布置具有趣味性的課后作業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當教師上完課以后,通常會給學生布置一些家庭作業。但是,教師布置的作業內容和形式往往比較單一,要么讓學生抄寫生字、造句、完成語文分析、寫作文等。這些作業會讓學生感覺到十分枯燥,大部分的學生都是為完成作業而寫作業。雖然有的學生能把作業完成得很好,但其并沒有體會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在作業中的收獲甚微。所以,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要盡量布置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作業,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完成作業,探索新的語文知識,促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進步。比如,在“奇怪的大石頭”的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讓學生總結奇怪的大石頭“怪”在哪里。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學生都知道因為這塊石頭的孤零零的、體積龐大、來歷不明、恐怕有幾百年的歷史了,所以作者才會認為它很“怪”。在課堂結束后,教師可讓學生在課后搜集各種形狀的石頭,或者搜集學生自己認為比較獨特的石頭,第二天將其帶到學校。平時也可以讓學生養成收集各種漂亮、形狀奇特物品的習慣,對于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有著極大作用。因此,在課堂上全班學生都將自己搜集到的石頭擺放出來,由學生對各石頭取名字。同時,學生也可以分享自己為什么會選擇這些石頭,這些石頭的奇特之處在哪里,看其他同學是否跟自己的看法一致,能否在石頭上有新的發現。通過這樣的作業方式,既能將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又能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中,想要增強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需要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因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要做好課堂導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合理的創設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布置具有趣味性的課后作業,以激發小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自主性,使小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能夠在語文學習中得到鍛煉,從而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 楊杰.論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11):71.
[2]張開龍.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J].學周刊,2018,(6):74-75.
[3]王彩玲.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讀與寫,2017,(36):75.
[4]長有菊.如何激發小學語文學習興趣[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7,(29):62.
(作者單位:廣西南寧市上林縣木山鄉木山中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