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宏
【摘 要】高中地理新課程改革大力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必須重視探究活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不斷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
【關鍵詞】高中地理 自主學習 教學方法 情境導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9.177
發展高中地理新課程改革大力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必須重視探究活動,根據教學需要選擇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不斷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
一、設置情景導入
興趣,可以推動學生主動尋求知識;興趣,是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強大內驅力。因此,教師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應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滿心歡喜的學習地理,并使學生在地理學習的過程中始終保持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鑒于此,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應結合學生的綜合水平,精心地設計可以激發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的教學導語,以“先聲奪人之勢”將學生迅速帶入預設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滿腔熱情地參與到自主學習過程。
比如,教師在講授“辨別地理方向”這一章節內容時,可以先為學生制作一些相關的教學課件,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播放出來,讓學生通過生動的圖畫,看到人們在森林中迷失方向的無奈,在曠野中找不到方向的苦惱,然后,為了“幫助他們走出困境”,教師請同學們為他們“支招”,并鼓勵學生展開討論,為他們作出“最佳決策”。正當同學們的討論越來越熱烈,好奇心越來越濃厚時,教師話鋒一轉,引入新課:“同學們出的主意都不錯,但是,利用自然界或天體的某些特征進行方位的辨別,雖然能夠幫助人們了解到大概方向,卻往往并不準確,本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就是如何準確的辨別地理方向,請同學們打開教材……”教師通過巧妙的導入環節,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正如影視作品的精彩序幕,在一瞬間吸引了學生的全部注意力,醞釀了學生高漲的學習熱情,成功地促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為地理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提供了保證。但需要引起教師注意的是,教學導入的作用只是畫龍點睛,切忌過于拖沓冗長而喧賓奪主,失去其應有的意義。
二、開展自主學習的途徑
(一)提升學生的興趣是關鍵
高中地理教材中有些知識比較抽象,如果學生沒有學習地理的興趣,對地理知識的學習會感覺很困難和乏味,更談不上主動學習,學生的學習效率降低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學生對地理學習很感興趣,就會激發無限的學習動力,這樣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和水平也會相應提升。比如,在教學中國人口這一章節的時候,教師先要從學生身邊的人口環境相關內容入手,讓學生先對這一教學內容感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自覺地深入研究人口變化的情況。
(二)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地理學習
當學生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中,才能領悟知識的全部奧秘,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地理教學要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提升課堂的整體參與度。教師要放開束縛學生手腳的各種枷鎖,給學生提供參與的機會和空間,要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發揮感官作用,手、口、腦都結合運用,積極參與思考和討論,讓學生主動地發現地理特征;總結地理學習規律;解疑思路讓學生探索;突破學習中的每一個難點。讓學生在地理的每個學習環節都主動地參與,每一個學習環節得到鍛煉,這樣學生的學習能力就能得到發揮,學生參與其中,興趣盎然。
(三)引導形成知識體系
學生在新知識學習之前要先復習舊知識,把新舊知識有效地銜接起來,所以在教學的時候要讓學生有一個清晰的地理認知結構,形成新的學習體系。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有比較豐富的學習理念和學習經驗,培養學生的知識整合能力,對知識的認知水平有新的發展。例如,當進行農業區域教學的時候,教師要先讓學生回顧一下大氣方面的知識內容,把兩種知識有效地整合在一起,為學生學習新的知識提供科學依據,這樣學生的地理知識學習才能夠更加的完善和具體化,學習內容也會變得更加豐富。
三、結語
我們要從根本上改變目前地理課堂教學的面貌,就要改變“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注重學生自主學習的地理課堂教學。所謂學生自主學習的地理課堂教學,一般要把教學的基本順序由講授式教學的“先教后學”變為“先學后教”。也就是說把學生自己能夠掌握的學習內容讓學生通過自學、討論先行解決,然后教師再針對學生不能掌握的內容進行重點講解或指導。
這樣,通過自學、討論,學生個體和集體的學習潛能能夠得到充分發揮,自主學習能力能夠得到鍛煉,自學、討論后不能解決的問題也可以為教師的精解提供明確的依據,通過教師有針對性地重點講解或指導,學生能夠更好地獲得問題解決策略。總的說來,整個教學過程的諸環節多數主要是由學生自己來完成,教師在這些環節中主要起引導、點撥、反饋作用,這樣更有利于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體現其學習的主體地位,發展其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自主地學習不僅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創造型人才的需要,也是提高學科教學質量、全面完成教學任務的必由之路。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生具備會學的能力,才有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參考文獻
[1]朱翔鉦.高中地理概念教學策略研究[D].聊城大學,2017.
[2]賈立坤.體驗式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實踐探索[D].河北師范大學,2017.
[3]張少華.多媒體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1).
[4]李秀茹.淺議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J].教育教學論壇,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