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旭明
摘 要: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還處于萌芽階段,枯燥地學習知識,只會讓學生失去對學習的興趣。小學語文教育是教學的初級階段,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師的講解方法有著必然的聯系,教師在以生為本的思想理念下,通過創設情境教學,讓學生思維自由發揮,改變學生學習主動性,變被動為主動。
關鍵詞:以生為本;情境教學;小學低年級;策略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上課基本是教師一個人在講臺上講,一個人說,是一個人的課堂,這樣學生會覺得疲乏,對教師所講解的知識不感興趣,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教師創設情境教育,是教學全新的一種方式,可以促進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同學之間相互交流,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學習氛圍更加濃厚,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感悟。
一、以生為本,創設情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很容易被外界因素吸引,課本的知識枯燥乏味,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創設出學生感興趣的情境,以趣導學,借助巧妙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進入不一樣的語文課堂。比如:教師在上課時可以通過引入一段音樂,激發學生的聽覺,滿足學生的需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視覺和聽覺相結合,將學生帶入一種有聲的意境中,帶動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引導學生進入文章的情境,提高課堂的參與度和授課的有效性。例如:教學《王二小》一文時,教師可以在授課前安排一個家庭作業,讓學生回家請教父母王二小的故事,讓學生回家聽一聽王二小的歌曲,上課時可以讓學生來做小老師,給全班同學說一說這個英雄的故事。教師可以放王二小的歌曲,讓會唱的學生一起跟唱。教師可以提問學生“課文和故事有什么區別嗎?”這樣的教學方式能使學生參與到課堂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激情,課堂的氛圍也十分融洽,情境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現代的教育理念,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和課堂質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以生為本,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
教育教學的本質是學生,教師應該以學生為根本,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師設置的情境之中,讓學生自由想象,使學生思維得到擴散,想象力和創造力更豐富,學生可以在玩中學習,調動學生的熱情。教師應有效地應用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開發思維,激發學生的潛能,在小學階段的學生模仿能力很強,教師可以結合這一特點,進行情境教學,也可以角色互換或者角色扮演,整個課堂由學生主動地學習和參與,在角色互換中,必不可少的是口語交際。口語能力也是小學階段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讓學生和老師或者同學之間進行交流,可以在課堂上安排一個角色扮演的游戲,在進行游戲的過程中,學生可以主動找其他同學合作,這樣不僅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還可以加強對文章的記憶。例如:教師在教學《駱駝和羊》一文時可以讓學生三個人分為一個小組,一個人扮演駱駝,一個人扮演羊,一個人扮演老牛,可以在課間先排練文章的情節,然后在上課時,讓學生盡情地參與表演,再現文章中的畫面,可以根據劇情適當加入動作、神態、語言,把文章表現得更生動、形象,給每一組學生的表演進行點評,并提問“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學生的回答是“要看到自己的長處也要看到自己的短處”“要看到別人的長處,不能只看短處”“取長補短”等,通過學習不僅能使學生參與課堂,還能教會學生取長補短的道理。這樣的模仿,使學生的興趣感濃厚,教學內容豐富,游戲活動生動有趣,學生在快樂的學習中,理解掌握教學知識,學生享受課堂的氛圍,享受學生的過程,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
三、以生為本,創設意境,加深學生的語文感知能力
以生為本,要求教師根據學生身邊的事物來教學,教師在開展情境教育時,可以運用相關的教學設備,從實際生活出發,引導學生進入到設置的情境中,教師可以通過圖片來教學,圖片可以展現具體的語言文字,讓學生獲得生動的信息,教師可以在備課時,通過多媒體展現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畫面,把令人難以理解的文字內容轉化為圖畫,讓學生通過對圖片的觀察培養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豐富的想象力。例如教師在教授《荷花》一文時,可以帶學生出去郊游,最好是有荷花的地方,讓學生親身感受一下,荷花在荷葉的襯托下,在清水中展示優美身段和鮮艷的花苞。可以帶好相機,讓學生拍下最美麗的荷花。回到課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在屏幕上展示學生認為最美麗的荷花,對學生作品進行評比。給學生播放一些荷花的視頻或紀錄片,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了解荷花的生長過程,感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精神,深入畫面去體會作者的感情和思想。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同學們眼中的荷花和作者描寫的有什么區別?”“同學們通過觀看荷花,聯想到了什么?”這樣可以消除學生散漫的習慣,可以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提高小學生的審美能力。課后還可以安排一個寫景的小寫作,讓學生隨意描寫一個景物,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用情境教學法在生活中加強學生的語文感知能力,讓學生能夠通過語文學習學會表達自己的情感。
小學教學中,結合以生為本的思想,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對低年級語文教學起到積極的促進作文,刺激學生興趣、端正學生學習態度、激發學生學習情感。在教學中,教師應當以學生為本,根據學生心理成長度和學習能力,再結合課本巧妙設計出有效的教學情境,以此來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師所創設的教學情境中,做到以情教學,趣味教學,讓學生在快樂學習氛圍中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李永敏.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境創設[J].考試周刊,2017(34):42.
[2]劉秀媛,劉秀珍.試論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現代化,2017,4(19):128-129.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