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瑞芬
【摘? ? 要】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取決于教師在課堂上能否充分發揮和挖掘學生的興趣點,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否做到與課本的有機結合,真情演繹課本內涵,提升孩子們對課本的感悟。讓我們的語文教學呈現良好的實效。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兼顧知識的傳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養和個性塑造的過程。
【關鍵詞】小學語文? 學習效果? 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4.088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些新的理念為我們語文教學提供了正確導向,預示著語文課堂教學將徹底改變過去以“一言堂”為主要形式,以應試為主要目的的枯燥無味的教學現狀,以激發學生求知欲,開啟學生智慧的充滿生機活力的現代課堂教學。語文課堂要煥發生命活力,就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彰顯自己的個性。
一、深入鉆研課本
開發與利用教學資源,實際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就是語文教科書。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根本途徑在于教師必須先深入鉆研、理解文本,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選取符合教材與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如果教師自身對課文沒有吃透,不了解編寫意圖,教學目標不明,教學重點不詳。甚至南轅北轍,便很難提高教學效果,這樣的課堂教學自然是不可取的。因為語文學科的本質特征表明: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均具體地體現、落實在語言文字上:語文一旦離開了語言文字,“工具”也就無法成為工具,“人文”也就無所依附,只能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筆者每鉆研一篇新的課文,總是先通讀兩遍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畫出學生可能不理解的詞語,對這些詞語的理解要求學生查字(詞)典解釋,或對照近義詞、反義詞理解,或聯系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聯系上下文理解的可在一旁作上標記。對于要通過查字(詞)典理解的詞語,自己先查字(詞)典并把義項寫在一旁。為了掃除閱讀障礙,我總是認真地把課文朗讀或默讀幾遍,發現一些難于把握停頓或比較拗口的語句及時做上記號。備課時寫入教案。課堂上予以指導。在閱讀各種教學參考書的同時,我總是把文章的結構分析在課本上作好標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寫在段末空白處。對于重點詞句的含義,總是寫在一旁,方便課堂上參考表述。只有在對文本內容、教學重點、難點等都熟練掌握的基礎上我才開始撰寫教案。而且一般是一氣呵成。這樣課堂上,我就可以運用自如,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簡單教是語文課堂教學的一種境界
把語文教學復雜化甚至異化為作秀的優質課,語文課難教就成了廣大語文教師的口頭禪了。
簡單教,是為了追求語文課堂教學的更高效。簡單教,只是相對于現實教學中的滿堂灌、滿堂問,置學生需求和問題于不顧,一廂情愿的陳述和告訴而言。簡單教,旨在體現教師課堂教學中的點撥和引導,以及如何實施點撥和引導。看似教的簡單,而所教之處,只是疏疏朗朗的幾根開花坐果的結實枝條,課堂照樣能呈現精彩,正如結滿碩果的枝頭令人艷羨一樣。因為教的簡單,使得課堂上有限的時間營養更多的擠讓給了學生,學生特立獨行的學習行為強化了,學生智育得到了充足的營養和發展。簡單教,實際上是教師從課堂教學的主角漸漸淡出的過程,是學生主體地位漸漸強化的過程。在教師淡出與主體強化的過程中,學生獲得了知識能力的健康成長,我們做語文教師的何樂而不為呢?與其簡單教,效果好,我們何不放棄那種繁文縟節、高耗低效的課堂教學呢?
三、學生主動性的實施途徑
以“圓明園的毀滅”一課為例:由教師在導課過程中提煉出來幾個小問題,如:同學們知道圓明園嗎?對于圓明園,你了解多少?英法聯軍為什么要毀滅圓明園呢?通過讓學生交流課前通過讀課文和查閱資料了解到的關于圓明園的情況。知道圓明園占地月347公頃,歷經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五代皇帝,經過150多年的修繕擴建,花費了不可計數的人力物力,匯集了無數天下勝景和名園的精華。可就是這樣一座萬園之園,卻被英法聯軍毀滅了。
在整堂課的教學中,老師帶領學生就作者當時的心境、文章的內涵,以及文章的風格等方面來對該問題進行詮釋。這樣:①通過預設問題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并使他們的精力集中;②利用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見聞,來體會該文章的內涵意境;③通過查閱、收集、交流,學生切實了解圓明園的價值,再從朗讀中體會侵略者的殘暴和野蠻,真正激發學生的悲憤,痛惜等情感,為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這就在短時間內,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教學環節。同時,也引致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增進了他們的語文素養中的人文素質。
四、尊重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品味成功的喜悅
熱愛學生,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讓他們都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了學生的學習。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應該仔細注意學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觀察那些學困生的言行。教師應該有一雙善于發現的學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學生某一方面的優點、亮點,引導他們參與合適的學習,發揮他們的特長優勢。如果教師的冷淡、責怪、不適當的批評往往都會挫傷學生的自信心,而一旦喪失自信心,那么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就會大大削弱,當然對語文學習也就提不起興趣了。所以,作為語文教師應努力創造條件讓學困生在語文課堂上獲取成功,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讓這一部分課堂上的弱勢群體動起來,使課堂真真實實地活起來。如何有效提高弱勢群體的學習積極性呢?
我在教學實踐中嘗試了分層教學,即經常讓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回答一些很淺顯的、在書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問題,做一些簡單的基本題和練習作業,如果答對了、做對了或者答對了、做對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揚,表揚他進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訓練難度,提高訓練要求,讓學習困難生在不斷的訓練中獲取點滴的長進,體驗成功的快樂。另外,對于學困生我還經常作出一些激勵性的評價。
總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語文活動要立足教材,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選擇合適的活動方式組織開展才能行之有效。
參考文獻
[1]高宗紅.故事教學法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8(33):115-116.
[2]戴艷艷.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J].文學教育(下),2018(11):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