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威
摘 要 采取信息化手段,利用大數據思維提高審計質量和效率已經成為審計實務界的趨勢。通過學習運用審計作業工具、審計綜合管理系統等信息化技能,提高審計人員審計信息化水平,幫助審計人員輕松使用信息化手段,實現在線審計、過程審計和非現場實時審計,將審計監督和管理的關口前移,增強審計時效性和穿透力,切實提高審計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關鍵詞 內部審計 信息化 實踐
一、內部審計信息化的實施背景
(一)外部環境
1.2015年12月28日,在全國審計工作會議上,劉家義審計長對審計信息化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審計方式由現場審計向現場審計與非現場審計相結合轉變,要運用大數據,創新審計技術方法。
2.審計署2016年5月印發《“十 三五”國家審計工作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加快審計信息化建設,以提升審計能力和審計效率為目標,加大數據分析力度,拓寬大數據技術運用,大幅提高運用信息技術發現問題、評價判斷、宏觀分析的能力。
3.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12月5日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次會議,其中對審計信息化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審計機關要積極運用大數據技術實施經常性審計,加大數據集中和關聯分析力度,探索現場審計作業與后臺數據分析一體化的數字化審計方式。
(二)內部環境
隨著公司管理全面推進信息化建設工作,信息系統現已基本覆蓋所有業務部門。信息化已成為改善內部環境和促進管理控制最有效的手段,而審計手段信息化是審計工作創新的重要內容之一,包括開展遠程在線和過程跟蹤審計,加強數據分析與應用,深入探索“總體分析、系統研究、發現疑點、分散核實、精確定位”的數字化審計模式。
審計信息化已不是單純運用信息系統進行審計和存檔工作,而是將企業運營的信息系統串聯起來,作為數據源集聯到審計系統,在審計系統內實現審計資料及報表的實時查詢。采用“集中分析、分散核查”的方式,在項目中積極應用信息化手段開展數據分析,深入探索數字化審計,建立大數據審計機制。
(三)必然性
1.信息系統廣泛運用,使審計手段信息化成為必然選擇。在信息化環境下,審計工作面臨審計對象數據化,審計所需資料都由各信息系統產生,即使不運用信息化手段也必須面對這些信息數據;內部控制在信息化環境下發生變化,審計重點發生變化,不了解信息數據的特性將無法開展審計。
2.審計任務與審計資源矛盾日益突出,審計的時效性尤為重要。審計資源如何分配的問題亟待解決,審計需求日益增加,但是審計人員有限,翻閱紙質資料已無法保證正常開展審計工作。同時,審計內容更廣、審計質量要求更高,導致現場審計時間加長。
二、內部審計信息化的內涵和做法
自2010年起至今,公司系統已建成一個工作平臺和三大業務系統:審計門戶(工作平臺),審計綜合管理系統、審計作業系統(ERP業務審計系統、管控業務審計系統),智能持續審計系統。
非現場審計中,在查詢業務數據的基礎上,應用ERP業務審計系統對業務數據進行分析,通過數據分析、疑點檢查、線索追溯、異動評析,確定現場審計關注點。現場審計中,應用ERP審計系統計算分析各類數據關系,導出數據,將分析結果、數據與實物、憑證等相互驗證、比對,尋找并評價差異、事項的合理性,發現問題。
第一,ERP審計系統。通過ERP審計系統可實現從財務到物資、項目等業務數據的雙向跨模塊查詢和流程追溯,將內控審計和信息審計有機結合,大大豐富信息化環境下內控審計的手段,方便審計人員快速確定審計重點,開展符合性測試、實質性測試等工作,為降低審計成本、控制審計風險、提高審計效率和質量提供信息化支撐。
第二,管控業務審計系統。管控業務審計系統分為財務審計、營銷審計兩大模塊,主要覆蓋了ERP業務審計系統無法覆蓋的財務預算管理、產權管理。立足審計業務角度,對業務源系統數據進行業務設計,抽取、轉換、加載并在系統中展示出來。
第三,智能持續審計系統。實現業務數據自動采集,搭建審計風險指標體系、設置預警閾值,持續監控、分析業務處理的流程和數據,自動預判可能存在違規或風險較大的業務環節,幫助審計人員發現高風險領域,滿足自動化審計、全面監控和自動預警的要求。
三、內部審計信息化的實施效果
第一,信息資源的充分共享。信息化審計通過共同的服務器連接不同地區的計算機,在實施審計過程中,可實現異地信息共享。
第二,大幅度降低費用。節約了有關搜尋審計信息、審計證據的電話費以及審計資料傳遞的郵遞費,一切信息都可以通過網絡獲取;減少審計人員對審計信息的搜尋、整理、等待成本以及與其他單位、個人的聯絡費用;節約了有關審計人員的人力,減輕了勞動強度,節約了發生在審計工作中的能源、資源的消耗。
第三,提供實時審計服務。在信息化環境下,審計部門可隨時對企業進行審查,及時搜集、掌握被審計單位的最新會計信息和有關業務信息,并向有關各方發布,審計的時效性大大提高。審計從事后審計轉變為實時審計,并從靜態走向動態。
第四,實現審計項目生命周期全覆蓋。一方面,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數據分析和使用的自動化程度,提升審計判斷的準確性,不斷推進審計信息化工作日常化的進程;另一方面,在后續審計階段中深化系統應用,利用業務應用系統逐項追蹤對比,確定審計疑點,并將疑點作為現場跟蹤審計的重點,極大地提高了審計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作者單位為國網宿州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