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秋杰
摘要:隨著互聯網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的電子商務逐漸走向成熟。但是由于經濟水平和社會政策的不同,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水平明顯低于城市,且農村的電子商務在發展的過程中呈現出各種問題,如技術條件落后,人才匱乏。本文針對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給出了一些建設性的解決方案,旨在改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狀況,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農村電子商務;問題;發展策略
一、我國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必要性
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本質上是由我國社會主義性質決定的。近年來,城市電子商務的發展可謂是突飛猛進,但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狀況卻令人堪憂。為了統籌城鄉發展,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步伐,我國政府政策扶持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有力的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一)加快農業信息流通
發展至今,我國的農業生產仍是以個體生產為主,個體生產隨促進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比如個體生產戶較多,有些供求信息難以傳達。這就需要電子商務門戶網站,利用電子商務強大的網絡功能給與提醒提示,這樣農民就可以根據網站上的供求信息適量生產農產品,避免了像往年一樣僅僅憑借個人經驗,帶來的一些供求不平衡。
(二)加速農產品流通
眾所周知,我國的大部分農村基礎設施不完善,人才匱乏,資金短缺。同時,農產品建設在產品流通和功能方面都存在著限制。農民即使努力去適應市場的需求,但是由于時空的限制,農產品有時還是難以到達消費者手中。因此,電子商務的發展為農產品有效的銷售提供了可能,利用電子商務在農產品中形成信息流、資金流、物流、上流組成的流通流程,推動了中國新農村的發展。
(三)發展現代農業的需要
現代農業,毫無疑問,指的是利用現代化的物質裝備、現代化的技術支撐、現代化的產業體系、現代化的發展理念等來發展農業。電子商務利用信息化的手段,不斷地改造農業,發展生產力;通過網絡實現農產品的營銷,擴大市場占有率。
二、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出現的問題
(一)農村基礎設施薄弱
相對于城市來講,我國農村基礎設施不健全,這主要體現在農村基礎設施重復建設,城鄉基礎設施布局混亂,難以發揮城市對農村的輻射作用。同時,自然村莊中人口規模偏小的較多,達不到規模效應。忽視規模效益和維護費用盲目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將會出現設施無法正常運轉、資源浪費的情況。
(二)農村電子商務運用意識不強
受到傳統習慣的影響,盡管利用互聯網購物在城市已經很普遍,但在農村對網購缺乏足夠的認識,多數人存有質疑的態度,擔心存在風險,不敢嘗試。
(三)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體系不健全
做好農村電商最主要的就是落地,打著農村電商的幌子,不如直接利用自己的平臺讓農民得到更大的優惠。比如,可以在每個縣域開設一家屬于自己品牌的直營店。讓創業者從平臺得到一手貨源,以最低的價格出售給消費者。從而實現農村電商o2o新模式,以這種模式為農村人民服務。類似于派利中國農村電商
(四)人才缺乏
發展農村電商本質上是依靠能人帶動,電商運營涉及互聯網技術操作、網絡營銷、上下游的對接等等專業知識,傳統老農民根本不具備這樣的素質,農村電商需要的是一批返鄉創業新農人。他們懂得如何使用互聯網,如何駕馭互聯網,但情況是:年輕勞動力絕大多數都外出打工,普遍都有一個“坐火車”的心理,一畢業都跑出去了,由于當地沒有什么像樣的企業,根本留不住年輕人。
三、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策略
(一)加快農村網絡基礎設施建設
互聯網是一個社會信息大平臺,億萬網民在上面獲得信息、交流信息,提供新的求知途徑、發展新的思維方式、改變價值觀念和生活習慣。與大城市相比,我國農村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落后,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農村互聯網建設步伐,擴大光纖網、寬帶網在農村的有效覆蓋。如果不積極創造條件,讓更多農民方便使用互聯網,勢必造成城鄉思想觀念、數字鴻溝的進一步加大,導致更大的貧富差距。
(二)完善農村電子商務配送體系
物流配送體系是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支持與保障,也是當前抑制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因素,為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的向前發展,就必須完善產品的物流配送體系。首先,政府應加大投資,以促進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如修建公路、建立物流節點,以改善運輸條件,引導物流園區逐步轉移至擁有便利交通條件的農村地區,從而改善農村地區的物流基礎。其次,大力發展農村第三方物流企業,保持物流企業之間的公平、正當競爭,一方面有利于提高農村物流運轉速度,另一方面有利于改善農村物流的服務態度,以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最后,加快建設農村物流的行業規范標準,如農產品收購標準、物流作業操作標準、農產品冷鏈運輸標準等,保證農產品收購、運輸、銷售的規范性和質量,提高農村電子商務的服務質量和水平,進而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
(三)引進并培養電子商務專業人才
人才是科技第一生產力,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也離不開人才的領導。目前我國農村電商發展過程當中,缺乏電商專業人才是抑制農村電商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為此,應加強人才支持,不斷引進和培養電商專業人才。第一,要加強宜傳,以吸引有志者加入農村電商平臺,或是與高校、企業等進行合作,從學校和企業引進專業的電商人才,這樣既能提高當地群眾的電商水平,又能維持農村電商平臺的穩定運作。第二,要注重培養當地電商專業人才?,F在很多農村地區普遍存在人才流失情況,尤其是村中年青人,在大學畢業后多數選擇留在大城市工作,而不愿回到本籍做出應有的貢獻。為此,政府可出臺相關優惠政策,給予愿意參與農村電商發展的青年以補助,并以真實的成功案例吸引農民群眾的注意,讓其看到農村電商的發展前景。
(四)加強宜傳,提高農民電子商務意識
2011年11月,我國農業部發布了《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十二五”規劃》,其明確提出應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指出應提高農民對電子商務的認知,讓廣大農村群眾了解電子商務是什么,電子商務能給大家帶來什么,如何用電子商務創造財富等問題。為此,在實際工作當中,不僅要有各級政府的政策扶持,而且更要加強對廣大農村群眾的電子商務宜傳,以提高農民的電子商務意識。如可利用廣播、海報、短信、微電影、網絡等方式,根據農村網民的生活習慣選擇適當的宜傳方式,告知農村群眾電子商務所能創造的利益,并為群眾介紹諸多成功的農村電商平臺,如浙江義烏、麗水遂昌等,加強廣大農村群眾對電子商務的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