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 張民召
摘要:本文著重分析了工業廢水監測的主要環節,探討了各環節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的主要內容,提出了加強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工作的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工業;廢水;監測;質控;探討
一、工業廢水產生和監測的主要環節
工業廢水包括工藝過程用水、機器設備冷卻水、煙氣洗滌水、洗場地清洗水等,是企業向外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但由于受到人員、設備等諸多因素的限制,對大多數中小企業而言,其監測方式仍主要是以手工、定點(時)、按周期的不連續監測為主,主要有以下幾個環節:制定監測采樣計劃;根據計劃安排好人員、設備、器材等準備工作;現場監測采樣(包括樣品采集、流量等參量測量)及有關生產情況、氣候條件等參數的記錄;樣品的保存、運送、交接;分析、測定;數據處理、統計分析及監測報告的填報。因此,質量控制也要圍繞以上環節展開,并貫穿整個監測工作的始終。
二、工業廢水監測質量控制工作的主要內容
(一)科學合理地制定監測計劃。通過對生產工藝進行調查研究,查清原材料消耗、用水、作業班次等情況,掌握工業廢水類型和排污去向,從而合理設置監測點。根據生產作業(周期)情況,確定采樣時間、頻率,根據污染物種類確定監測項目。
(二)按規范進行樣品采集和流量測量,根據規范要求結合采樣點的具體情況,確定采樣器材并按規定進行采樣和流量測定,確保樣品采集的代表性,并做好采樣記錄(包括生產情況、水處理設施運行情況、環境水質情況及天氣等有關情況)。
(三)樣品保管、存放、運送及交接過程中應按規定的條件進行,并在規定的時間內及時送交化驗室分析,填寫樣品交接記錄。
(四)分析測定過程中的質量保證。加強對分析設備的維護管理,對計量器具實行周期檢定,確保處于良好狀態;按規定定期校核容量器具;加強對標準物質(樣品)的管理、選用由國家統一頒發的生產許可證的合格標樣,并按規定使用、儲存,確保其有效性;優選監測分析方法,采用國家環保部組織制定的污染源統一監測分析方法,對暫時沒有統一標準分析方法,需采用其它的分析方法時,必須進行同等有效性實驗驗證;采取必要的質量控制手段對化驗分析過程進行質量控制;采用空白試驗法校正試劑、用水、器皿及儀器的空白值以扣除本底;采用樣品空白法校正樣品本身的色度及樣品與試劑的一系列未知反應的干擾誤差;采用標準物質法、加標回收法、密碼樣對照分析法檢驗結果的標準性;采用平行樣、重復樣分析法檢驗分析方法(或測量系統)的精密度和隨機誤差;用比較(對照)實驗法估計測定結果的準確性和操作系統的穩定性;對經常分析的(平行樣)項目的有關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繪制其質量控制圖并用此檢驗判斷分析測試系統是否處于受控制狀態,采取相應措施解決。
(五)數據處理、統計及報告填發過程中的質量保證。正確應用修約規則對數據進行修約(有關國際);運用數理統計方法對異常離群數據進行判斷,并按規定程序決定取舍;指定并認真執行有關監測報告填寫、審核、簽發的管理制度和方法。
三、加強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工作的措施和建議
(一)認真開展崗位職務培訓,通過有計劃、有目的地思想教育和技術業務培訓,加強從事環保監測人員的工作責任心,提高其技術業務素質和勝任本職工作的能力,盡可能地減少乃至消除過失誤差,對在監測分析過程中出現的過失誤差均應立即糾正。
(二)實行崗位合格證書制度并認真貫徹執行。對從事環保監測采樣、分析、質控管理的人員定期進行有關的理論知識、基本技能和實際樣品操作考試,并結合對平時工作的考核情況綜合評定,對考試(核)合格證。方能獨立上崗從事某項監測采樣分析工作。
(三)建立健全環保監測質量保證體系并制定的管理制度。成立以站(組)長為組長的環保監測質量保證領導小組,設立專(兼)職質量管理人員,負責組織制定質量保證技術方案并組織實施,進一步加強對整個過程的質量控制。
(四)根據監測技術規范,結合企業情況(污染物性質、種類、生產作業方式)和排污口所處的位置及地方環保部門的要求,在污染源調查的基礎上,合理設置采樣監測點、采樣方式、頻率、時間和監測項目報環保部門批準備案,一經確定應保持相對穩定。
(五)制定從采樣、樣品保存、化驗室分析、數據處理等過程的一整套操作規程(范),認真組織貫徹實施;監測采樣人員必須嚴格按規范進行樣品采集、保存并在規定時間內化驗室分析并做好采樣原始記錄和樣品交接記錄。
(六)采用國家環保部組織編寫的污染源統一分析方法進行分析。由于儀器、設備等特殊因素不得不采用其它方法時,必須進行同等有效性試驗驗證,并報同級環保主管部門和上級監測部門批準備案方可使用。
(七)加強對儀器表、計量器具的管理,認真執行周期檢定制度,確保其準確可靠;加強對標準物質(溶液)的管理。監測分析所用的標準物質,必須在規定條件下存放、在有效期內的,由國家頒發了生產許可證的標準物質;自配標樣必須按規范采用高純試劑、高純水配制,并做好對比驗證試驗。
(八)認真做好環境監測化驗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工作,采用一系列質量控制手段和方法使分析測定過程處于受控狀態。
對經常分析側定的項目,在積累資料的基礎上,編制質量控制圖表用以進行質量控制,并不斷地用積累的數據對該控制制圖進行修正;定期進行空白試驗測定(其空白應允許范圍內并在結果中扣除);對有質量控制水樣并繪制有質量控制圖的監測項目隨機抽取15%左右的樣品進行平行雙樣測定,允許誤差按監測方法中給出的該濃度下的允許差;根據所用的分析方法、儀器設備和樣品情況結合操作人員水平,隨機抽取10-20%的樣品進行加標回收率測定,確保回收率達標(一般應在95-105之內);采用比較實驗法對同一樣品進行測定,根據符合程度來估計測定準確度;采用合格的標準樣品與監測水樣進行平行測定,將標樣的測定結果與己知結果進行比較對照,以控制分析測定結果的準確度;嚴格按有關規定做好原始記錄,不得擅自涂改,對糾正過失誤差后確需改正的數據應按規定程序和方法進行更改。
(九)按規范進行數據修正、結果計算、統計分析、異常數據的取舍,做好原始資料的歸檔、保密工作;組織制定并嚴格執行監測報告的填寫、審核、簽發制度。
三、結語
總之,環境監測質量控制工作,是一項十分重要和復雜的技術管理工作,它涉及從監測采樣、樣品保存、化驗室分析、數據處理的各個階段,目的是使監測工作建立在科學管理,可靠運轉的基礎上,為環境管理提供科學數據。針對當前工業廢水監測面臨的問題,應當從監測部門與環境管理部門兩方面入手,在強化基本監測工作的同時,協調各部門工作,努力提升環境管理、監測人員素質,優化設備使用,保證環境監測結果應用的嚴肅性,降低工業污染對水生態的影響,促使國家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張雯博.環境監測站廢水監測質量控制分析[J].綠色科技,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