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勝華
摘 要:隨著工業革命的不斷推進,互聯網技術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互聯網更新了人們的思維認知,也影響著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的教育教學方法。在互聯網時代,高職計算機教學面臨著眾多的挑戰與機遇,開展計算機專業教學應當結合學生的社會能力與溝通能力進行有效的指導,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動性與創造性精神。本文基于“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職計算機專業教學改革探究,并提出具體的教學策略,希冀促進計算機專業教學的有效發展,培養多元化人才,提高人才培育質量。
關鍵詞:互聯網;高職;計算機;教學改革
引言
在當前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社會背景下,高職計算機專業教育面臨著眾多的挑戰,開展高職計算機專業教學,必須把握新形勢下的發展良機,進行創新教學,構建適合學生多元化學習發展的教學方式,為社會的發展提供多元化信息技術人才。
一、“互聯網+”背景下高職計算機教育發展現狀
隨著信息化技術應用范圍的逐漸擴大,以及“互聯網+”概念的提出,應用到社會的各行各業。社會與用人單位急需精英IT人才,但是當前高職院校雖然計算機人才培養規模逐漸擴大,但是專業性與特色性與社會的需求存在較大的差距,計算機人才的培養質量難以滿足社會多元化發展需求,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教學條件難以跟得上時代發展
當前,我國對于職業教育極為重視,但是計算機教學對于硬件軟件投入要求較多,計算機設備更新換代較快,所以高職計算機教學設施越來越好,但是難以滿足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需求。例如部分高職院校計算機機房建設成就,難以跟得上新軟件技術的教學需求,部分院校甚至沒有校園網,網絡技術課程也只是紙上談兵,難以進行實踐化指導。
(二)師資力量較弱
我國部分高職院校由于發展觀念落后,資金短缺等眾多問題,使得師資力量偏弱,計算機專業教師的綜合素養有待提高。甚至有部分其他專業教師兼職計算機教學現象,最重要的是,大部分教師都是畢業后直接走上講臺,缺乏實踐教學經驗。并且學校對于計算機教學并未引起充分的重視,教學經驗不夠豐富,難以滿足社會計算機技術的多元化發展需求,教師并未結合社會計算機技術發展趨勢展開研究,使得計算機編程與網頁設計等眾多課程難以勝任。
(三)計算機專業設置不夠合理
大部分高職計算機教育的畢業生,主要從事數據錄入或是計算機銷售與維護等專業要求較低的工作,收入較低。畢業生從事局域網管理維護與網頁設計、語言編程等專業人數較少,由于受到辦學條件與師資力量、學生素質等一系列客觀原因的束縛,在具體崗位中高職計算機畢業生雖然可以有所為,但是由于專業設置不夠科學合理,且缺乏相應的知識儲備,造成在實踐工作中難以勝任。
二、基于“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職計算機專業教學改革策略
(一)明確以就業為導向的專業辦學方向
高職教育應當結合勞動力市場實際發展需求,堅持培養服務與生產于一體的高素質IT人才,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應當明確,并且實施辦學思想能夠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人才培養策略,能夠準確定位,并精細設置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方向。在發展過程中,結合社會的多元化發展需求,根據人才培養工程的具體指導意見,加強計算機軟件與多媒體應用技術的投入力度。
(二)構建計算機專業課程體系
高職教育發展離不開社會的多元化發展需求,高職教育也應當以生產生活規律為發展導向,能夠滿足用人單位與社會的實際發展需求。這就需要高職計算機專業教育課程安排,能夠培育技能型人才,充分反映從業崗位對于學生能力的需求。課程設置上能夠重視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同時,根據市場需求與行業發展情況,有效調整并更新教學內容,充分重視學生與計算機專業間的邏輯思維與藝術思維的能力培養,拓展學生的就業渠道。
(三)加強師資隊伍培養
當前我國大部分高職計算機教師,在動手實踐與技術操作方面,教學能力極為匱乏,也嚴重影響著人才培養質量,所以高職教育的就業導向,應當需要教師擁有夯實的理論基礎,以及良好的教學水平,具有實踐操作經驗與豐富的從業經歷。這就需要高職院校構建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學校應當定期的開展業務培訓,鼓勵教師到企業進行頂崗實習提高實踐能力。同時,高校應當加強人才引進力度,能夠將具有豐富從業經驗的人才,充實教師隊伍,構建符合計算機專業發展的師資隊伍。
(四)改善辦學條件
高職院校要想提高計算機專業教學質量,首先要加大改善辦學條件,通過完善硬件基礎設施,才能夠為學生的多元化學習與發展,提供必要的條件與保障。合格的高職計算機專業應當及時更新并升級網絡設施。通過完善教學設施,加強實踐環節與實驗教學管理,通過完善后勤保障,促使計算機教學,能夠做到技術操作與理論知識有效同步,加強產學結合,通過校企合作等多種模式,使學生能夠將課堂上所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生產相結合,親身感受崗位的能力需求,有助于學生增強學習主觀能動性。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基于“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職計算機專業教學改革面臨著眾多的挑戰與機遇。教師必須創新教學觀念,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通過正確的引導與幫助,體現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高校也應當構建良好的師資隊伍,能夠促使高職計算機專業教學有效延展與創新,切實提高人才的培育質量。
參考文獻
[1]楊珩.“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高職市場營銷專業改革探索[J].商業經濟,2017(6):64-66.
[2]林雪燕,潘菊素.基于翻轉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與實現[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582(2):15-20.
[3]李玲.“微課”理念下高職教育模式的改革與探索[J].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16,15(6):107-109.
[4]高祥民,吳桂賢.計算機軟件應用的教學方法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2,11(23).
(作者單位:湖南外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