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芳蘭
摘 要:中國擁有五千年的歷史文明,流傳和沉淀下來許多優秀的傳統文化,這些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體現和象征,是中華民族能夠繁榮昌盛、生生不息的根本,是所有中國人民的精神支柱。因此,繼承和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是每個中國人不可推卸的責任,是每個中國人的義務。但近年來,西方文化逐漸流入我國,以其特有的新奇吸引了許多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人的目光,導致我國許多優秀的傳統文化遭到沖擊,面臨挑戰,甚至被埋沒,因此,要及時提高文化保護意識,加強傳統優秀文化的繼承和傳承,從小做起,從教育做起,而語文是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最好最有效的工具,因此,要加強傳統文化與小學語文教育的融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加強傳統文化的教育,讓學生更好地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進行研究。
關鍵詞:傳統文化;小學語文教學;重要價值
一、傳統文化的現狀
(一)應試教育使教師不注重傳統文化
雖然現在一再強調要以素質發展為主,實施素質教育,但許多學校和老師對素質教育和傳統文化的教育不夠重視,而是以應試教育為主,他們認為只有學好文化課知識,取得好成績,才能成為優秀的學生,只有考上好的學校才能讓學生有更好的前途,而升學率提高了,學校的知名度也會得到提高。所以學校加大對文化課的投入和監督,教師也只講考試重點部分,不重要的部分根本不會涉及,更不要說傳統文化的教育了,教師和學校對傳統文化不重視,導致學生接觸不到傳統文化,對傳統文化沒有認知,一些學生就算對傳統文化感興趣,也因為不了解而慢慢失去了興趣,學生也受家長和老師的影響,只重視考試分數,不注重其他方面的培養,傳統文化難以得到推廣和傳承。
(二)網絡世界和外來文化的影響,對傳統文化產生沖擊
由于現在互聯網以及手機的普及,很小的孩子就會玩手機,網絡世界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網絡世界魚龍混雜,一些社交軟件和直播軟件影響了學生的心智,讓學生注重追求表面的風光,產生了攀比和炫耀的心理,不注重內涵的修養,人生觀和價值觀產生了偏差,也違背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要求。而且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許多外來文化也進入我們的視野,受韓劇、美劇等的影響,學生逐漸沉迷外來文化,許多外來節日圣誕節、情人節等受到強烈的推崇,相反中國的許多傳統節日受到冷落,這嚴重影響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當然外來文化也有好的地方,要正確對待外來文化,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然后將其優秀的部分融入中華傳統文化,更好地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二、中華傳統文化融入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價值
(一)能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
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通過閱讀一些好的文學作品,學習和背誦一些傳統的古典書籍,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感,通過大量的閱讀,在不知不覺之中培養了語文的語感,對文章的理解更快更細膩,能夠第一時間明白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在答題時也能更快速更準確。而且平時學生把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了玩游戲或者看電視上,很少有時間閱讀課外讀物,通過課上大量的閱讀,學生能夠積累許多素材,在寫作時,就不會出現詞窮、詞不達意的現象,學生能夠更精準地選擇詞匯來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情感或事物,而且平時在網絡或電視上接觸的知識都是一些娛樂方面的,關于傳統文化方面的少之又少,而學生通過閱讀古典的文學作品,不僅能進行傳統優秀文化的培養和傳承,還能積累更多優秀的素材,對學習有幫助的素材。在學習一些現代作品的過程中,學生會不自覺地學習他們的寫作方式、表達特點等,然后在自己寫作時,就會自動去模仿,逐漸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和寫作思路。
(二)促進學生的道德建設,保證社會和諧
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有許多的名言警句或歷史典故都能對學生起到積極向上的作用。由于小學生接觸的事物還不多,還沒有判斷事物對與錯的標準和觀念,而且許多網絡的負面文化都被學生傳播,而傳統文化中有許多朗朗上口的名言警句都在時刻教導學生做人做事的道德標準和底線,讓學生明白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應該怎么做,對平時的行為進行規范,做一個有道德、有原則的人,如果人人都這樣做,那社會就不會有那么多的惡性事件,社會會更和諧。現在的小學生大多嬌生慣養,許多事情都由家長幫忙,自己根本不用動手,導致學生缺乏自理能力和意志力,面對事情時責任心和承擔能力也不強,而傳統文化中一些激勵學生自強的文化,能夠激勵學生的意志,鼓勵學生勇敢地面對生活和學習中的各種困難,鼓勵他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一個有擔當的、能力強的、高素質的人。
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中國精神的支撐,是民族的驕傲,各種各樣的優秀文化組成了如今絢麗多彩的中國文化,我們要將它融入教育中,使學生從小就接受優秀文化的熏陶,將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當成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使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把傳統文化融入教學中,使小學生的內涵更加深厚,內涵更加豐富,促進小學生素質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宏.小學語文教育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構建策略初探[J].速讀旬刊,2017(8).
[2]張紹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在教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中滲透中華傳統文化初探[J].未來英才,2016(10):201.
[3]慶柏.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幾點思考[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12):4.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