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芯樂 代海濤 呂錫旌 孫松
摘 要 目的:探討口腔正畸學本科教學中的新型教學模式。方法: 將60名學生隨機分為以病例為導向學習( Case- Based Learning,CBL)和傳統課堂教學模式( Lessons- Based Learning,LBL)兩組,通過對兩組的考核成績進行分析比較,并以問卷調查形式評價學生對 CBL教學法的教學效果的認同度。結果: CBL教學組的學生成績明顯優于 LBL教學組(P<0.05),并且大多數學生認為 CBL教學法能提高學習積極性,培養臨床思維能力,教學效果優于 LBL教學法。 結論:在口腔正畸學病例教學課程中引進CBL教學法,較LBL教學法更能多方面培養學生的臨床應用技能。
關鍵詞 口腔正畸學 CBL教學法 LBL教學法 教學改革 比較研究 臨床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6.06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ew teaching mode in undergraduate teaching of orthodontics. Methods: Sixty stud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ase-based learning (CBL) and traditional lesson-based learning (LBL). The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Questionnaires were used to evaluate students recogni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CBL pedagogy. Results: The scores of students in the CBL teaching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LBL teaching group (P<0.05), and most of the students believed that the CBL teaching method could improve the enthusiasm of learning, develop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 and the teaching effect was better than the LBL teaching method.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of CBL in the teaching of orthodontics case teaching can more effectively cultivate students' clinical application skills than LBL.
Keywords Orthodontics; CBL teaching; LBL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comparative study; clinical teaching
CBL教學模式(Case-Based Learning,CBL)是將基于問題學習教學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與臨床實踐教學相結合形成的全新教學模式,是以病例為核心的教學方法,通過引導學生討論分析,使學生變為學習的主體,近年來已廣泛應用于臨床醫學課程的教學。[1]口腔正畸學是理論性和實踐性極強的學科,然而在本科教育中正畸教學卻大多是以教師講解理論的傳統教學模式(Lessons-Based Learning,LBL)為主,學生屬于被動學習,當面對臨床病例時,無法形成基本的正畸思維方式,而CBL教學法恰好能填補上述空白。本研究將CBL教學法引進于口腔正畸課程改革中,并分析其教學效果,以期尋找到更適合口腔正畸學教學相長的授課模式。
1CBL與LBL在口腔正畸教學中的比較研究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3級口腔本科專業60名學生,隨機分成兩組,在2017年10月-12月口腔正畸學“常見錯牙合畸形的矯治”臨床應用部分的教學中分別采用CBL和LBL教學法。CBL教學組中, 男16名, 女14名, 年齡20~22歲, 平均為 (21.38?.09) 歲;LBL教學組中, 男15名, 女15名, 年齡20~22歲, 平均為 (21.74?.14) 歲。兩組學生的性別、年齡、既往成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教學實施
(1)CBL教學組。將學生分為6組,每組5人。教師按照課程的所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準備病例,病例來自專業病例庫。如《常見錯牙合畸形的矯治》一章中,教師可以從病例庫中選取“牙列擁擠”,提前5天將準備好的病人相關信息,臨床表現(口內和面部照片)、模型、輔助X線檢查等發放給學生,學生可利用教材、網絡、期刊自行查閱資料進行自學討論。課堂上,教師引領學生進行病例分析,模擬完成“接診-檢查-診斷-治療”的臨床操作過程,從中發現不清楚的知識點提出問題,各組展開組內和組間討論,互相再次交換信息后提出各組的診斷依據和治療計劃。與該病例的明確診療信息進行比較,由老師對有差異的部分進行分析總結。
(2)LBL教學組。由同一批教師依據教學大綱,以講解為主的課堂模式結合臨床見習教學。
(3)課后評價與考核。結課后向學生發放教學方法應用的評價問卷,要求5分鐘內完成填寫。在該學期期末考試中,試卷中涉及一道病例分析題,要求學生利用所學知識作答,檢測學生對臨床病例的分析能力。病例題由題庫抽取。
1.3 統計方法
應用SPSS20.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平均數北曜疾畋硎荊榧潯冉喜捎枚懶⒀総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CBL教學組與LBL教學組教學效果評價
2.1 成績評價
CBL教學組與LBL教學組在總成績和病例題成績上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CBL教學組成績優于LBL教學組,尤其是在病例題上CBL教學組成績明顯高于LBL教學組。說明CBL教學法的應用更有利于學生獲得臨床分析能力,見表1。
2.2 CBL教學的學生評價
