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淘 肖嫩群 楊晶 楊巖濤
摘 要: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是培養本科生綜合運用所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其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文章從學生自身、教師管理和學院管理三個方面分析影響畢業設計質量的原因,并提出從轉變學生態度、提高教師指導能力、規范畢業設計選題、建立全過程質量監控體系等方面提高本科生的畢業設計質量,以期改進學校非醫藥類本科生的畢業設計質量。
關鍵詞:本科畢業設計;問題;改進措施;中醫藥院校;非醫藥類專業
畢業設計(論文)是高校本科生走向社會、踏上工作崗位前高校對學生最后一次系統培訓,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考察和培養本科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尤其對于工科學生來說,這是全面提升其綜合素質的重要階段[1]。
許多中醫藥大學在長期的發展中,構建了醫、理、工、管、文等多學科門類協調發展的模式,但學校發展的主干學科還是中醫、中藥、中西醫結合等。在中醫藥大學的背景下,湖南中醫藥大學(以下簡稱我校)的工科專業如生物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制藥工程等專業的畢業設計存在諸多問題,如學校對非醫藥類專業不重視、教師精力投入不足,管理部門管理制度不健全、學生自身不重視等。本文分析了導致本科生畢業設計質量不高的原因并提出了改進措施,以期對此類專業的畢業設計質量提高起到一定作用。
一、當前我校非醫藥類專業本科畢業設計存在問題、原因及影響
1.論文指導教師投入精力不足
論文指導教師是學生畢業設計的重要領路人。在中醫院大學的大背景下,一方面,大部分教師專業及研究方向都為醫藥背景,研究工科方向的教師在數量上就缺乏,且其他專業畢業學生多,工科專業的指導教師還要肩負指導其他專業本科畢業生的任務,一名教師指導多名學生,導致投入在每一名學生身上的精力不足,畢業設計的質量不高。另一方面,高校教師不僅要完成教學工作,還要進行科研工作,導致導師指導學生畢業設計的時間少,指導教師對學生畢業設計的質量要求不夠嚴格,學生選取課題的廣度和深度不合適,且缺乏創新性。
2.學生投入精力不足,缺乏自主性
根深蒂固的教學模式限定了學生思維。長久以來,我國采取的是以教師為主導的傳統教學模式,在此教學過程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而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知識。在第7學期開始進行畢業設計時,學生的思維仍然停留在低年級的課堂教學模式上,不能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缺乏學習的主動性以及對科研的積極性[2]。
學生對畢業設計重視程度不夠。第7學期正是畢業生忙于考研、求職、簽約的高峰期,用于畢業設計的時間、精力無法保證,且部分學生本專業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欠缺,綜合能力培養困難,學生心有余而力不足,導致了他們畢業論文質量不高。
3.管理制度不健全,質量監控和指導不到位
本科后期,教學管理者在畢業設計實施過程中很容易對學生的學習態度、積極性和老師的指導投入等方面監管不嚴。學院對畢業設計的管理目前由于學生人數多、基數高還存在很多困難。沒有建立有效的監控機制,缺乏過程管理,如論文開題、中期檢查流于形式,將畢業生畢業設計質量全部寄托在指導老師身上,只負責組織開展流程,不負責具體質量把關,導致質量難以保證。
二、本科畢業設計工作改進的幾點對策
1.構建質量監控體系,健全保障機制
通過控制畢業設計的考核環節,健全考核機制來提高本科畢業設計的質量。選題和開題是整個畢業設計的基礎,選題是否合理、深度是否合適、開題是否通過、中期檢查是否合格是畢業設計的質量能否得到保證的重要基石。在畢業設計中期實施中期考核制度,對畢業生畢業設計完成進度情況進行考核,對還沒有開題,論文還沒有實質性進展的畢業生進行嚴肅處理,對這部分學生的論文指導教師進行相關通報,這對其他學生及后來的畢業生也能起到警示作用及良好的引導作用。
建立畢業設計課題評審制度。畢業答辯是畢業生闡述畢業設計思路、展示畢業設計成果的重要一環,畢業答辯必須嚴格把關,對畢業答辯環節嚴格把控,通過現場展示、答辯專家提問、回答問題的邏輯思維能力、論文的規范性、精神面貌和衣著等來進行評分,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選題和開題,通過中期檢查、論文答辯等環節工作,促進畢業論文的提高。
2.建立有效的評價反饋機制
基于論文指導教師精力投入不足及學生對畢業論文不重視等問題,本科教學管理者要起到監督教師和學生在畢業設計實施過程的各個環節的作用。要求學生在畢業論文的設計上更具有積極性,避開就業、考研等時間段,提前跟隨論文指導老師進行畢業論文設計工作,利用課余時間參與到指導教師的科研課題中來。
通過畢業設計過程及畢業設計完成階段論文指導老師與學生就本科畢業環節互評,建立長效的互相監督機制及懲罰機制。如建立在師生互評基礎上,對論文指導老師評價差的學生的畢業論文由院學術委員會專家評定,若達不到畢業要求則取消答辯資格,對學生評價差的論文指導老師由院學術委員會專家評定,做出取消下年帶本科生畢業論文的資格等懲罰。
3.建立多樣的畢業設計選題
(1)選擇考研學生。畢業生選擇考研,意味著這部分學生對學術研究及所學專業領域較喜愛,希望在這個領域繼續深入學習,那么這部分學生可以在大學第六學期就跟隨導師進入實驗室開始畢業論文設計,在學習過程中更加了解什么是科學研究,為以后的研究生學習階段打下堅實基礎,這部分學生畢業則必須撰寫實驗性論文。
(2)選擇就業學生。選擇直接就業的這部分學生,以前大部分寫的是綜述性論文,綜述是建立在學生大量查閱文獻,總結歸納后加入自己的觀點后形成的論文。但此類型的文章容易使學生過多引用他人的觀點,缺乏自己觀點的陳述,缺乏創新精神,論文重復率檢查往往高居不下。
為杜絕這一現象,使本科畢業設計真正鍛煉學生理論與實際結合的能力,學院規定選擇直接就業的學生必須寫實踐性論文。即所寫論文內容必須與畢業生的實習工作相關,若無關系,則取消答辯資格。如我校食品科學與工程的學生可能去到藥監局、食品企業、快消品行業、檢測機構等行業工作,那么他們所撰寫的論文必須結合工作實際選題,查閱相關文獻,形成一篇完整的實踐性論文。
三、結語
本科畢業設計是培養技術基礎扎實、業務素質過硬學生的重要環節,是一種學習、實踐、探索和創新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嚴格把控工科學生畢業設計質量,培養動手能力強的工科畢業生,使其走上工作崗位就能為企業所用。
參考文獻:
[1]張愛華,王明紅.本科畢業設計(論文)的問題與改進措施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16(1):167-169.
[2]謝芳娟,朱淑云,彭嵐峰.導師制在應用性本科院校畢業設計中的作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