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琦輝
摘 要:幼兒園是孩子幼兒階段思維擴展的最初階段,同時也是幼兒接受教育的第一個時期。在幼兒園的集體教學中,教師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幼兒園集體教學中的引導者與指引者。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出的問題以及提問題的方式都對幼兒的思維開發、課堂學習質量等有著深刻的影響。文章從多個角度探究了幼兒園集體教學中教師提問方式的特點,從這些特點中找尋現階段幼兒園集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問方式的改進策略,旨在提高現階段我國幼兒園集體教學質量,使學生得到更好的成長與學習。
關鍵詞:幼兒園;集體教學;提問方式
一、現階段幼兒園集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問方式存在的問題
1.沒有重視對學生思維方面進行拓展
經過研究發現,這500個問題中有425個問題主要屬于低思維能力的問題,在幼兒集體教學階段,幼兒的思維能力拓展一直屬于一個重要的項目,然而超過80%的問題都屬于低開發思維能力的問題,這種現象不利于幼兒的思維開發。
2.幼兒得不到均衡的答題機會
在對幼兒園集體教學的聽課考察研究后發現,由于幼兒對教師提問的積極性較高,因此教師不能給予每一個幼兒相應的答題機會,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幼兒的自信心。
3.沒有給幼兒留下充足的思考時間
許多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一般提出一個問題后對問題留出的思考時間較短,一般一個問題的留出時間只有1~2秒,這么短的時間內學生的思考過程容易受到阻礙。
4.教師對幼兒回答的評論方式單一
教師對幼兒回答的評論方式也較為單一,在對幼兒的提問過程中,幼兒一般渴望教師對自己的回答做出相應的答復,但是,現階段教學中,教師對于幼兒的評價方式一般只有“很好”“很棒”之類的詞語。
二、現階段幼兒園集體教學中教師提問方式的特點分析
1.提問方式存在單一性
經過在對現階段的幼兒園集體教學中教師提問方式的研究得出,教師的提問方式存在單一性的情況較為嚴重,單一性具體體現在內容單一、方式單一、評論方法單一等方面。
2.問題內容存在簡單性
在研究過程中發現,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普遍屬于低思維能力的問題,對于高思維能力的問題沒有進行深入的設計與提出,這樣就無法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有效提升。
3.回應方式存在機械性
在幼兒園的集體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回應方式存在非常明顯的機械性,影響了學生的自信心以及學習的方向性。
三、探究幼兒園集體教學中教師提問方式的改進策略
1.提高問題質量,充分發揮幼兒的思維能力
教師在進行問題提問時應注意到問題的質量,盡量減少對低思維能力問題的提出,多提出中高思維類型的問題,以便更好地發揮幼兒的思維能力,為幼兒在思維能力的開發階段打下良好基礎。
2.對提問時機進行把握,提出更多有針對性的問題
在提問題時,教師應針對知識點或者有意向地對幼兒的某項能力進行開發。因此,在優化提問方式的過程中,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應當具有針對性,并且明確對提問時機的把握。
3.對問題的提出順序進行設計,循序漸進地提問
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應該更加重視提問的環節與問題的內容,對問題的提出順序進行精心的設計,在提問題的過程中應注重循序漸進。
4.給幼兒留出充足的思考時間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不重視學生的思考時間,給學生留下的時間一般只有1~2秒,而在現階段中,教師應盡量給學生留下更多的思考時間,這樣可以使學生的思考順暢。
幼兒園教師要通過對當前集體教學中提問的誤區積極進行研究分析,采取科學合理、適合幼兒教育特點的提問方式和有效的提問技巧,將提問環節良好地運用于課堂教學實踐中,提高幼兒的學習和參與積極性,提高教學實施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晨霞.阜新市城區幼兒園集體教學中教師提問現狀及改進策略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7(29):52-53.
[2]王婷婷.談幼兒園語言活動中教師提問的有效性——記一次大班語言教學活動《小螃蟹找工作》[J].考試周刊,2013(2):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