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琳
【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推進與深入,情境教學方法也被教師所廣泛運用。創設生活形象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幫助學生樹立數學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高效的數學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 情境教學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9.141
一、小學教學之中采取情境教學的重要性
所謂的小學數學情境教學,指的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形象具體的教學場景,以此激起學生積極的情感與態度體驗,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促進學生能力與素養全面提升的一種教學方式。數學課程標準在課程實施建議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要求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各種情境,為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愿望。在數學教學中采用情境教學法,可以將社會、生活與學習等進行進一步的提煉與加工,將抽象的數學內容與形象具體的事物相結合,利于學生學習和理解,利于實現全體學生數學素養的全面提高。
二、問題情境的設置
學生的求知欲望來源于其主動設疑,傳統的課堂師生問答模式中,學生被動跟隨老師的設定思路,師云亦云,長期如此,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學生麻木消極,影響教學質量。因此,教師要經常創設學生感興趣的疑點并引導其,勤于思考、勇于提問,自行得到問題的解決方法。如在講解“平均數”概念時,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兩元店中的商品平均價格是2元,小明拿著2.5元進入這個商店,是否可以隨意購買一件商品?”學生對此給出幾個答案:可以,買完還能剩余5毛錢;不可以,因為有的商品會超過2.5元;不管錢夠不夠,賒賬是可以買出來的等等。這樣,在輕松活躍的課堂環境中,針對問題,學生不僅可以學到問題所對應的知識點,還可以拓展學習,進行知識創新。
三、多媒體輔助創設動態情境
多媒體集聲音、圖像、色彩、動畫等方面功能于一身,具有直觀、操作快捷、圖像逼真、動靜結合等特點。適時利用多媒體創設動態情境,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空間觀念,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多媒體所提供的動態情境刺激不是單一的刺激,而是對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這對于學生知識的獲取和掌握都是非常重要的。多媒體技術使得信息既能聽得見又能看得見,集聲光形色動等為一體,直接對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感官產生作用,這種通過多感官刺激獲得的信息量比單一的聽老師講課強得多。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動態的顯示與色彩、聲音技術創設動態情境。實踐證明,創設動態情境在數學教學中不僅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而且能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思維活躍,有利于引發學生的聯想和創造性想象,發揮學生的潛能。
四、創設生活化的情境
知識與生活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數學學科也是如此,數學來源于生活,同時又服務于生活。在現實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的影子,只要你熱愛生活,熱愛數學,善于觀察,你就會發現數學與生活的關系。新課程標準提出:數學學習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這一理念很好地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以數學的眼光來看待我們的生活,挖掘教材的生活因素,在抽象的數學知識與豐富多彩的生活間找準切入點,從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事物與生活現象入手,以此來拉近學生與抽象枯燥的數學的距離,增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親切感。這樣一方面可以化解數學教學的抽象性與學生思維形象性的矛盾,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可以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真正實現學以致用。如在學習“元、角、分”時,我創設購物情境,讓學生來扮演顧客與售貨員,將教室變成商場,讓學生在教室內來親自購物,這樣的生活情境,激起了學生強烈的參與熱情。學生拿著一元、五角、一角的錢來購買學習用品,此時就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鋼筆八元六角,直尺一元六角,如何付錢,如何找零?在這樣的情境下進入新知的學習,學生的學習與思維迅速進入了最佳的狀態,學生學得積極,學得主動,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五、練習情境的創設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在新舊知識連接處設置一定的障礙,使學生在異常順利地練習中,突然遇上用原有知識和方法無法解決的困難。這時,教師用啟發性的語言激發學生的進取精神,使之樹立起克服困難的勇氣,于是,渴求知識的欲望將迅速把他們帶入探求解決問題的新途徑的競爭式的學習情境。例如:教學“循環小數”時,可激勵學生:“下面幾道題看誰算得又對又快”91÷7、6÷5、10÷3。當學生遇到10÷3除不盡時,以不知所措,此時,教師揭示課題便水到渠成,自然地把學生引入學習情境。
總之,在情境教學中,一個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非常重要。情境教學對老師的要求也就非常高。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精心備課,課后在反思中提高。力求創設新穎、有效的教學情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創造性,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自由發展的陣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自然而然的被調動起來,學生的思維就會不斷迸發出智慧的火花,學生的求知欲就會達到旺盛狀態,必將收到事半功倍的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吳黎貞.淺議小學數學情境教學的誤區與策略[J].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10,11:81-82.
[2]何小志.小學數學情境教學思考與實踐[J].才智,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