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霖
摘 要: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方法,體驗式教學以學生為主體,通過環境創設引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來,是語言學習中不可多得的一種高效教學方式。借助這一教學方式的教學,會給每一個人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英語學習過程中,如果能有真實的語境,將是突破語言學習障礙的一個有效方式。因此課堂中,讓學生通過自身的體驗式學習,自然習得所學的內容,不失為一種好的學習方式。
關鍵詞:新課改;體驗式教學;課堂應用
小學英語體驗式的學習過程,是學生在現有知識、已有經驗、客觀認識、文化積累下的再次注入,也是教師在創設情境之外的又一種高效的、符合語言自然習得的好方式。它能給學生帶來一種全新的學習體驗,置身于英語語境中,學生體驗到了語言與生活、文化相結合的魅力,進而收獲了新的知識、新的能力、新的經驗。這種學習活動,不僅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深化學生對知識的認知,還可以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所以,體驗式學習是一種知情合一的學習。我將結合實際教學范例,談談體驗式教學的在課堂中的應用及反思。
一、話題教學中的體驗式教學
作為一門應用型語言,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溝通交流的能力,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點。課本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話題,教師可以圍繞話題將一些易學實用的句型和表達方法穿插進來,從而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口語能力。例如,在冀教版三年級下冊“Lesson 5 Where?”一節的教學中,筆者手中拿了一個紙盒與一個玩具狗,然后分別將小玩具放到紙盒上、紙盒內、紙盒下,然后問學生:Where is the dog?引導學生感受:In the box,On the box, Under the box三者間的區別。然后與學生進行即興互動,問學生:Where is your pen?Where is your book?圍繞相對位置這一話題展開問答,在學生掌握問答句型的基礎上,鼓勵學生進行相互問答。問答的范圍不僅局限于當前教室,學生可以發散思維,有的學生問:Where is your dog?有的學生說自己家的小狗喜歡坐在椅子上,便回答:On the chair.有的學生則說自己家的小狗喜歡躲在床下,便回答:Under the bed...學生饒有興致地展開了互動對話,在此過程中不僅加深了對句型的理解與掌握,同時也復習了已掌握的一些名詞詞匯,體驗式的教學有效突破了本課的重點。
二、詞匯教學中的體驗式教學
小學課本中,每節課四會單詞詞匯比重不大,很多教師習慣于先教單詞,然后再學句型和對話,形成了“單詞—句型—回話”的教學模式,這種脫離語境的詞匯教學,不符合語言習得的規律。我認為不能脫離了語境,要讓學生通過不同的方式,單詞融入句型及會話中的體驗,體驗到單詞的中文含義,體驗到單詞因為句型而產生的一詞多義,更體驗到中文的魅力和語言的豐富性。因此,詞匯教學的最佳的模式是句型—單詞,會話—單詞,通過教師的過渡語言(一段話或者一個句子),學生通過親身體驗,體會出單詞的準確漢語意思,這種教學方法不是孤立的學習單詞和句型,而是一種結合,如同語文的詞不離句,句不離詞。比如:在冀教版三年級下冊課本“How Much Is It?”一節的學習中,在學會How much is a donut? _____ yuan.之后,為了學習take這個單詞,我把講臺布置成了一個蛋糕店,拿出了不同種類的蛋糕和面包圈,叫一個學生上臺來配合我表演,我來表演顧客,學生表演售貨員,我會說:“How much is a cake?”生說:“ Two yuan.”然后我繼續說:“Ill take one”.隨著這句話,取了一個、兩個、三個、四個、六個面包圈等,邊說邊演示,說:“Ill take two\four\six...”讓學生猜出這句話的意思是我買幾個面包圈,進而想到take是拿和買的意思。這種體驗式的教法,讓學生通過看演示、聽句子、學會單詞,學生主動體驗到了樂趣,學生學得快樂,這才是寓教于“樂”的真正實現和真實效果。
三、合作探究教學中的體驗式教學
在課堂中,教師盡可能多地創造小組合作的機會,讓學生尋找到學以致用后的成就感和快樂感,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小組合作中,自然習得語言、體驗語言。如三年級“Lesson 20 Li Mings Family”,小組練習中學生用自己家人的照片介紹家庭成員, Lets talk about our families. This is my family. My father is a doctor. His name is...通過特殊的場景模擬,引導學生運用這些知識、常識,最終使發揮自己的所有潛能為日常工作服務。
事業的成功沒有止境,它是一場無終點的追求。有這么一句話:“成功者找方法,失敗者找借口。”體驗式教學,我們的路才剛剛開始,但是我們將一邊學習、一邊反思、一邊改進,最終走出一條適合學生、適合課改的路。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