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艷
【摘 要】學前教育是培養幼兒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期,所以教師應抓住這一關鍵階段,重視學前教育中的德育教育,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培養幼兒良好的道德品質,提升幼兒的綜合素養,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關鍵詞】學前教育 教學 德育滲透 措施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9.197
一、學前教學中德育滲透的重要性
良好的道德品行應從小開始培養,因此在學前教育時期,就應該重視德育滲透,塑造幼兒良好的品行和個性,使其懂得感恩、懂得尊重,成為一個有禮貌、懂文明、講道德的人,實現我國素質教育發展目標。目前在學前教育教學中,一些教師以及家長將關注點仍然放在孩子掌握的知識方面,思想品德教育得不到重視,導致一些幼兒個性偏執、脾氣大以及叛逆心理強,對幼兒良好品德的養成產生了不利影響。所以這就要求教師以及家長應及時改正錯誤的觀念,加強學前教育階段德育目標的實現,避免出現德育失衡的問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二、學前教育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有效措施
(一)創造良好環境,實現德育滲透
教育環境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物質環境,另一部分為心理環境,一個好的環境能夠為幼兒發展帶來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在學前德育教育過程中,主要是為幼兒創造良好的外在環境,激發幼兒的主動性,參與創設的活動中來,以凈化幼兒心理環境,使得幼兒在良好的環境下,逐漸提升幼兒個性品格,養成良好的品德習慣。首先應優化客觀環境,應合理設置幼兒園的場地、設施,室內陳設干凈、整齊,保持空氣清新,給人以親切溫馨的感覺。例如在校園的欄桿上,設計一些孩子們比較喜歡的小動物,如企鵝、蝴蝶、小兔子,同時在園內也可以養一些小動物,如兔子、小雞以及小狗等,并讓孩子們照顧他們,使得孩子們能夠愛護小動物,對幼兒園產生熟悉感以及喜悅感。其次還應凈化幼兒心理環境,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這就要求教師應加強與幼兒的有效互動,為幼兒創造平等、友愛的氛圍,使得幼兒在溫暖自在環境快樂地成長。同時教師在開展德育教育時,主要采用的是正面教育,讓幼兒接受到更好的愛,逐漸讓幼兒養成的行為習慣。
(二)開展游戲活動,實現德育滲透
愛玩是每一個孩子的天性,在游戲中,幼兒能夠充分釋放自己的天性,發揮自己的智力以及能力,而且游戲活動中,幼兒必須遵守一定的游戲規則,教師可以通過游戲規則的制定,約束幼兒的不良行為,這對幼兒形成良好的品德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為了更好地滲透德育教育,教師還應通過游戲活動的開展,向幼兒滲透德育知識,讓幼兒懂得更多的道理。在開展游戲活動時,應引入多樣化的游戲活動,應激發幼兒參與興趣,同時應注重游戲活動的組織和領導,明確游戲活動開展目標,保證游戲活動開展游戲的有效性,更好地實現德育教育目標。例如教師組織幼兒玩“拔蘿卜”的游戲,通過這個游戲的開展,讓幼兒明白團結的力量,培養幼兒的團結合作的能力,加強集體主義精神。又如教師可以開展“乘坐公共汽車”的游戲,在游戲中,教師應讓幼兒明白乘坐公共汽車一定要排隊,對于違反規則的幼兒,教師應給予一定的懲罰,使得幼兒能夠認識規則的重要性,培養幼兒遵守紀律的好習慣。在游戲活動結束后,還應進行游戲評價,對于表現優良的幼兒,教師應給予鼓勵,對于表現不佳的幼兒,教師應采取適當的方法提出不足,注意避免傷害幼兒的自尊心,使得幼兒能夠坦然地接受,及時地改正,進一步規范幼兒的品德行為。
(三)注重日常活動,實現德育的滲透
對于德育的滲透,還可以日常活動中進行,因此教師應善于捕捉實際,開展德育教育。在日常活動中,教師應加強對幼兒態度以及行為的觀察,一旦發現幼兒出現不正確的品德行為,教師就可以抓住時機,對幼兒開展德育教育。例如一個小朋友把不喜歡的吃的蔬菜偷偷扔到了垃圾桶中,教師發現后,抓住這個時機,開展德育教育,教師在網上搜索有關非洲學校小孩吃的飯菜的圖片,并展示給幼兒,與幼兒吃的飯菜形成了對比,這樣幼兒看到了圖片,就會產生一定的羞愧感,此時教師教導幼兒浪費糧食一種錯誤的行為,使得這名幼兒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同時對其他幼兒也是一個警惕,避免幼兒形成浪費糧食的習慣。又如班級上偶爾會有小朋友生病,此時教師應抓住這個時機,將其作為一項德育活動,引導小朋友“小朋友生病了,我們應該怎么辦呢?”有的幼兒向生病的小朋友進行慰問,說一些關心話語,有的幼兒為生病的小朋友唱歌、跳舞,有的幼兒為生病的小朋友講笑話,還有幼兒為生病的小朋友喝水吃藥。通過這一活動,不僅讓幼兒學會了如何照顧他人,還培養了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由此可見,在日常活動中滲透德育教育,可以很好地幫助幼兒克服不良的生活習慣,使得幼兒能夠逐漸養成良好的品德習慣,不斷提升學前德育教育效果。
(四)開展家庭教育,實現德育滲透
在學前教育中,實施德育教育的滲透,不能只依賴于教師,還應充分發揮家庭教育對幼兒的影響,所以幼兒園應加強與幼兒家長的溝通,應向其宣傳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應改善家長傳統的理念,除了科學知識的培養,還應重視幼兒的思想道德教育,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所以幼兒家長應為幼兒創造一個和諧、溫暖的家庭氛圍,幼兒的父母互敬互愛,禁止在幼兒面前吵架、打仗,同時幼兒父母還應為幼兒樹立榜樣,應規范自己的行為,積極地配合幼兒園的德育活動,以此保證德育滲透的效果。例如在“六一兒童節”家長可以帶領孩子做一次義務活動,可以準備一些禮品去慰問孤寡老人或者去看望貧困兒童,還可以義務打掃公共場所的衛生,培養幼兒樂于助人的精神,使得“六一兒童節”過的更有意義。幼兒通過做公益活動,可以獲得成就感,使得幼兒能夠學會理解、寬容他人,富有一顆愛人的心;在家里,家長可以與孩子共同做家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爺爺奶奶捶背揉腿,使幼兒學會如何孝敬老人,做一個尊老愛幼的好孩子。
參考文獻
[1]哈斯其木格.學前教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路徑研究[J].讀與寫旬刊,2016,13(9).
[2]蔣龍清.探析如何在幼兒學前教育中加強德育教育滲透[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版,2017(1):148-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