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紅芳
摘要:作為一項結構性減稅政策,營改增對企業稅負的影響不可能是絕對的只減不增,而是相對的有增有減。那么,在營改增全面實施以來,它給建筑施工企業稅負帶來什么影響?施工企業又該如何應對?基于此,本篇文章從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討論了營改增下施工企業稅負的影響,并提出了幾點相關的應對措施,以促進施工企業在營改增下更好地發展。
關鍵詞:營改增;施工企業;稅負
一、引言
在我國稅制建設不斷完善中,“營改增”政策應運而生。該項政策實施的目的顯而易見,一是減輕企業稅負,進一步推動我國第三產業的發展;二是解決重復征收的問題,不斷完善我國的稅收制度。從2012年營改增試點實施以來,各項數據表明其減稅效果明顯。但是,這只是整體的大數據,具體到不同行業、不同企業還是有一些行業和企業稅負不減反增的。在建筑施工企業中,營改增下稅負不減反增的現象更是普遍。因此,在當前情況下,重新做好營改增對施工企業稅負影響的分析至關重要,施工企業應該充分了解營改增對其稅負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充分利用好其有利的一面,結合自身解決好其不利的一面,這樣在某種程度上才能更好地促進企業在營改增下的健康發展。
二、營改增下施工企業稅負的影響
(一)積極影響
營改增對施工企業稅負的積極影響,大致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企業重復納稅的情況有所減少,營改增之前,施工企業重復納稅的情況十分嚴重,營業收入抵減分包金額外要全額繳納營業稅,但在采購環節交的稅金不能抵扣;二是緩解了企業一部分資金壓力,2017年58號文納稅人提供建筑服務取得預收款,應在收到預收款時,以取得的預收款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額,適用一般計稅方法計稅的項目預征率為2%,有效地減少了施工企業預收款繳交稅金金額,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三是可以使企業的施工設備和技術得到升級,這得益于增值稅的進項稅額可抵扣,使得企業在購進施工設備和改進技術時的成本壓力減輕,管理者會更愿意升級企業的技術和設備,進而提高企業施工的效率。
(二)消極影響
營改增對施工企業稅負的消極影響,也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基于會計核算的角度,一方面是營改增之后企業”主營業業務收入”較之前核算金額有較大的變化,企業的增值稅與所得稅繳納金額發生相應變化,此外,”稅金及附加”科目中不需要再計提營業稅,這樣企業的稅前利潤就會增加,從而應交所得稅也會相應增加,另一方面是會計核算科目的變化增加了企業的工作量;二是基于納稅流程的角度,營改增下增值稅的抵扣要求施工企業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但施工企業的項目多,遍布各地工作量比較大而且復雜,員工對增值稅的理解也有偏頗,所以會出現沒有開具增值稅專票或者開具了不符合抵扣要求的現象,使企業多繳納了稅費;三是基于供應商管理的角度,施工企業的部分原材料的供應商是小規模納稅人,也就是企業在購進這部分原材料是不能取得增值稅專業發票的,進項稅額就不能抵扣,這樣就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稅負,所以在營改增后企業應該更加注重供應商的管理。
三、營改增下施工企業稅負工作的應對措施
(一)合理選擇供應商
進項稅額可以抵扣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權利,也是增值稅最大的特點之一。而這一點正是施工企業可以利用的合理減稅的途徑之一。因此,施工企業在選擇供應商時除了要詳細地考察其信用、競爭力和實力外,也應該考慮其是否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在面對同質同等價格原材料時選擇一般納稅人供應商,盡可能地增加可抵扣進項稅額成本的比例。只有這樣施工企業才能逐漸改變現在稅負普遍反增不減的現狀。此外,對于不同的供應商,應結合對方身份(是否一般納稅人)評估其稅負對于采購成本的影響。
(二)科學進行稅收籌劃
營改增之后,施工企業的稅收籌劃的空間較之前明顯加大,這也是企業合理減輕稅負的途徑之一。首先,在會計信息化的背景下,企業稅收籌劃的數據處理應該有規范的流程和合理的制度,真實可靠信息數據才能進一步保證稅收籌劃的全面、準確、及時,施工企業的業務較為復雜繁瑣,在營改增之后更應該注重這一點;再者,因為受到工程合同的限制施工企業工程款的收取存在較大的波動,因此,實施營改增之后企業應該重視對該部分的稅收籌劃;最后,營改增之后企業在進行稅收籌劃時還應該考慮到相關的運輸費,如原材料采購的運輸費、固定資金產運輸費等,有部分運輸費的進項稅額也是可以抵扣的,根據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對該部分進行合理的評價和修訂能夠進一步保證稅收籌劃的科學性
(三)注重增值稅專業發票管理
施工企業中,在行業和工作習慣多個因素的影響下,導致他們沒有對增值稅專業發票的管理形成共識,也沒有深刻認識到增值稅專業發票管理的重要性。然而,在營改增之后,由增值稅特點決定的其專業發票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施工企業不能因為貪圖一時的小便宜,不重視增值稅專業發票的索??;其次,在將項目分包出去的時候,除了要重視合同中是否列明了有關發票的管理問題,更應該重視增值稅相關票據的保存和追蹤;最后,營改增之后施工企業的采購模式和習慣也受到了影響,加強增值稅專業發票管理的前提是堅持對相關財務人員發票管理意識的強化。
(四)提高財務人員對營改增相關內容及文件的認識
營改增之后,施工企業會計核算的工作量和難度都有所增加,相關的納稅程序也變得復雜,這對財務人員的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避免因工作失誤引起的企業進項稅額不得抵扣或因不了解優惠政策多繳納稅費,企業的財務人員充分了解營改增的相關內容及文件是非常必要的。因此,企業可以組織相關的培訓,聘請專業的人員給財務人員解讀營改增的相關內容及文件,提高財務人員對它們的認識?;诖?,企業營改增的工作才能得到一定的保障。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施工行業而言,現在營改增的效果可能沒有十分顯著,企業稅負甚至出現了反增不減的現象。但是,從整個市場的大環境看,營改增的效果還是不錯的,我們不能否認營改增的積極作用。隨著稅制改革的不斷推進,國家也將在增值稅方面進一步“并簡”,以切實進一步減輕企業的負擔,增強經濟活力。面對當前的現狀,施工企業應該做好總結工作,結合企業自身的情況尋找有效的應對措施,盡可能將營改增下企業稅負的消極影響降到最低。當然,國家的稅務部門也應該對這一現狀分析,積極完善營改增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