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礎教育是以提高整個民族素質的根本價值為基礎和前提的,基礎教育是以育人為首要目標的。小學語文教育更是重中之重,體現著提升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的必要性。教學方法是教學的關鍵,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教學方法體現得尤為重要。創新教學方法就是十分必要的,因為學生正處于經驗不足、缺乏經歷的年齡,單純靠傳統的教學很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難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本文從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現狀分析入手,由此積極提出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方法創新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習作教學;創新策略
語文教學注重的是讀和寫,聽和說對于學生說母語而言重要性稍欠于讀和寫。這也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寫作水平,更因此影響到學生的語言表達和理解體會能力。因此必須要創新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的改革,以改變現在的教學現狀,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及語言表達能力。首先我們先分析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現狀。
一、 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現狀分析
目前的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現狀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理念是較為陳舊的。這也是創新改革最根本要解決的問題,教師教學理念陳舊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比如習作教學中,教師經常會固定寫作題材,固定的教學模式表現得淋漓盡致,這種方式只會限制學生的思維發散。小學生本來就是一個想象力豐富的年齡段,限制他的思想,阻礙學生創造思維的發展,簡直是將“想象力”扼殺在童年。
其次,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很多教師都采用先講解寫作的要求和寫作要素,后留時間讓學生直接進行作文創作的傳統手段。這種做法雖然看起來挺科學的做法,那其實只是你覺得剛講授完,學生的記憶還比較深刻,比較有利于學生的習作。可是學生的生活經驗就擺在面前,學生很難找到合適的素材來完成作文。規定時間內完成必然會逼迫學生加速完成習作作業,其實他們沒有足夠的素材及能力完成習作的艱巨任務。這就會造成“速成”作文,會出現詞語不搭及語法錯誤的現象。這就嚴重影響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水平。
二、 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方法創新策略
(一) 加強習作寫作題材的創新
由上面分析固定的蝎子座素材要求,只會禁錮學生想象力的發散思考,因此加強習作學做題材的創新是十分有必要的。寫作的題目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因為小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會對一些玩的東西感興趣,而對單就方法指導這種枯燥的東西便會覺得無聊。如果教師設計得題目是枯燥的,那么學生只能是以消極的狀態去思考習作,寫出來的作文不用看也是沒有意義的。反之,教師運用創新題材的習作設計方法涉及習作題目的話,很容易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由此很容易提高學生的習作興趣和水平。越是自主選擇題目越有利于學生發揮想象力,積極面對創作。這是因為小學生都對未知充滿著好奇心,越是值得思考的,學生越喜歡思考。總而言之,創新的自主命題及自由選材形式對學生的習作水平提高有重要意義,有利于學生正確有序的思考習作。例如,以《語文天地一:筆下花生》為例,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與家長共同完成家庭小檔案的制作,在此基礎上完成作文寫作。這種寫作題材的創新,可以使寫作內容更好地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從而有效激發小學生的寫作興趣和積極性。同時還能夠促使小學生與家長進行交流和溝通,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更好地提高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效果。
(二) 應用多媒體教學拓展寫作思路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教育改革的穩步推進,互聯網+教育的模式開展得如火如荼。多媒體教學越來越普及,應用多媒體教學拓展習作思路成為小學語文習作教育的有效改革措施。利用多媒體的直觀、形象、生動等特點,將或枯燥或抽象的事物用生動活潑有樂趣的形式表現出來,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讓學生無論是從視覺還是聽覺更真實的感受事物,進而提高學生的思維創造能力。用全新的表現形式去引導學生掌握習作的要素,并通過耳濡目染的形式來培養學生習作能力。還有便是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些相關的影片資料等,豐富學生的素材資源,或播放勵志視頻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斗志。因此應用多媒體教學能夠從多方面拓展寫作新思路。例如,以“快樂”為題進行寫作時,大部分學生對該標題比較迷茫,如何寫才能夠更好地符合題意,因此不敢輕易下筆開始寫,此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來為學生展現一些與快樂相關的圖片和視頻,并告知學生每個人對快樂具有不同的定義和感受,既可以寫自己的快樂,同時也可以些其他人的快樂。學生聽完老師的點撥后,都開始回想自己覺得快樂的事情,這樣可以使小學生的寫作思維得到有效的拓展,更好地激發小學生的寫作靈感,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寫作質量。
(三) 大力開展創新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在上文已經分析過了,缺少教學實踐活動,學生很難真正的用自己的行動去思考作文的構思及書寫。眾所周知,思想和行動必須是統一的,不然到頭來只能兩手空空。行動是思想的外部表現,思想是行動的內在動力。學生的習作也是必須要結合生活實際的,沒有了這個有效且關鍵的途徑,學生到頭來寫出的作文只能是空泛的,是給人一種沒有絲毫趣味的作品。比如,很簡單地,教師安排學生每天拿一個蘋果,并好好珍惜愛護它,連續拿十天,觀察蘋果的變化,并用心去發現這其中發生變化的現象,結合自己的真實感受進行創作。那么學生便會十分認真地觀察蘋果觀察生活,用心思考。這樣的題目學生寫出的作文絕對要比讓學生空想速成的作文好得多,做起碼有意義得多。
三、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創新要堅決貫徹落實下去,教學方法的改革,習作觀念的轉變是十分關鍵的,針對現狀存在不同問題,采取不同角度的創新解決辦法是十分關鍵有效的。創新的最終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但是這其中不乏更多的關鍵點值得我們深思,比如反思教師傳統的教學理念,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并及時與創新融合在一起,才是問題的解決根源。
參考文獻:
[1]劉宗春.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現狀研究及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15(77):55-55.
[2]蔡六珍.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現狀研究及策略解析[J].文理導航(下旬),2014(5):86-86.
作者簡介:
周雪清,浙江省臺州市,浙江省臺州市天臺縣赤城街道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