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當代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側重點都放在了課程學習上,閱讀量小、閱讀范圍窄是當前小學生閱讀的主要問題。大部分小學生的課余時間都被作業和教學課本占據,孩子們沒有時間甚至可以說是沒有意識去拓展自己的閱讀量,增強自己的文化素養。而解決這一現狀最好的方式就是以課本教材為主,拓展課外閱讀,增加孩子的閱讀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還可以開闊視野,增加文化底蘊。
關鍵詞:小學語文;拓展閱讀;策略
漢語言是我們的母語,小學語文教育是所有課程的基礎,除了日常交流外,語文教育的實踐性極強,同時也是與生活最密切相關的一門科目。所以當代小學生除了要學習語文教材之外也要對課本外的知識進行學習,參與一些實踐性強的語文學習活動對于提高學生的整體文化水平,尋找語文學習規律,幫助學生提高成績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閱讀作為提高語言水平的基礎在語文教育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開展課外閱讀,擴大閱讀范圍就成為當下最好執行且見效最快的拓展型實踐活動。
一、 小學語文教育的現狀
長期以來,我國的教育模式一直以應試教育為主,雖然教育模式一直在改進,但是迄今為止,素質教育仍然還是一種口號。大部分的小學甚至是初高中的教學還是以應付考試為目的,抓教學主要也是在抓成績,教學模式也是以識字為主閱讀為輔,不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更不會涉及拓展閱讀的開展,總體來看,當代的小學語文教育范疇窄,內容單調,不利于小學生文化底蘊的積累和開放思維的發展。
部分學校的教師教學水平雖高但是教師的創新思維較差,很多學校在教學中主抓學習成績,招聘教師時也會擇優錄取教齡長、教學質量高的教師,這些教師普遍注重文化教育,并不了解先進的教育文化理念,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和思維打造都有欠缺,這從根本上限制了小學生拓展性閱讀能力的培養。另外,大部分家長文化水平較低,沒有意識到拓展性閱讀的重要性,不去培養孩子們的閱讀能力,甚至成為應試教育的執行者,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孩子拓展閱讀能力的發展。
二、 開展拓展閱讀的重要性
低年級是學習閱讀的起始階段,是孩子們從語言表達到書面交流的重要轉折點。正所謂“一回生二回熟”,單純地從課堂上學習文字不能讓孩子們一次性吸收消化,所以想要識字過關就需要經過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創造與文字見面的機會,那么在閱讀中識字就成為低年級學生學習生字最好的辦法。另外,拓展性閱讀有別于日常教學,孩子們在課堂上學到的內容較為單調,而且單看課本上的內容來加強孩子知識文化積累是遠遠不夠的,通過對課外書的學習和了解,孩子們可以開闊視野,拓寬思維,一方面鍛煉了孩子的自主思維能力,同時也為其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最好的學習方式是讓孩子把學習培養成自己的興趣,只有感興趣的內容,學習起來才會充滿興致,學習態度也會從被動變為主動,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樂趣能最大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致。拓展性閱讀讓孩子們可以自主地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書籍,在課外書中學到的知識會豐富其學識,日后有機會將自己的學習成果分享給老師同學,會在心理上得到滿足,讓學生更加熱愛閱讀,多讀書,多積累,學好語文就成了容易事。
三、 在語文教學中開展拓展閱讀的策略
開展拓展性閱讀,教師必須切實做好學生閱讀工作,這就需要教師在這項工作中仔細研讀教科書,在能透析課本內容的基礎上從大量的閱讀材料中挑選出有針對性的,適合學生的,具有典型意義的材料,幫助學生將課本內容和課外教材有機結合,構建更寬更廣的文本視野。
(一) 擇優開展拓展內容
在選擇拓展性閱讀材料時,教師必須結合實際,著眼于學生的個人水平,有針對性地為孩子推薦適合的書籍。給孩子時間和機會去接觸自己喜歡的閱讀內容,讓他發自內心的喜歡上閱讀這個項目。組織書目交流會,所有的孩子將自己閱讀的書籍通過語言表達的方式傳遞給其他人,不同的書籍不同的內容,不同的閱讀人便有不同的心得。孩子們可以通過書本交流大會共享書籍內容,既能幫助孩子整合樹立讀本的內容,還培養了孩子的組織表達能力。同時選擇拓展性閱讀內容還應緊密結合課本教學,在授課過程中,學生如果遇到閱讀困難,教師可以通過一些與課本有關的課外教材幫助學生自主探究,實現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自己發現問題自主研究自己解決,在文章比對的過程中了解作者的初衷,對文章有更深刻的了解。
(二) 細心挑選切入點
教師作為孩子們學習路上的指向燈,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拓展閱讀的效果需要每一位教師仔細琢磨。找準教科書和拓展材料的銜接處、相似點是有效提高拓展性閱讀的首要任務。教師應對授課內容進行全面徹底地學習剖析,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寫作意圖,再結合學生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揣摩學生能讀懂和讀不懂的地方,對學生進行更立體的知識講述,在教學中把課本和原著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更清晰直觀的理解課文。比如《三國演義》中周瑜為何在臨死之前說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嘆,不了解故事整體走向的學生必然不知道周瑜和諸葛亮之間到底是一種怎樣彼此欣賞又彼此折磨的矛盾關系;在學習《草船借箭》《三顧茅廬》等課文時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三國演義》能讓學生對課文和人物有更深的了解,從而對文章有更深刻全面的認識。
四、 結語
市場競爭歸根結底還是人才競爭,全面培養人才就要從孩子抓起。語文是學習其他課程的前提,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實用型科目,語文教育的重要性顯而易見。而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環節,提高閱讀能力是提高語文水平的重要手段,單純的課本教學以不能滿足現代孩子的思維發展,只有不斷拓寬閱讀范圍,增加閱讀量,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學習興趣才能讓學生愛上語文,增加文學素養。積極開展和實施拓展性閱讀做到了開卷有益,利用這個模式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能從根本上促進小學閱讀教學的發展,進而為祖國培育出更多人才。
參考文獻:
[1]謝志榮.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教學初探[J].好家長,2017(31):67.
[2]楊春.拓展性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11):54.
[3]詹明耀.開展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教學方略[J].考試周刊,2015(67):53.
[4]陳雙雙.小學語文拓展性閱讀教學初探[J].語文天地,2015(15):54.
作者簡介:
王艷,中學二級教師,山東省威海市,榮成市尋山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