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今的數學教材十分重視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實際聯系,要求在學習中引入了較為豐富的生活材料,由于教材有相對的局限性,不能夠切實貼近學生的生活,故此,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就顯得十分重要,本文以蘇教版四年級下冊《圖形的旋轉》教學為例,就小學數學教材二次開發的對策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二次開發;對策
對小學數學教材的二次開發,其目的是要讓數學的教學過程同步學生的實際生活,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不要對教材進行盲目的照搬,或者將教材的知識點原封不動地教給學生,而是要將教材與實際的生活聯系在一起,通過雙眼發現生活中的數學教學素材,從而更好的促進學生的學習。
一、 小學數學教材二度開發策略所要遵循的原則
日本著名數學教育家米山國藏曾說過:“學生對作為知識的數學出校門不到兩年可能就忘了,唯有深深銘記在頭腦中的是數學的精神,數學的思想,研究方法和著眼點等,這些隨時隨地發生作用,使他們終身受益。如數學化思想的滲透,猜想驗證科學方法的體驗等。”小學數學教材在二次開發中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 以教材為基礎適當進行開發的原則
要對小學數學教材進行二次開發,需要建立在教材的基礎上,在讀懂教材的層面上對其做出深化,教材的編撰都是專家進行反復推敲后的成果,并且由相關的機構進行嚴格審核后才通過的,其科學性較強,所以教師要對教材進行充分的研究。如:《圖形的旋轉》這一課中,在講解順時針旋轉和逆時針旋轉時,要根據學生的不同的實際情況將這一問題具體化,因為有些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較弱,所以教師要照顧到這一類學生將這一旋轉問題代入到生活之中通過時針的順時針旋轉或風車旋轉來更好的講解這一知識點。
(二) 對學生的準確把握原則
對教材進行開發主要是為了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所以要對學生進行研究并及時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態,由于每一學習階段的數學教材的編寫者面對的是所謂的抽象的人,但是教師面對的是較為具體的人,所以教師要對班集體的整體概況做到心中有數,比如在對《圖形的旋轉》這一課進行學習時,教師要時刻注意對學生進行提問,觀察學生的掌握情況,可以通過紙上練習來測試學生對旋轉這一概念的理解,也可以通過課堂提問的方式,總之,要基于班級的實際掌握情況。
(三) 對學生進行全面發展的原則
數學教學的主要的任務不是為了知識的積累,而是發展擴散思維,每一學習階段,對數學教材所進行的二次開發要求對細節進行處理,這也是為了能夠更好地對學生的思維和素質做一個較為全面的發展,在《圖形的旋轉》這一課中,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旋轉的基本內容,還要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空間的觀念,以及發展其形象的思維,并且逐漸產生對圖形的變化的興趣,從而將其應用到生活之中。
二、 對小學數學教材進行二次開發的策略
(一) 通過對教材進行重組進行二次開發
通過對教材進行重組,使對教材的解讀能夠遵循學生的基本的認知規律,蘇教版的數學教材中對每個知識點都會安排例題通過分課時的進程進行教學,例如:蘇教版四年級下冊《圖形的旋轉》教學要求學生學會基本的旋轉過程,掌握旋轉的重要的三個要素,包括對旋轉中心、方向和角度的掌握,在這一學習過程中,有些例題相對來說難度較小,缺乏挑戰,比如要求學生在紙上畫一個簡單的圖形,然后畫出其向一定方向旋轉九十度的圖案,這是較為簡單的,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可以把這一類例題做一個合并,從而減少課時數,另外,對于一些知識點較難需要的課時較多的課程,比如收費站的轉桿問題等,對于這些課時,教師就要就需要對其詳細講解,通過加大課時量對這些知識點做一個具體的講解,選擇合課時還是分課時的教學,主要的判斷標準是看是否對學生知識的內化有利。
(二) 通過補充適當的練習進行二次開發
在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的實驗教材《圖形的旋轉》中,每一章節的教學基本都是一題一例的學習模式,所以會有一些問題,比如練習的設計不能很好的鞏固學生的學習,可能會由于練習太少,使學生難以進入狀態,如果在練習的時候量不夠,就很有可能導致出錯率增加,學生也會有學不扎實的感覺,所以,教師在對此章節進行備課時,一定要給學生充足的練習時間,也要給學生準備充分的練習題目,做到讓學生有熟能生巧的感覺,除此之外,也不能盲目定量,要具體到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掌握的基本情況進行制定。
(三) 通過對于原有習題的加工進行二次開發
在教材中,有些題目的呈現方式和條件結構比較生硬,比如在對旋轉的順時針和逆時針進行講解時,不僅要通過教材上的鐘面時針的旋轉方向進行教學,還要學會情境創設,可以讓學生再通過手臂的旋轉感受順時針和逆時針的變化,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更加了解鐘面時針旋轉的意義,還能加強學生對旋轉的理解,通過一個知識點的多種不同的講解和編寫,一道題目多種不同的回答和思考,可以讓學生更加靈活的思考,從而提高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的意義。
(四) 通過讓學生參與教材的進行二次開發
在新課改政策下,教材的一些變化是非常值得關注的,在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時,讓學生參與也顯得有實際意義和教學價值,因為二次開發是為了讓學生有更好的學習體驗,所以,在應用時可以通過加強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讓學生將圖形的學習和個人生活聯系起來,實現教材的二次開發。
小學數學的二次開發通過與時代接軌,能夠促進學生對教材的進一步理解,并且能夠將枯燥的數學知識生活化,給學生營造一種學習數學的真實的感覺,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慶榮.小學數學教材二次開發的策略[J].數學教學通訊,2018(4):73-74.
[2]林泉.過程性、現實性、彈性:小學數學教材二次開發三要素[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6(6):116-117.
[3]李月芬.活化教材 靈動課堂——淺談小學數學教材“二次開發”的研究[J].新課程(中),2016(3):60.
作者簡介:馬小蘭,江蘇省邳州市,江蘇省邳州市八義集鎮新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