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立新 劉鳳娟 楊帆

摘 要:校企合作一般是通過產學研合作進行校企員工相互聘用、學生企業實習、在企業完成畢業設計及畢業 后企業工作等。目前,由于校企合作不能覆蓋學生在校學習全過程,存在學生實習前接觸社會少、對專業知識的應用掌握程度不夠、校企合作局限于現場教學或者視頻教學、指導教師和家長對實習學生的實際實習狀況掌握不足以及實習中出現的疑惑不能及時 解決等問題,本文提出借助于物聯網設備及網絡環境,企業兼職教師遠程授課并與學生實時互動、企業實時動態選拔實習學生以及指導教師與學生們及企業師傅的遠程互動等對策建議,以提高校企合作的開放式實踐教學能力,培養出社會需要的技能型實用型人才。
關鍵詞:物聯網 校企合作 開放實踐教學 遠程教學
中圖分類號:F7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8)08(b)-189-02
通過校企合作開展實踐教學能夠提高學生們對所學知識在實際應用中的認知,并了解企業到底需要哪類人才。所以我國各高校對于這個方面的研究比較多。如譚艷斌(2015)認為針對金融專業,對課程體系及教學需要采用金融行業的崗位標準及從業資格考證的教材,并基于校企合作平臺吸收企業兼職教師隊伍優化師資隊伍建設[1]。周瑜和田會峰認為(2014)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學校為企業人才提供進修、培訓等繼續教育的工作,企業為學生提供實訓實習機會,為教師提供專業實踐及科研場所[2]。吳金星(2014)認為,進行產學研合作,教師為企業的產品進行技術指導及創新指導,企業為教師提供研究平臺,為學生及研究生提供實踐平臺,所以學校和企業共建研發平臺,培養“雙能型”人才,并且相互聘用,建設“雙基地”創新模式[3]。鄧金娥(2014)要優化財經類綜合實踐教學體系,開發財經類綜合性實驗課程,拓展設計性與創新性實踐課程,同時要加強虛擬實踐教學平臺和網絡實踐教學資源的建設,提高對校內外實訓基地的建設[4]。黃大明(2012)認為通過校企合作,進行產學研合作,將畢業論文與畢業實習的工作結合起來,讓學生帶著任務進行實踐活動[5]。茍建華(2010)認為對于財經類專業,要強化雙師型實踐師資建設,對于實踐教學,主要從課堂訓練、實驗教學、校內實訓、校外實習、社會實踐、畢業設計、第二課堂活動等方面采用多種形式構建實踐教學環節[6]。而基于網絡的教學環境會改變傳統的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時動態的資源和實習機會。如董君等(2015)通過對高校實踐教學課堂引入物聯網技術所能帶來的創新性改革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構建物聯網實踐教學環境的方案,具體是物聯網環境下的高校實踐教學課堂,教學上提供了以學生為中心的網絡學習環境,根據每個學生的知識情況,實現個性化學習[5]。總之,校企合作的實踐教學一般都是互聘互派提高學生認知實踐的能力以及教師的研究能力,或者相互之間提高培訓及繼續教育機會,學生提供在實際工作中運用專業知識能力的機會或者實習學生在實習單位開展畢業論文設計的機會等。
1 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目前,職業院校都不同程度地開展了校企合作。不過由于場地和運營場地并不同,所以還存在一些問題。
1.1 學生掌握專業知識的應用能力不足
目前學生大都通過課堂練習、實驗室實訓、現場實習以及參加各類技能大賽等活動提高自己對專業知識的應用能力,不過由于課堂練習及實驗室實訓并不能真正看到實際工作的運用過程,所以學生的直觀感覺并不強烈。即使有現場實習,但由于是實習生,很少能夠接觸到比較綜合高深知識的真正工作場景。而技能大賽雖然能夠涉及到相關的業務知識的應用,但是這些知識在工作中是如何真實應用的,還有待見證。
1.2 校企合作的兼職企業教師授課局限于現場教學或者視頻教學
學校在進行校企合作時,一般會聘請企業的專家到學校給學生授課。而他們在授課時,雖然擁有很多的實踐經驗,但是由于空間的緣故,他只能通過講解告訴學生實際的應用,或者通過一些常見的視頻及電子資料播放給學生觀看,然后對視頻中談到的知識點進行闡釋,但是學生并不能真正看到整個的專業知識綜合運用的整個流程。所以有些內容學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因為他們沒有看到實際的操作過程。
1.3 指導教師和家長對實習學生的實際實習狀況掌握不足
由于學生會在實習中碰到很多問題,而指導教師也只能通過事后學生或者企業師傅的描述來了解,提供解決方案,但是這樣就會很被動?;蛘咧笇Ы處熀图议L通過到企業工作現場去了解,并與師傅進行交流討論,完善學生實習中的不足。但是如果距離比較遠,很多時間就會浪費在路上。而學生的真實實習情況,如果企業師傅沒有談的很詳細,指導教師和家長是很難了解的。
對于關心學生的家長,想了解學生的實習狀況亦是如此。大多數會通過指導教師來了解, 而指導教師也只能通過學生或者企業師傅來了解。這種間接信息會對發生在學生身上問題的解決帶來很多麻煩。
2 物聯網環境下開放實踐教學校企合作新模式
2.1 企業兼職教師在企業工作現場遠程授課
在校企合作過程中,企業的兼職教師需要通過工作現場過程講授某個知識點,如圖1所示,在物聯網環境下,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企業教師通過工作現場的物聯網設備與安裝在學校課堂或者實訓教室及其上的物聯網設備進行遠程講解,學生可以對具體操作過程中的問題進行實時提問,如果該業務是理財產品的設計,企業教師還可以請正在進行理財產品設計的員工在設計結束后進行解釋,說明為什么這么設計,其思路是什么,運用到哪些知識點等。然后,企業教師可以提問學生,詢問學生們有何新的想法改進或者完善剛才談到的理財產品設計,這樣可以調動學生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另外,企業教師可以根據該設計理念給學生們留課下作業,完成所要求的理財產品設計。如果企業教師講授的是有關金融產品營銷的,那么學生們通過這堂課可以實時了解到所學知識在推銷金融產品時的應用狀況、推銷金融產品的禮貌用語、策略及方式方法。而學生們在觀看后,還可以展示自己的營銷能力,對剛才推銷的產品提出自己的銷售思路和想法,并且學生們按照事先分好的小組,各自選擇自己的角色進行金融產品銷售活動,而身在企業的教師及現場推銷的員工等都可以看到學生們是如何表現的,這樣企業的業務和學生的才華相互補充,一方面提高了學生的專業知識運用能力;另一方面也改進了企業在相關業務活動中的實施方案。

