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
摘 要:微課的應用讓小學語文課堂如沐春風,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樂學”情緒,達到“易學”的教學效果,還能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所以教師應當實時實地將微課引入課堂,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微課;樂學;易學
微課作為當下新興的一種教學手段,憑借其短時、高效的特點俘獲了越來越多小學教育工作者的“芳心”,在眾多科目的課堂中都已得到一定的運用。微課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要遵循“微、主、動”這三大原則,所謂“微”,指的是微課的時長要短,知識點要少,這樣才符合小學生的心理年齡特點,讓微課發揮最大作用;“主”指的是微課的設計要以學生為主體,內容的安排最好能夠從孩子的視角出發,這樣微課才能最大限度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而這“動”,指的是微課教學不能僅僅只是微課的播放,教師要適時地與學生進行一定的互動,否則學生很容易對微課產生視覺疲勞,失去興趣。將微課這一教學手段帶入小學語文課堂能夠構建帶入感強、真實度高的教學情境,在最大限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他們思維的發酵,還能拓展教學內容的深度、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可謂是一舉多得,接著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就微課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這一問題談談幾點淺見。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樂學”情緒
課程導入環節是課堂的第一個環節,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導入的過程其實是一個給課堂“定調”的過程,學生學習意識的誘發以及學習熱情的產生都與這個環節緊密相關,所以可以說若是課程導入工作完成得較好,課堂就已成功了一半。微課所具備的“時間簡短、形式豐富、色彩鮮明”的特點與處于小學階段孩子的生理、心理特征以及思維方式都是相當契合的,若是把微課運用在導入環節的教學情節創設上,將教學內容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展現在他們面前,一定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樂學情緒,讓學生在課堂開始階段就保持高度的專注。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的《開國大典》時,由于課文內容距今已有一些時日,加之學生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歷史了解甚少,所以無論是憑借課本上的簡易插圖還是教師的直接講解都不能讓學生感受到開國時鼓舞人心、人人情緒激昂的盛大場面,學生到達不了那興奮點,課堂就難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所以我就采用微課這一教學手段,以視頻和圖像為教學媒介,學生觀看時我在一旁還不時地進行補充,力求還原當時的恢弘場景。果然微課為學生帶來了視聽沖擊,他們或多或少都產生了一些畫面感,在短短幾分鐘的時間內,開始認識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是一件多么偉大、多么振奮人心的事情,油然而生一股自豪感,讓他們有興趣接著學習課文,了解《開國大典》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為后續教學內容的開展奠定基礎。
二、解決教學重難點,達到“易學”的教學效果
傳統教學方式在幫助學生解決教學重難點方面顯得沒有太多的辦法,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攔路虎”時只會束手就擒,甚至是產生消極的學習情緒,這樣不僅學習任務無法完成,還會對學生之后的語文學習產生負面影響。在這一困境之下,微課可以說是一道希望之光,因為微課可以對某一教學內容進行針對性的講解,以科學、形象的方式為學生剖析重難點,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解決問題、吸收知識。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的《世界地圖引出的發現》時,文章末尾所提到的“大陸漂移的假說”是維格納的“發現”,可以說是文章的重點內容,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這一發現,我從網上找來了一段以動畫形式講述“大陸漂移假說”的視頻,經過一定的加工成一段微課視頻供學生觀看,使較為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生活化,學生能夠很容易地理解這一知識,進而理解整篇課文。微課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教師在重難點教學上的壓力,讓教師的教學更輕松,學生的學習更簡單,可謂是一舉兩得。
三、挖掘教學深度,拓寬學習空間
小學語文教學不能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學之中,生活是語文的溫床,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緊密聯系生活,下意識地對教學內容進行一定的拓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讓語文教學融入生活之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的延展性,跳出傳統的教學模式,將語文課堂延伸至課外,讓學生回歸到生活之中進行學習,帶給學生不一樣的學習體驗,鍛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的《鳥的天堂》時,我讓學生四人為一小組,小組內自行組織搜集關于“鳥的天堂”這一景點的音頻、圖像等資料,制作成一個微課視頻,最后統一時間進行成果展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信息搜集、信息處理以及交流能力都能夠得到一定的鍛煉,同學之間一起探討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能夠得到一定的提高。我在這個過程之中與學生保持著密切的聯系,隨時給學生一些指導與建議,我還鼓勵學生回到家中尋求父母的協助和配合。拓展環節運用微課手段應當發生在中高年級,因為這個年齡的學生具備一定的信息處理能力,這對于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往往這樣的拓展內容才是最鍛煉學生能力的,對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
總而言之,微課猶如一股清新的春風,為小學語文課堂帶來了蓬勃的翠綠,讓小學語文課堂充滿更多的可能。微課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運用沒有既定的公式,沒有具體的模式,教師需要以學生為教學中心,從實際教學需求出發,尋找微課與語文課堂的最佳結合點,最大化微課教學效益,在提高課堂效率的同時促進孩子的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芮立民.微課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運用中的實效性探究[J].課外語文(下),2017(6):167.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