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娟 宋銀歌 康瑞潔
【摘? ?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代社會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備受關注的教育領域也不可避免地融入了信息技術。其中,微課便是被應用得最為廣泛,且教育效果十分顯著的信息技術之一。對微課的含義及其具體應用展開討論與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 微課設計? 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8.018
一、適時引入微課元素,活躍課堂氛圍
一堂課當中的各個階段都可以引入微課教學。比方說,在課堂教學的開始階段,可以先用微課為學生展示有趣的提問,也可以將教學內容中最為精彩的片斷展示出來,有利于一開始就吸引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究興趣。在課堂教學的主體階段,依據教學內容適時運用微課教學,能幫助學生保持繼續探究新知識的興趣,對一些難點知識能及時化解。當一節課結束之時,教師也可以制作精美的微課,把學生的眼球吸引住,有利于提升復習鞏固的效果。所以說,適時將微課引入到數學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有利于促使小學生高效學習知識。例如,在探究《角》這一節知識點中,教師就可以在教學的起始階段使用微課導入,先用精美的幻燈片為學生展示出幾個有趣的問題,比如:“你們的身體部位有‘角’嗎?”“沒有‘角’的世界會是什么樣子的呢?”,也可以用視頻將一些美妙的幾何建筑展示出來,讓學生去認識角的魅力,以此來吸引他們對角的探究興趣。在探究《混合運算》這章節內容時,這節課的學習主體部分也可以用微課展示混合運算原則“先乘除后加減”的難點部分,用形象生動的視頻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抓住;當本堂知識學習結束之時,再用美妙的幻燈片將本節課學習的混合運算原則呈現在學生們的面前,有助于提高學生對此節知識的鞏固效果。
二、微課教學內容的設計
(一)教學內容的“微”選取
我們在制作微課的第一步也是關鍵一步,就是選擇微課教學的內容。微課一般僅有5~8分鐘的時間,所以在選擇教學內容的時候就需要凸顯微原則。并不是所有的數學知識都適合制作成微課的,一般我們將學生自學也學不會的或者具有很大教學價值的內容選擇為微課的教學內容。“微”具體表現在課程內容的選取方面,我們在確定微課內容的時候,應當先將課程內容進行劃分,劃分成很多細小的學習對象,并且使每一個學習對象都只包含一個小的數學知識點。這些學習對象不是割裂的個體,而是一個完整的知識板塊。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也要相互連接在一起,這樣不至于讓學生在學習微課程的過程中出現知識的斷層情況,并且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學習服務,就像一個知識系列一樣,包含很多模塊,讓學生在學生玩這些模塊之后對整個知識的掌握達到完善的地步。
(二)教學內容的“微”處理
在選取了合適的教學內容之后,就需要“微”處理教學的內容。根據微課的特點,在內容上我們需要將其進行分割成不同的教學過程。分別是:第一步,設置問題,問題的設置一定要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并且導入新知。第二步,切入主題,逐步推進教學進程,并且引發學生的思考。第三步,總結與反思,在視頻的最后要將重點的知識進行總結,并且留下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這一步是對知識學習的延續。并且通過自己的努力結合自己的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問題。這樣學生才會主動去學、有興趣去學。設計互動性問題的目的是為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進行思考,開拓思維活動。那么問題就應當具有一定的啟發性,這樣在創設問題情境的時候才能夠對學生的認知產生沖突,讓學生產生心理上的差別,使其能夠積極主動地去探究問題。
三、教師宜與學生培養感情,加強溝通
學生對教師的熱情很大程度決定了學生對該教師所授課程的熱情。教師與學生之間有一種天然的距離感,這種距離感為教師和學生在很多方面畫上了一條不可逾越的長河,使學生與教師的距離越來越遠,為從根本上消除這種距離感帶來的不利影響,增加學生對教師的親切感,教師在上課時應始終保持微笑,用最真誠的微笑面對學生。教師應增加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為其答疑解惑,多給予他們表揚鼓勵,培養他們對學習的信心。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學習,可以幫助教師提高在學生中的威望,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小學課堂的教學效果。
四、巧用微課,培養學生邏輯思維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課程,培養學生邏輯思維,提升學生的創新素養是數學課程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在學習中,對于較為抽象復雜的題目,學生往往難以下手,存在畏懼情緒,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小學生年齡小,生活閱歷有限,邏輯思考能力不足。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的思維方法為主,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老師可發揮微課“形象生動”“直觀明了”等優勢,將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想象化,化繁為簡,培養學生抽象思維,幫助學生建立初步的邏輯思維體系。比如說,對于《平行四邊形》公式的教學,老師不應當直接向學生拋出“底×高”的面積公式,讓學生死記硬背,機械套用公式。而是巧用微課,以長方形面積公式為切入點,運用信息技術,將割補法靈活地向學生展示,形象直觀地呈現出平行四邊形轉化為長方形的變化過程,引導學生推導出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五、嘗試多元數學教學法,拓展數學教學形式
教師在采用微課教學資源的同時還應該做好多元數學教學法地整合與創新,構建多樣化的數學教學情境,進而全面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比如教師在進行《統計與概率》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概率計算的問答游戲,讓學生從前到后依次提問,答對有獎勵、答錯有懲罰、鼓勵搶答,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教學情境中來,最后教師再通過微課教學資源來進行總結性講解與知識要點整合,讓學生在輕松、愉悅、互動的教學情境中學到知識與學好知識,實現小學數學知識點教學與數學思維教學之間的融合與對接。
微課的引入,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互動式教學,教師能夠分享給學生更加新穎的學習手段。這對重點知識的講解和課后鞏固有著重要作用。合理地利用微課,能夠牢牢把握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也能深化教學影響,加深學生對于數學的理解。
參考文獻
[1]張艷.微課資源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4(31):198.
[2]黃悅.基于微課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探討[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6(4):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