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明鋒
【摘 要】初中生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也正是初中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的重要時期,教師應重視對初中生的德育教學,班主任是重要的德育實施者,運用行之有效的德育教學方法,推進德育教學工作的進行。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 德育教學 教學工作 推進措施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9.191
一、實施德育教學的意義
初中學生的大腦與心理發育都不健全,存在著明顯的偏激、魯莽和過激行為,自我管理能力差。初中生對外界新奇事物充滿了好奇,愛模仿,因此辨識能力差,無法做出價值判斷,極易自毀前程。比如未成年少女離家出走見網友后被拐騙的例子屢見不鮮,這大多是心理叛逆和認知能力造成的;再如現在流行的非主流發型,紅、黃、藍、綠妖艷至極,當然,這是個人選擇問題,但也需引導教育。所有這些,在初中生家庭管理缺失情況下,班主任有責任、有義務進行德育教育,采取以學生為本的德育教導模式,積極轉變學生觀念,督促學生改正。班級是學生的班級,也是師生間交流相處的班級。班主任應該多與學生交流,以身示范,加強德育工作。對學生負責,對家長負責,對社會負責。
二、教師應轉變德育觀念
教育觀念是人們對教育目的與教育行為的根本看法與態度,目前德育效果不好,德育目標具有盲目性,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長期以來在人們頭腦中形成的“重智輕德”的傳統教育觀念的制約。因此,要增強德育效果,最首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問題就是要轉變教育觀念。知識經濟時代的優秀人才應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重智輕德的觀念顯然已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班主任應站在時代的高度,高瞻遠矚,明確德育的重要性,重新審視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職業道德、德育觀念、德育責任的方面,以堅定信念、更新觀念為突破口,狠抓現代教育思想和德育理論的學習,使班主任樹立新的德育觀、學生觀、人才觀、價值觀,堅定當一個好老師、做好班主任工作、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條件。在這一過程中,班主任要樹立大德育觀念,明確德育工作是一項社會性的系統工程,要靠學校、家庭、社會來共同完成,這也是符合道德的本質特征的,因為道德本身就來自于社會生活并現實地存在于社會生活之中。從而必須建立多系統、多渠道、多層次、多載體的立體交叉式的德育網絡。班主任要主動與各方面密切配合,使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的教育互為補充,形成合力。
三、制定良好的管理工作計劃
班主任工作計劃的第一個內容就是要確定一個共同的奮斗目標,奮斗目標要以“求實、勤奮、團結、友愛”的班風為中心,目標的確定過程,既是一個教育學生的過程,又是組織班集體的動員過程。確定了奮斗目標,就要有確保實現目標的措施,這也是班級工作計劃的重要內容。同時,要制定一些合理的班級規章制度。這些班級管理制度一方面為科學和公正地考核、獎懲學生行為提供依據,另一方面為有效地刺激學生產生心理動力。
四、班主任應以身示范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說過:“教育工作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中學生正處在成長期,從心理上來說,他們還很不成熟,模仿性強、好奇心強,具有很強的可塑性,易受周圍人和事物的影響。作為一個班主任,要想培養學生具備高尚的人格品質和思想道德素質,首先自身就得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說的正是這個道理。班主任作為學生在初中階段中接觸最頻繁、最權威的人物,同時關系也最密切的人,是“授業”、“解惑”者,更應是“傳道”者,要以自己的行為舉止、談吐表現、人格魅力等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和影響作用。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任何品質的形成都會對他們的成長產生重要的影響,尤其是班主任,很容易也理所當然地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好思想、好品德等很容易潛移默化為中學生的日常行為。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應嚴于律己、規范言行、積極進取,以良好的個人素質和高水準的思想道德水平不斷影響學生,切實發揮榜樣的模范力量。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尊其師,奉其教;敬其師,效其行。”教師不求回報的奉獻精神會引導學生助人為樂,教師的責任心會引發學生的使命感,教師對自己的嚴格要求會激發學生的不斷進取精神。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情感上相信班主任、依賴班主任,為教學中更好地滲透德育教育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五、讓學生在實踐之中收獲德育
學生品德的養成,無論是道德認識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發、道德意志的鍛煉,還是道德行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習慣的養成,都離不開各種實踐活動。學生的優良品德不僅要在各種實踐活動中形成,也要在不斷豐富和深化的實踐活動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同時由于初中生活潑好動、精力充沛、積極好學、求知欲和上進心強,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各種實踐活動恰恰特別符合他們的興趣愛好,能滿足他們的多種需要。我在實踐中也大量地采取各種實踐鍛煉方式,創設各種情景,在課堂上讓學生對特定事情采取他們所認為有效且符合道德規范的措施,然后以探討的方式附于集體討論法,最終得出一定的道德評價。
六、家校聯合滲透德育
班主任要先向學生了解情況,談話,找原因,如果能及時改正,可不通知其家長,讓學生信任。現實中也存在留守與單親學生,沒有完整的家庭關懷,學生孤僻、冷淡,向學生索要聯系方式時,學生畏首畏尾,支支吾吾。這時班主任不應該強要,以免傷害其自尊心,應該親自到學生家里與家長交流,以實際行動表示對學生的關懷,保證德育工作順利進行。
總之,在學校教學的過程中,德育教學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不管是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還是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德育都是不斷滲入的。德育的開展,在學生的健康發展和學校的工作方面有著促進和導向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潘建華.如何提升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效力[J].教師,2013(12):25-26.
[2]嚴金洪.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對策漫談[J].新課程:中學版,2013(3):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