2.2 物聯網環境下企業動態選拔實習生
在物聯網環境下,學生和企業的面試官可以選擇幾種形式進行實習生的面試選拔。一種是雙方都通過裝有物聯網設備的機器,看到相互所在的場景,面試官現場在計算機上發布筆試題目,面試官遠程監控學生們在計算機上的答題情況,計算機自動計算分數,面試官在現場就可以看到學生們答題情況;面試官現場提出幾個問題,由學校端面試現場的學生搶答;面試官給出各小組需要完成的題目,臨時組成的各小組成員相互協作完成所要求的內容并通過一定的形式表達出來;面試官通過現場員工的某項工作或者播放一段工作視頻,請參加實習面試的學生對其中的問題進行解答或者指出其中的不足等;指導教師及學生家長也可以通過裝有物聯網設備的機器實時動態了解學生們的實習選拔情況;學生與面試官的線上交流等。
通過上面這種形式的實習生選拔,企業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的真實專業水平及臨場反映能力,從一定程度上能夠了解學生的優劣勢,并判斷出哪些學生適合企業的哪些崗位以及這些學生對這些崗位的意愿或者期待是什么?從而判斷出該學生是否適合相應的實習崗位。
2.3 物聯網環境下指導教師與學生們及企業師傅的遠程互動
在物聯網環境下,指導教師通過安裝有物聯網設備的電腦隨時了解學生們在企業實習的實時狀況,整個業務過程是否熟練,并詢問學生在業務過程中所學知識是否夠用,還缺少哪些專業知識,學校的教學中相關課程是否開設或者是否授課教師因為某種原因沒有講授,解決學生們在實習中存在的問題,了解學生們的工作狀況,帶領學生實習的師傅們可以根據學生們現場的表現進行點評,指導教師征詢企業師傅們的建議,學生們存在的問題是共性問題還是個性問題,如果是共性問題,那么對學校人才培養的專業設置、課程設置有什么建議。如果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設置有問題,學校和企業師傅與雙方的負責人可以就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進進行協商完善,以便學校能夠培養出真正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
3 結語
物聯網為學校和企業的相互合作提供了便利,學??梢越柚谖锫摼W邀請企業教師遠程實時動態授課,企業也可以利用物聯網選拔實習學生,實時動態出題或者進行與學生的交流,及時了解學生對所需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隨機應變能力,從而選拔出適合企業崗位和發展的實習學生。而高校的指導教師及相關管理人員還可以通過物聯網實時了解學生的工作狀況及存在的問題,與學生實習的師傅分析問題根源,學校和企業根據學生實習的情況共同探討修訂人才培養方案,以便高??梢耘囵B出適合企業發展的實用型技能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譚艷斌.依托校企合作平臺構建獨立學院實踐教學體系[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5,34(2).
[2] 周瑜,田會峰.基于“校企合作”的實踐教學改革探索[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4(1).
[3] 吳金星,魏新利,鄭錦華,等.校企合作實踐教學為培養應用型人才打開一扇窗[J].大學教育,2014(3).
[4] 鄧金娥.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演化及對策研究[J].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4(5).
[5] 黃大明,黃俊明,黃偉,等.改革與創新實踐教學模式 推進校企合作平臺的建設[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6).
[6] 茍建華.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高職經管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探討[J].經濟研究導刊,2010(17).
[7] 董君,張敏.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高校實踐課堂教學改革研究[J].河南機電高等??茖W校學報,2015,23(5).
①基金項目: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課題立項課題《供給側改革人才需求下基于物聯網環境的O2O混合式教學創新研究》階段性成果(批準號:D/2016/03/04);第三期江蘇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物聯網環境下信息化教學改革研究—以金融專業的O2O混合式教學及實踐為例》階段性成果(批準號:ZCZ61)。
作者簡介:瞿立新(1967-),男,漢族,上海人,教授,碩士,主要從事區域經濟、工商管理、高等職業教育方面的研究;劉鳳娟(1967-),女,漢族,河北唐山人,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金融管理、高等職業教育方面的研究;楊帆(1967-),女,漢族,重慶人,副教授,學士,主要從事哲學、高等職業教育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