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收集學生對CBL教學法的反饋信息,分析顯示學生對CBL教學法的形式和內容均評價較高,見表2。
3 討論
3.1 口腔正畸學本科教學的現狀及要求
最新流行病學資料顯示,錯牙合畸形在我國兒童和青少年中的發病率約為67.8%,然而目前我國正畸醫師與人口的比例為1:160000(香港)-1:2500000,較西方國家此比例的1:80000-1:100000相差甚遠,[2]表明我國的口腔正畸醫師嚴重不足,想要通過專業的口腔正畸醫師普及預防措施和正畸知識是無法實現的。這就要求口腔專業的學生在日后的臨床工作中要具備一定的正畸學知識,幫助患者預防和治療常見的錯牙合畸形。然而在現今的我國口腔醫學本科教育中,口腔正畸學的教學課時非常受限,如何在相對緊張的教學課時中達到一個較好的教學成果是值得探討的問題。由于口腔正畸學教學中具有概念抽象、分類復雜、矯治作用原理復雜多變等難點,[3]而傳統的LBL教學法仍以教師理論授課為主,彎制各類活動矯治器的實驗為輔,使學生缺乏對口腔正畸學的感性認識,同時也忽略了培養學生的臨床正畸思維能力,不能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因此,應該更加關注口腔正畸學的課程改革,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記憶口腔正畸學理論知識,提升學生在臨床上的自我分析問題的能力,最終達到更好為患者服務的目的。
3.2 CBL教學法應用于口腔正畸學教學的優勢
傳統的LBL教學法主要是以教師為主體,而學生被動接受的填鴨式教學法,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對專業知識只是機械的記憶,以應對常規的記憶考試模式,獨立思考能力匱乏,無法將理論靈活地應用于臨床操作過程。
使學生“早期接觸臨床”是當前世界各國高等醫學教育課程改革的趨勢之一。[4]將CBL教學法引入口腔正畸教學中恰好能讓學生早期接觸臨床上真實的“病人”,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模擬完整的“接診-檢查-診斷-治療”的臨床操作過程,激發學生對實踐操作的積極性,更好地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獲取知識和技能,分析解決病例中所延伸的問題,較好的掌握相關知識點并拓展臨床思維。同時CBL教學法中使用的病例均為臨床中收集的真實病例,在模擬診療過程時,同時涵蓋了一些醫學倫理學、人文、心理等方面的知識,對于學生未來的從業生涯也能夠提供一定的幫助。
3.3CBL教學法在口腔正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CBL教學法引入教學過程需要與之相匹配的教學資源。首先,CBL教學法的核心之一是“以教師為引導”,教師在CBL教學法中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要求教師要根據教學大綱從病例庫中挑選出適用于該次教學目標的典型病案,制訂詳細的病例討論計劃,把學生帶入到相對真實的情景中,同時要提前考慮到每一個細節中學生可能遇到的問題并在過程中加以引導,才能使得CBL教學法取得良好的成效。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加強自身的業務學習,具備嚴密的邏輯能力和較好的組織管理能力,同時還要在臨床工作中注意累積相關病例,不斷更新現有病例庫、拓寬知識面、增強創新意識。
其次,CBL教學法作為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因其具有提高學生積極性、拓展臨床思維等優點值得我們應用于教學改革中,但我們也發現在某些基礎理論知識教學時,這種教學方法并不適合。如對于口腔正畸學教學中的X線頭顱骨測量和定位的基礎知識教學中,PBL和CBL教學法與傳統教學組相比并無明顯優勢,[5]表明PBL和CBL教學法雖然使學生加強了專業知識和臨床實踐的結合,但同時PBL和CBL教學法缺乏傳統教學的全面性、系統性、邏輯性。如果沒有掌握牢固的基礎知識,學生對于新知識的自學能力和探索能力就會略顯薄弱。口腔正畸學本科教育中普遍課時較少,內容又覆蓋解剖生理學、生物力學、材料學等多學科內容,知識抽象難度大,將教學模式全部改革為PBL或CBL教學法是不現實的。同時CBL教學法的實施要求學生要有一定的自學能力,然而我國現行教育體制下培養出來的學生自學能力明顯不足,調查結果顯示,約有1/3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主要障礙來自主動學習能力不足。[6]因此我們可以將CBL教學法與LBL教學法融合應用于教學,不僅沿用了學生多年來適應的學習模式,而且通過改革加入了新的教學方法,學生能夠很快適應,使得學習習慣的改變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在教師的幫助引導下循序漸進地養成自學能力。
綜上所述,在口腔正畸學教學中加入CBL教學法的改革,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臨床思維能力,較LBL教學模式具有明顯的優勢,故而可在口腔正畸教學中加以應用。雖然在我國目前的教育體制下,CBL教學法處于起步階段,仍存在一定的問題和難度,但是隨著經驗的積累,相信CBL教學法可以在口腔正畸教學中成為一種高效率高成果的應用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 孫俊毅,陳悅,司微杭,趙珊梅,宋建玲,李昂.CBL教學法在牙周病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西北醫學教育,2015.23(6):1062-1064.
[2] 代海濤,李啟期,仵楠,李莉莉,徐江.PBL方法應用于口腔正畸教學研究[J].農墾醫學,2015.37(3):234-236.
[3] 王爽,王曉榮,鄒蕊,鮑慶紅,張智勇,侯鐵舟,高歌.以標準病例為基礎的PBL與LBL在口腔正畸學教學中的結合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4):104-106.
[4] 沙海亮,白玉興,厲松,周潔珉,謝賢聚.PBL教學法在口腔正畸實習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西北醫學教育,2013.21(1):178-181.
[5] 張鐵剛,王菲,任旭.問題引領任務驅動教學法在口腔正畸學應用中的探究[J].職業技術,2017.16(2):70-71.
[6] 盧新華,林鴻旺,曹陽,吳莉萍,謝永建.基于問題學習教學法在口腔正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06(5):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