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偉
【摘? ? 要】語文是一門基礎課程,不僅可以學習豐富知識,還能夠提高自身文化素養。針對于古詩詞而言,傳統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和時代發展需要,必須進行優化才能取得更好效果。本文分析了小學古詩文賞析教學策略,并結合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現狀,提出了提高小學語文詩詞賞析教學的有效策略,旨在提高小學生對古代文化的深入了解。
【關鍵詞】小學語文? 古詩詞教學? 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8.092
古詩詞是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是我國古代的文化寶藏,開展古詩教學,不僅能幫助學生了解我國古代的文化背景,學習我國博大精深的文化,還能陶冶他們的情操,開闊他們的眼界。可是在教學中,教師通常采用的還是傳統式教學法,導致現在的部分小學生對古詩沒有興趣,認為學習古詩沒有什么意義。因此,要想讓學生對古詩產生興趣,讓古詩教學更加具有有效性,教師就必須采取一些策略,尋求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為學生闡述詩詞的創作背景
為了能夠更好地實現對詩詞思想內涵的理解,這就要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詩詞的過程之中應當適度加入拓展知識,這些拓展知識主要是指詩詞作者創作詩詞的背景,這些背景或者是詩詞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或者是詩詞作者的個人生平等等,通過對這些拓展知識的闡述,將讓學生不再會毫無情感地看待一篇詩詞,而是能夠透過詩詞看到一個時代、一個人。這樣,學生對詩詞思想內涵的理解也將登上一個全新的階梯。而此時,教師帶領其學習詩詞時,學生便能夠更好地理解詩詞中的每一個字、每一組詞所透露出的無限深意,并從中感受到詩詞作者的創作情感。
二、合理的聯想
“一切景語皆情語”,這就是說在古詩詞當中,作者在抒發感情時很多時候都會借助一些意象或者一些景色描寫。通常情況下,古詩詞之所以讓人感覺十分美妙,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詩中運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景色描寫,同時,從古詩詞的寫作特點來看,其語言十分凝練精妙,這就給讀者留下了十分廣闊的想象空間。而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尚未形成定式,所以他們的思維會更加活躍,想象力會更加豐富。因此,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讓學生在理解了詩詞基本內容的基礎上展開聯想,這樣一來,不但可以使學生對詩詞內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文創造能力。
例如,在教學《春曉》這首詩的時候,我首先告訴學生:“這首詩描寫的是作者在一個春天早晨醒來之后,看到了十分美麗的春景,同學們,你們喜不喜歡春天啊?”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喜歡”,我接著問學生:“那大家想象一下,在春天的時候會看到什么景色呢?”然后學生開始踴躍發言,有的說:“春天的時候大樹會發芽,綠色的,特別漂亮”,有的說:“春天的時候會開五顏六色的花”,有的說:“春天會有很多燕子飛來,天上也會有很多風箏”,同學們回答完之后我接著問:“那大家看到這么漂亮的景色開不開心?”學生回答:“開心”,我說:“這首詩的作者也和大家一樣喜歡春天,接下來我們看看作者是怎樣描寫春天的”。最終,結合學生對春景的聯想,這首詩的教學十分順利??梢?,引導學生進行聯想是古詩詞教學中的一種重要方法。
三、深入拓展學習
古詩詞其實是非常有價值的教學素材,不僅是對于學生自身的人文素養的一種構建,這也能夠幫助學生不斷豐富自身的語言積累。教師要有意識的拓寬課堂教學的范疇,要不斷實現知識教學的發散與延伸。這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對于教學文本有更透徹的領會,這也能夠讓學生在古詩詞內容的學習中豐富自身的語言能力。
古詩詞作品無論是在語言的提煉上、情感的表達上還是情懷的抒發中都有著很多閃光點,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引導大家對于這些內容有更好的獲知,并且從中吸收有價值的素材,豐富自身的語言能力。這樣才能夠讓古詩詞的教學收獲更好的教學成效,并且促進學生自身語言能力的不斷發展與提升。
如,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這首送別詩千古傳誦,膾炙人口。它不同于一般的送別詩,充分體現了王維送別詩獨特的寫作技巧和藝術特征。突出體現在:詩人高超地運用了逆挽的寫作手法,借助于時空的轉換,將國家的安危、戰爭的殘酷、朋友的情誼、人生的苦短緊緊地糅合在了一起,情景交融,達到了令人震撼的藝術感染力,具有極高的藝術意境。這些內容現階段的學生理解起來可能還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教師可以以學生們容易理解與接受的方式引導大家對于作品中的這些亮點有所認識。這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語言基礎,這也能夠深化學生對于教學文本的理解與吸收。
四、聯系實際生活
處處留心皆學問,只要細心觀察就可以發現生活中的語文知識。古詩詞一般都是作者將自己情感寄托在眼前看到的景物上,讓其具有人性化色彩?!对伭愤@首詩表達了作者熱愛春天、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教師讓學生聯系自己在春天看到的景象,例如燕子、小草、溪水等,大地萬物開始慢慢復蘇。組織開展教學實踐活動,通過身體力行來學習,會留下深刻印象。文字描寫給人的感染力不是很強,只有親自接觸才能全面認識,包括顏色、形態、環境等各方面,對學生有著很強的說服力。將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在一起,真正實現知識學以致用,轉變為自身的能力,加深對古詩詞的理解,領悟到其中的真諦。
總之,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模式也發生了轉變,對于古詩詞教學更加重視了。中華傳統文化在悠長的歷史中延綿不斷傳承下來,古詩詞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對其的傳承與發揚是非重要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古詩詞教學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學習古詩詞可以讓學生了解中華傳統歷史文化,并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人文素養,樹立良好的道德品質,有效提高了小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理解能力,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靜波.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芻議[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8(10).
[2]趙雪媛.淺談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的有效性[J].魅力中國,2018(9).
[3]盧麗容.芻議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問題及其對策[J].考試周刊,2015(3):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