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
摘要:公立醫院內部審計,作為促進醫院科學、高效管理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作為醫院強化自身監督控制、防范風險的需要,已經成為建立現代管理制度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國公立醫院內部審計制度尚不完善,隨著醫院管理制度的逐步健全和治理結構的不斷完善,內部審計將成為內部控制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滲透于內部管理的各個方面和經營活動的各個環節,這是醫院內部審計發展的客觀規律,也是醫院適應新醫改、新常態的必然要求。
關鍵詞:公立醫院;內部審計;現狀;必要性;發展
《衛生計生系統內部審計工作規定》(衛計委令51號)于2017年11月20日發布,并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相比國家衛計委2006年頒布并一直沿用至今的《衛生系統內部審計工作規定》(衛生部令51號),變動較大的是對內部審計的定義,內部審計職能由監督審核職能轉化為監督、評價和咨詢,并且明確指出內部審計要實施評價業務活動、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適當性和有效性。
一、公立醫院內部審計職能的現狀分析
目前衛計委直屬醫院的內部審計工作一直遵循衛計委2006年頒布的《衛生系統內部審計工作規定》,并參照其制定各自醫院的內部審計制度。大部分公立醫院內部審計工作規定中明確內部審計的職能是對醫院各經濟事項和經濟活動實施審計監督。主要監督醫院的財務收支、各類經濟合同、基本建設項目、經濟責任審計等。這種意義上的監督是事后的、片面的、被動的監督,不能全面地發揮內審應有的作用,其職能應逐步向監督、評價和咨詢轉變。
二、公立醫院內部審計職能轉型的必要性分析
(一)現實依據
是適應國內醫改大形勢,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公立醫院運行新機制,決策、執行、監督相互協調、相互制衡、相互促進的治理機制。其中內部審計作為一種重要的監督職能在醫院現代管理制度的建立中發揮重大作用,內審職能的成功轉型對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至關重要;此外,2017年11月20日發布,并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衛生系統內部審計工作規定中,明確提出內審的職能由監督審核職能轉化為監督、評價和咨詢轉變;政策的導向鼓勵民營資本的進入醫療行業,醫院逐步暴露于紛繁復雜的市場環境中,經濟業務多樣化,所面臨的風險增加,醫院內部審計把好醫院內部通往外界的第一道關卡顯得尤為重要。這是公立醫院內部審計職能轉型的現實要求。
(二)理論依據
委托代理理論:內部審計的運用可以減少委托代理理論中委托人與代理人信息不對稱的沖突;內部審計職能(監督、評價、咨詢服務為決策提供依據)的發揮可以減少代理人由于與委托人潛在的利益沖突和風險的非完全一致性而對委托人的背離。
風險管理理論:風險管理過程(風險環境、目標制訂、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反應、控制活動、信息和溝通、監控)為內部審計進行風險管理提供了思路,內部審計對風險管理的確認和咨詢將根據企業的風險管理過程進行。
綜上所述,公立醫院內部審計職能轉型既有理論支撐也有現實意義。
三、公立醫院內部審計發展方向
隨著醫改的不斷深入,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強調醫院治理結構的完善,公立醫院內部審計也應適時發展,內審職能應當由監督向以監督為基礎,評價、咨詢服務職能并重發展,化被動為主動,把事后控制提前到事前、事中控制,審計職能涵蓋范圍到醫院經濟管理全過程的管理。
(一)公立醫院內部審計最先的主要任務是專職內部審計人員通過檢查會計賬務、會計憑證,著重檢查醫院的財務收支活動及其活動中有無錯誤及缺漏,監督醫院各部門的制度執行、預算的編制和執行等,并關注揭露違法違紀、營私舞弊、貪污盜竊、損失浪費以及經營管理中的弊端,達到加強醫院控制、嚴肅醫院管理制度、加強醫院管理的目的。如監督醫院政府采購中的各類采購是否合法合規、藥品招標采購是否遵守國家及醫院內部相關審批程序、醫院的基建項目是否合法合規。這些職能都是公立醫院的內部審計典型的“監督主導型”職能。
(二)醫院內部審計履行評價職能的大前提是履行好醫院內部審計的監督職能。公立醫院的評價職能就是通過查閱資料、審核檢查,評定醫院計劃、預算、決策、方案是否先進可行,以及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等、醫療活動是否按照既定的決策和目標進行,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出意見和建議,以促進醫院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不斷增強醫院競爭力。對監督的各項內容進行評價的過程,出具評價意見。
(三)公立醫院的咨詢服務職能是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賦予內部審計的新定義中提出的,“內部審計是一種獨立客觀的確認和咨詢活動,其目的在于增加價值和改進組織的運營,它通過系統化和規范化的方法,評價和改進風險管理、控制和治理經營過程的效果,幫助組織實現其目標”。咨詢職能是未來醫院內部審計職能發展的重點方向,事實上,目前公立醫院內部審計也有在履行一小部分咨詢職能,如在財務收支審計、經濟合同審核等過程中,監督檢查其過程,并對其進行評價,發表意見,同時針對不合理情況出具審計意見,提出改進方向。內部審計的最終目的是防范降低風險,通過給醫院領導提供建議和咨詢服務來幫助他們進行有效決策并最終實現醫院的戰略目標。
(四)此外,公立醫院內部審計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是審計人員自身素質的提升。醫院內審會涉及到醫院的方方面面的經營業務,包含醫院財務收支預算審計、醫院信息系統、醫療設備采購、藥品試劑耗材采購、基本建設修繕工程審計等業務,這對醫院內審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僅要求專業財務人員、經濟人員,還要求工程人才,信息人才。目前公立醫院內審人員大多只配備了財務人員、經濟人員,信息人才,工程人才還很缺乏。公立醫院內部審計部門之后要不斷培養出不只限于財務經濟人員,而應培養出更多的復合型高端人才,積極參加各類型培訓及繼續教育。
四、結語
隨著會計電算化的普及,會計信息系統不斷優化,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運用,內部管理水平的提高,賬面資料的錯誤會越來越少,醫院內部審計的工作重點應從傳統的“查錯防弊”轉向為醫院內部的管理、決策及效益服務,面向醫院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如通過開展醫院經濟效益審計,可以為醫院決策服務,避免決策失誤給醫院造成巨大損失。內部審計的職能作用也應從審查和監督向評價與咨詢方面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