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麗
【摘? ? 要】許多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探究寫作技巧,想通過作文技法訓練提高作文教學質量。比如:取法課文的仿寫,可以進行片段仿寫,也可以進行文體的仿寫,這些形式在教學中都很常見。還有對文章開頭結尾的專項訓練,開門見山式、直接切入式、詩文引入式等。但是教師的寫作技巧教了一大堆,學生的寫作水平提高并不大,寫作教學還應該注意培養學生對生活素材的積累感知,鼓勵他們寫出富有個性的、充滿生活情趣的文章。
【關鍵詞】初中語文? 寫作教學? 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4.055
寫作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寫作教學占據了語文教學工作的半壁江山。在各種語文考試中,光是一篇作文就差不多占了總分的三分之一。為什么寫作教學的地位在語文學科中如此突出呢?這是因為,寫作能力對于一個人的語文綜合素質的要求往往是比較高的,我們甚至可以說,一個人的寫作能力基本上可以反映出他的語文綜合素質。
然而,如今很多學生只要一提到寫作就發愁,一是不知道怎么下筆,二是覺得自己枯燥單調的兩點一線的生活根本就沒有什么可寫的地方。面對現狀,初中語文教師怎樣開展寫作教學工作才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呢?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提高水平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表達的過程。那么如何才能達到上述目的呢?筆者認為,只有積極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才能使學生樂于寫作,提高寫作水平。教學中情景的創設,一方面可為學生的寫作思維提供一種更為自由輕松的環境氛圍;另一方面也可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為他們的寫作思維的發展鋪設橋梁通道,更利于教師對學生的寫作水平有所了解。
創設生動、豐富、精彩的寫作情境,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給寫作教學注入新鮮活力。常見的情境創設,可以是多媒體技術;也可以運用教師語言技巧和體態藝術、或者由教師帶領學生到社會實踐中去體驗,師生共同創設;還可以由學生自己去創設。
如:寫一篇有關“家鄉”的文章,這對于中學生來說并不陌生,可是寫起來又覺得空洞。這時就應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創設情境:1.收集有關家鄉的資料(文字資料、圖像資料等);2.調查記錄所見、所聞、所感(人物、故事、景物、事物等);3.以“家鄉知多少”為主題,召開班會,介紹收集到的圖像等資料并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做、所感講述給大家。這樣,大家互相交流,完全沉浸到自己創設的情境當中。學生所思所想無不與此情境息息相關,促使其積極運用這些材料,創造性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寫作興趣油然而生。
二、文采情思兼顧,行文要“文質彬彬”——追求形式與內容的統一
有的教師評價作文以是否有文采作為評價的重要標準,在教學中也非常重視對學生遣詞用句的指導,而忽略作文“言為心聲”的情感傳達作用。其實,寫作過程涉及寫作個體的多種心理活動,一個學生的寫作能力不僅與他的語言運用能力有關,而且與他的觀察能力、情感態度、思維品質及價值取向等內在因素有關。忽視學生“情感”“思想”等重要的內在因素,只重詞采,往往會造成學生浮華的文風。孔子曾提出“文質彬彬”的說法,就是強調寫文章做人都應達到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首先要肯定學生講真話寫真情的做法;其次,引導學生學會謳歌真善美、鞭笞假惡丑,同時指導學生美化文章,使語言富有文采。這種主次關系不僅符合語文寫作訓練的目的,而且符合學生認知水平逐步提高的規律。
三、注重作文的講評活動
對文章進行講評是寫作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當學生把自己寫的文章交上來以后,教師一定要做及時認真的批改,千萬不要只是簡單地寫上一個“閱”字,或者是做一些如“語言通順、層次分明,但主題不夠突出”等空洞的評語,這樣對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作用往往不是很大。
為此,教師在寫評語的時候要盡量具體,對于學生文章中的一些問題要進行針對性的評價,或者是寫上一些鼓勵性的評語,只有這樣的評語才能夠發揮講評的功效。當然,很多教師雖然也知道這樣的評語效果比較好,但是畢竟一個老師只有一雙手,想要做到面面俱到很多時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為此,教師也可以采用一些變通的方式,例如,可以讓學生之間進行互評,這樣既可以大大提高評價效率,又可以使學生在評價的過程中吸取別人的長處,發現別人的短處,這樣在自己寫作的時候就可以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了。
四、模擬生成,尋求捷徑,書寫佳作
考場作文往往會受時間、場地、材料、心理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學生在寫作考場作文時不妨依據考前訓練的作文類型或自己閱讀過的優秀習作加以“改頭換面”,并依據作文要求加以豐富充實。這樣做一則可以減少時間不足,心理影響等不利因素的影響,而有所發揮創造;二則可以通過模擬優秀習作,將文章的文題思想、藝術情趣等方面體現出來,從而發揮出自己較為出色的寫作水平。
我們在平時進行寫作訓練教學時,不妨鼓勵學生大膽說出或寫出自己曾經見到過與此相類似的作文題目或題材。學生在進行作文要求創作時必然會受其影響,對曾見過的優秀習作會潛移默化地加以應用、模擬創設生成,從而為自己的寫作服務。學生在作文創設中也會因原有作文的思路與韻味而變得更有特色。當然,這種模擬創設并非是一味地生吞活剝,即非平日所說的“抄”之意,從嚴格意義上講,這是一種寫作借鑒。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作文教學是一個從點滴積累開始的浸潤過程。要增強學生寫作興趣,教師就應時時用睿智的眼光探尋自身,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滿懷熱情、堅持不懈地為學生送去鼓勵、送去成功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