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艷勤
【摘 要】隨著小學數學課程改革進程的加快,教育的目標越來越趨向素質教育和人文教育。這就意味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傳統教育弊端,利用合作學習模式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課堂活力。但是有效開展合作學習依舊有很多需要教師思考的地方。
【關鍵詞】合作學習 小學數學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1.148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它鼓勵學生為了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而一起學習,不僅極大地促進了學習效率的提高,更激發了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數學創新精神。它的運用將學生素質與課程特點有機結合起來,賦予數學教學更深的內涵。
一、開展合作學習的基本要求
(一)明確教學目標,合理設置提問
合作學習是一個互動性很強的環節,因此教師設置的合作學習問題類型、質量、難度會直接影響合作學習的效率。教師在設置問題時要從激發學生思考探索積極性,提高學生參與度的角度出發,特別注重問題的集體可探討性。一方面,教師的問題設置要圍繞教學目標而產生。教學目標是教學的核心,也是教學的歸宿,教師將合作學習的任務限制在教學目標內,學生的學習探討才會更具有針對性、目的性、發展性。另一方面,教師的問題設置要具有可思考性,也就是說問題具有適宜難度層次、切入角度多樣、思考空間開闊的特點,推動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和思考深度的加深。
(二)創造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
合作學習的目的是促進學習成果的多樣化和豐富學習解題思路,在復雜問題的應用中它所能發揮的效果更加明顯。但是如果教師一味追求合作學習帶來的教學效果,不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學生就難以形成獨立思考的意識。這種情況下容易出現成績好的學生主導,思維水平稍差的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合作學習的目的將難以達成。所以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時,同樣要將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意識放在首位,用個性推動合作,用合作發展個性,讓學生在具備自主的思考能力、思考結果的基礎上進行高效的合作學習與交流。
二、開展合作學習的具體步驟
(一)明確學習小組劃分方式
學習小組是合作學習的基礎,一個構成恰當、配置合理的學習小組是發揮合作學習功能的關鍵所在。不同的分組方式往往會產生不同的合作學習效果。
1.根據座位劃分。根據座位劃分的依據在于鄰近座位的學生往往具有更加深厚的情感基礎,也就是說由他們組成的合作小組具有更加緊密的情感聯系、濃厚的學習氛圍。根據座位劃分學習小組也是充分考慮了合作學習的現實需要。鄰近座位的學生具有更多的交流機會,無論是課堂上的互動討論,還是課后的習題討論,他們呈現的是移動性低、實時性強的優勢。這樣既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浪費,又能夠充分發揮已有的學習優勢,從而達到合理有效分組的目的。2.根據成績劃分。根據成績劃分學習小組是基于優秀帶落后的考慮。教師將不同層次的學生放在同一個學習小組內,優秀的學生往往能夠用自己較為成熟的思維方式帶動落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樣落后學生也能從同齡人中得到學習方法的啟發。這種分組方式較少考慮了學生的主觀需要,更加注重合作學習的客觀實用性和現實意義。
(二)豐富合作學習形式
1.問題式合作學習。問題式合作學習是指教師和學生,或者學生和學生之間相互提問、互助解答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合作方式。從合作學習形式來看又可以分為師問生答、生問師答、生問生答等形式。無論實施哪種形式,從教師個人角度來說,教師在設置提問和解答問題時要兼顧學生的學習特點、心理特征,用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進行問答。從教師引導學生的角度來說,教師要營造合作學習氛圍,建立學生學習信心,鼓勵學生積極問答。2.討論式合作學習。討論式的合作學習區別于問題式的合作學習,它更加強調的是讓學生在對某一內容的探討過程中打開思路,形成創新意識。較為常見的形式有一題多解、尋找最優解法等。討論式的合作學習具有的目的性更強,要求更高,它不僅需要學生思考“是什么”,更要學生思考“為什么”。通過這種合作形式,學生的思路將會更加開闊,學習的方法也會更加成熟。3.學科式合作學習。這種合作形式下,教師要將數學的知識延伸到不同的領域,不僅注重自身課程的理論構建,更要強調數學的延伸性和拓展性。例如,學生學習不同的立體圖形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這一學習目標畫圖形、找圖形、說圖形的特征。通過這種開放性的聯系拓寬學生的數學視野,構建學生不同學科間系統完整的數學認識,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三、開展合作學習的注意事項
(一)合理分工增強學生合作意識
合作學習的開展是以團隊為單位,這也就意味著團隊內成員的學科素質、學習意識、個人習慣會帶給合作學習一定的影響。最為常見的是部分學生缺乏合作精神,不愿意積極主動承擔責任,在學習過程中出現消極應對、散漫應付的現象,不僅影響合作學習的效果,還會拉低課堂教學效率。要想避免這一狀況的出現,教師就要明確每一位學生在小組中的角色和任務劃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強化學生的責任承擔意識。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細化教學目標,盡可能將大目標拆解為許多小目標并且分配到每一位學生身上,明確學生的目標任務,提高小組內合作水平和合作意識,避免學生因無事可做而出現學習懈怠的情況。
(二)合理分組發揮合作學習優勢
合作學習的首要目的是構建學習氛圍,借助學生互幫互助的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小組的合理劃分就顯得至關重要。教師在分組中要體現小組合作和學生個人的優勢,充分考慮學生的主觀情緒、興趣性格差異、成員的成績高低、小組容量等因素,再有效結合教學實際。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需要自由組合,再在不斷的學習合作中進行調整,提高學習小組的兼容性和合理性。通過這種方式分組,教師可以將每一位學生的優勢發揮到最大,既能夠實現小組內的優勢互補,又能夠讓學生在融洽、舒適的合作學習氛圍里產生學習的興趣。
事實上,合作學習是一種古老的教育觀念和實踐,這就意味著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能夠在現代教育發揮著難以替代的作用表明合作學習具有與時俱進的精神。因此教師在廣泛開展合作學習時,最需要做的就是將創新和實踐的精神融入合作學習,賦予合作學習時代與發展的智慧。合作學習所迸發出的活力給教學改革帶來了極大的進步,這是教學的機遇,但是只有教師充分挖掘了合作學習的潛力,教學的目標才能真正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