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天碧
【摘? ? 要】團體沙盤游戲是當前素質教育教學體制下,教師開展德育工作的一項重要手段。對于培養學生健康的個性和心理,培養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所以本文中我將重點針對小學階段所開展的團體沙盤游戲展開探究,剖析其對于培養小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意義。
【關鍵詞】小學教育? 團體沙盤游戲? 人際交往? 探究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8.103
眾所周知,當前所實施的素質教育教學體制首要提出的教育理念就是“以人為本”,即學校教育在人才培養過程不能僅僅注重學生相關學科知識的傳輸和學生知識素養的構建,更要著重于學生自身的培養,包含健康個性和人格的構建,以及學習能力、為人處世能力的培養,從而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為將來學生進入社會,融入群體并充分利用自身所學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價值奠定基礎。而作為教師我們能夠意識到,人才培養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循序漸進,每個階段都要結合學生的身心發育情況制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就如本文中所探討的小學教育來說,小學生通常是六到十二歲的兒童,正處在生理成長、心理啟蒙時期,所以更加需要進行學習和道德等多方面的引導。因此,對于小學教育來說,我們要兼顧知識教育和德育兩方面的工作,保證學生打牢各學科知識基礎的同時,更要從心理方面進行干預,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和人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為其將來發展成為德才兼備的人才奠定基礎。
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乾坤。”方寸之間塑造無限天地,探索心靈的萬千奧秘,在游戲之中釋放自我,縮小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這是我對于團體沙盤游戲的定義。對于沙盤游戲來說,主要是運用沙子展開各種互動,讓學生接觸“自然”回歸心靈的原始狀態,在游戲中感受到樂趣,得到心靈上的放松和心理上的治愈。沙盤游戲可以應用于各種心理學治療領域,對于幫助人認識自己,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走出心理陰霾等具有非比尋常的意義。而學生受教育階段正好是身心快速成長的時期,所以更加需要教師進行引導和幫助,而沙盤游戲則因其娛樂性、自由性較強,更適用于日常教學形式,所以被引入日常教學中作為開展德育工作的一項載體。而本文中我就將針對小學教育中的德育工作展開探究,從團體沙盤游戲的開展入手談談其對于培養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意義和作用。
一、啟蒙學生的團體意識
從當前社會現狀來看,由于以往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大部分家庭已經習慣了一個孩子的現狀,并且在社會上形成了一種“少生優生”的大氛圍,造成獨生子女在學生中的比例增加。這就導致大部分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缺少同齡人的陪伴,所以缺乏一定的集體意識。通過團體沙盤游戲,可以實現集體意識的啟蒙。
首先,沙盤游戲能夠給學生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讓學生通過游戲產生心理上的同步感、共同感,進而實現團體意識的啟蒙。尤其是在剛剛組建的班級體內,學生之間存在陌生感、疏離感,進而會因為個性的不同而導致矛盾的產生,而團體沙盤游戲本身就是一種游戲形式,契合學生愛玩的天性,并且其通過團隊的形式呈現,讓學生在玩沙子的過程中可以解放天性,放松精神,進而更有利于融入團隊游戲中,學會主動與他人交流想法,吸取不同的意見,加深情感,在心理上逐步形成團隊合作意識。
其次,通過沙盤游戲可以讓學生在集體游戲中感受到心靈的歸屬感。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來說,學生的獨立意識較差,所以在心理上容易產生不安全感,而團體沙盤游戲往往是小組合作,并且這一小組人員組成是相對穩定的,成員之間也會隨著游戲次數的增加而默契度提升,并且在團隊協作過程中學生逐漸能夠找到自己的定位,形成團隊心理歸屬感,讓學生在游戲過程構建良好的同學關系,進而從小組到全班集體,逐步形成集體意識,延伸到集體榮譽感。
二、培養學生融入集體及環境適應能力
對于學生來說,小學階段僅僅是受教育的開始,而且不同階段的班集體也是不固定的,并且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會遇到更多的人,接觸更多環境,融入更多的集體,參與更多的集體活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不斷培養學生融入集體及在不同環境中的適應能力,為將來學生快速融入周圍環境做好準備。
首先,團體沙盤游戲能夠培養學生遵守規則的能力。對于現代社會來說,良好的秩序都需要利用規則進行約束,所以學生在生活和學習甚至是游戲中都要遵守既定的游戲規則,而通過團體沙盤游戲,讓學生了解沙盤游戲中的人員分工與定位,了解自己在游戲中所要遵守的游戲規則,從而逐步培養學生遵守規則,進行自我約束的能力。進而在未來的人際交往過程中把握好分寸,保持好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為營造良好的人際關系,順利的融入集體,被社會對應人群所接納做好準備。
其次,因為學習階段的不同,學生在小學階段甚至是以后的初高中、大學階段都會面臨更換班級的形式,每一次的環境轉變都意味著學生要重新適應新環境,重新融入班集體,而通過團體沙盤游戲則可以給學生一個開發“情商”的機會,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人與人交往的技巧,如語言技巧、心理技巧、行為技巧等,進而鍛煉學生快速融入集體的能力。
三、培養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
從人的生活習慣來看,人類是典型的群居式動物,一言一行都體現著社會性。而學校教育之所以采取班級制形式也一定程度上是為了鍛煉學生的團體性生活能力。而通過沙盤游戲我們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社交能力,幫助學生更好的融入群體。
首先,在團體沙盤游戲過程中,我們通常會利用沙子完成各種內容,例如沙畫、例如利用沙子塑造形象、場景等等,而這些都需要學生相互協作,而在團結合作過程中,學生為了更好的配合他人,會不自覺地觀察他人的言行,了解他人的需求,甚至是探索他人的心理,站在他人的立場上看問題,這些都會鍛煉學生多元化看事物的能力,進而找到更好的和周圍人相處的模式。
其次,通過團體沙盤游戲,能夠給學生創建交朋友的機會。所謂朋友通常都是在興趣、觀念、性格等方面具備統一性的個體,而對于人來說,往往存在一定的交際圈,通過團體沙盤游戲,加深學生之間的了解,也更容易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找到和自己三觀一致、個性相符的朋友,進而不斷擴大自己的交際圈。
當然,團體沙盤游戲并不是萬能的,僅僅是在培養學生人際交往能力方面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和教育者,只有能夠科學合理的利用此游戲,制定正確的教學策略,才能發揮其更大的作用,在培養學生人際交往能力方面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