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艷
【摘 要】數學在小學學習中的地位至關重要,新課標對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無形中也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提高創新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教學 創新培養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9.089
小學數學教育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可以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數學知識,找到數學學習的方法;也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愛上數學學習;更可以讓學生研究數學知識,發現數學知識的奧妙。具體分析如下:
一、激發學生創新意識
無論是哪一方面的知識,都沒有完全成熟的一天,只有不斷的完善和發展才是真理。例如物理學科,在牛頓的三大定律之上,愛因斯坦進行了相對論的補充,使其進一步的完善和進化,從而促使物理實現更良好的發展。也就說明了具有創新意識和疑惑是十分重要的,是促使社會不斷發展,科技不斷進步的關鍵原因。我國數學教學方式一直以來都以課堂為中心,學生的疑惑要在課堂上完全澄清,從狹義上是可以的,教師所具有的知識能力對于當前階段的疑惑是綽綽有余的,但是如果不進行更深入的思考,那么對于學生的發展也是沒有好處的,學生的思維被局限在某一階段,學生的知識建設也就十分有限。因此,教師需要有意識的去引導學生對于數學的疑惑,促使學生能夠產生疑惑,從而使得學生具有良好的發展。例如,教師在教授“倒數”一課時,有的學生在學習“當兩個數相乘結果是1,這兩個數互為倒數”,就會產生相應的疑問,“有沒有倒數的數嗎?”教師就可以根據這個問題為學生進行深入的解釋。
二、大膽驗證學生猜想,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數學學習當中的猜想是建立在具有一定的數學知識儲備,在相應的實踐上產生的想法,是推理的開始。由此可見,猜想對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良好的引導,讓學生在建立相對完整的知識結構之后,能夠產生相應的想法并對其進行有效的驗證。
想要學生高效的參與到數學課堂中,教師可以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教師可以為學生創造一個趣味性的課堂作為基礎點,并給學生留下一些問題,讓學生去進行充分的探究,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向其他學生和教師提出問題,教師給予一定的提示,促使學生之間進行充分的溝通和交流。例如,教師在教授“比例尺”一課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組,并讓學生將教學樓描繪到紙上,每個學生所對于教學樓的比例把握都不盡相同。在此基礎之上,教師就可以為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教授。
三、加強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數學和生活之間的關系是永遠無法割舍的。因此,教師在進行知識講述時,可以適當的引入與實際生活相關的例子,從而促使學生意識到數學和生活的聯系,生活對應著數學,數學對應著生活,促使他們在實際生活當中能夠或多或少的利用數學來解決問題。例如,教師在教授“按比例分配”一課時,教師可以以學生去食堂吃飯為例,每個學生都會被分配一雙筷子,一個碗和一份餐食,這就是所謂的按人頭為比例進行合理分配。在生活化濃厚的教學當中,學生會具有更深的感觸,從而積極的參與到數學學習當中。
四、探尋教學方法的規律
相關的知識規律可以舉一反三類推。數學教材中有的內容是結構相似,比如先講定義再講性質理論等,有的內容是類型相似,比如分數不變的基本性質和商不變的基本性質,可以使用對比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舉一反三,進行類推遷移教學。這樣既能快速掌握新知識,又能復習已有的知識,更能調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可適當提問,誘發他們的思考還有什么類似,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意識。
類似的教學方法可以舉一反三類推遷移。21世紀新課標要求學生不僅“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會學知識”。以教師為主體的填鴨式教學早已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以學生為主體的互動式教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引導學生多參與,活躍課堂氣氛,通過提示促使學生不斷思考,從而傳授知識并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如,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知識講授,先復習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然后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鼓勵學生用推導三角形面積公式的過程方法去推導梯形的面積公式。
五、聯系實際指導學生動手實踐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可以服務生活。數學教學的出發點與歸宿在于將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學以致用。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要的思維方式,若要形成數學的抽象思維,需要有具體事物作為其參照。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勤動腦、多動手,學生親自動手操作能夠形成對數學知識的感性認識,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得以培養,可以在他們自主的探索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潛能。教師應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數學實踐活動,在實際生活背景中給予學生足夠的思維空間,鼓勵學生積極探索,主動思考,創造性地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實踐活動中為學生創設思索的氛圍與環境,培養創新能力。
六、結束語
小學教師應根據數學的學科特點,巧妙地將基礎知識和生活實際相結合,引導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的建構過程,幫助其積累學習經驗,豐富其知識眼界;積極響應教育改革對教學創新提出的新要求,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更新數學教學觀念,這些都是培養小學生數學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汪友俊.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求知導刊,2016(10):101.
[2]米靖.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原則與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12):220.
[3]李娟.如何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學習數學的興趣[J].才智,2010(20):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