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云
【摘 要】化學是初中階段重要學科,化學教學過程實驗教學部分占據主要地位,為進一步提高化學實驗教學能力,教師應該重視培養學生參與能力,不斷通過有效的實驗教學方法采用,實現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化學 實驗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9.036
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的基礎,做好化學實驗,可以達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效果。如何在現有的條件下進行有效的實驗教學,是我們每一位化學教師應重視的問題。本文針對于此,提出了幾點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創設探究性實驗情景
教師在探究性實驗教學中需要科學的選擇實驗習題,要促進學生探究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實驗中的研究性學習會因為部分客觀條件的影響而限制效果,但是習題就可以不受實驗條件限制,只需要學生用大腦思維完成,通過用學到的知識,在頭腦中形成探究步驟,進而獲得準確的結論。因此,其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探究性思維能力,讓學生逐漸形成探究品質,可以掌握探究的過程,這樣學生就可以使用正確的方法開展探究活動。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取創設情景的方法,讓學生更加深入的感受化學知識。
比如:在學習完和“鹽”有關的性質及作用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討論問題,通過設置問題情景,讓學生激發探究興趣,更好地掌握知識,如:“當前胃病是很常見的一種病癥,而治療胃病一般都會用含有碳酸氫鈉及氫氧化鋁的藥物,如果是患有胃潰瘍的病人需要選擇哪種藥物?”,讓學生針對這個問題進行討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更深入的討論碳酸氫鹽、氫氧化物和鹽酸的反應,進而得出最后的答案,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
二、讓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實驗
教師可以利用家庭小實驗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因為化學實驗有絢麗多彩的顏色變化和現象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家庭小實驗貼近生活、趣味性強,可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長久保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并且做家庭小實驗能夠讓學生回憶課本知識,并進一步鞏固課本知識。
例如,在制作“葉脈書簽”實驗活動中,學生回家就迫不及待地準備了,找他們認為最美麗的樹葉。在實驗過程中因經驗不足導致失敗,學生并沒有因此而放棄,經過多次探究和改進,他們終于成功地制作出“葉脈書簽”,并在同學中展示實驗成果,與同學分享成功的喜悅。這樣的實驗活動既訓練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激發了學生學習和探索的興趣;同時又讓學生參與到實驗過程中,切實體會到化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三、假設與猜想的提出
在化學實驗的教學過程之中,假設與猜想是一種經常會被用到的教學方式,同時也是一種具有創新性的學習方式,有利于學生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鼓勵學生,讓學生能根據自己具有疑惑或不熟悉的知識面的問題提出自己的假設,避免因為害怕或是膽怯的心理狀態阻止了學生自身想法的表達,吸引學生以更加積極的狀態參與到具體的化學實驗教學和思考過程之中。學生自身在日常生活之中,就可能會看到一些化學現象,由于不知道化學現象的具體原理,只是將生活中兩種物體之間的化學反應當作是生活的常識。這時教師的教學就能從這一方面著手,比如生活之中鐵生銹的問題,學生只是單純的了解鐵遇到水就會生銹,此時教師就能夠提出相關的問題,比如除了水之外,是否還存在其他能夠使鐵生銹的物質?這樣就能夠引發學生參與到問題之中,引導學生關于這個問題進行大量的假設和猜想,鼓勵學生進行有關的探究性實驗,通過動手加深對知識的認知,增強學生的實驗意識,有利于學生在化學實驗之中獲取更多的知識。
四、堅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提升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
在應試教育的教育背景下,教師采取的教學方式大多是以“單一式”為主,學生一直以來只能被動的接受知識灌輸,而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學生對于學習化學的興趣難以被激發出來,導致教學的質量難以得到目標。因此,初中化學教師需要對這個問題進行明確,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切實的做到在教學活動中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從而促使學生將自己的注意力全部都投入到課堂學習當中,對于自己的想法清晰的表達出來,教師為學生解惑,幫助學生擺脫在學習化學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從而促使化學教學的效率和效果得到了切實的保障。
激發學生對于學習化學的興趣,是完善自己課堂教學的關鍵之一。首先,教師可以將化學課堂其自身的魅力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充分感受。例如,化學書中對于化學方程式這一內容,書寫化學方程式,計算方程式都是化學課程中十分有特點的部分,教師可以通過對這部分進行相應的調整,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其次,教師將化學知識落實到生活中。課堂開始之前,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覺得割玻璃的刀和金剛石具有什么關系?而金剛石和鉛筆芯中的石墨又具有什么關系?”通過與學生生活經歷進行聯系,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最后,教師通過實踐性的化學實驗吸引學生的目光。例如,學習燃燒相關的知識,通過白磷燃燒的實驗,促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燃燒必備的條件。
五、結束語
總之,新課程教學的核心目標是發展每個學生科學素養,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作為一名初中化學教師,應當認清課程改革的要求,將探究性實驗多引入到初中化學課堂中,關注探究性實驗的積極作用,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激發他們進行探究性實驗的興趣,培養探究能力,使探究性實驗教學成為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實踐能力的主要模式。
參考文獻
[1]溫靜.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有效性思考[J].教育科學論壇,2018(04):34.
[2]俞雙.淺談如何提高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有效性[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02):52.
[3]公紅心.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有效性研究[J].學周刊,2016(0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