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桂香 劉華之 李莉莉 凌七招 肖冬梅


摘 要:目的 提高泌尿外科住院患者自備口服藥的執行率。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動小組,確立活動主題,通過現狀調查并運用魚骨圖進行原因分析,找出本科室住院患者不能規范服用自備口服藥的主要因素,設立目標、制定整改措施,然后對品管圈活動前后自備口服藥的服藥執行率進行比較。結果 實施品管圈活動后,住院患者口服藥未規范、非有效服用率降低,其中醫囑不規范降至7.12%,漏服率降至6.03%,服藥間隔時間不符降至4.11%,均到達目標值;擅自停藥降至2.15%。各觀察指標實施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應用品管圈活動能夠有效提高泌尿外科住院患者自備口服藥的執行率,值得在臨床實踐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品管圈;住院患者;自備口服藥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13.055
文章編號:1006-1959(2018)13-0175-03
Abstract: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implementation rate of self-provided oral medicine in inpatients with urinary surgery.Methods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group was established to establish the theme of the activity.Through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and using the fishbone diagram to analyze the cause,it was found that the main factors of the in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could not regulate the use of self-provided oral medicine,set goals,formulate corrective measures,then compare the execution rates of oral medications before and after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the inpatients'oral medications were not standardized,and the non-effective intake rate was reduced.Among them,the medical standard was reduced to 7.12%,the leakage rate was reduced to 6.03%,the interval between medications did not match to 4.11%,and both reached the target value;the drug withdrawal was reduced to 2.15%.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each observation index,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implementation rate of self-provided oral medicine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urinary surgery,which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Inpatients;Self-provided oral medicine
品管圈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補的人群自主組成的一個小團體,所有人一起合作,各有分工,通過集思廣益、群體合作,參照統一程序,采用品管、科學、系統的手段以解決問題,在護理質量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價值[1]。口服用藥是一種最普遍最安全的給藥途徑,據文獻報道,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有7%的住院患者每年因用藥疏忽或用藥錯誤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2]。目前由于我院中心藥房很多藥物不能拆零發放,因而存在住院患者院外帶入自備口服藥的現狀,同時院外帶入的藥物與我院藥物存在劑量、劑型等方面的差異,因此極大的增加了病房口服藥物的安全管理難度。護理人員作為指導患者藥物治療的最后把關者,在整個過程中處于第一線,所以如何讓患者能夠安全、規范、有效的服藥,是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2016年11月~2017年3月我科針對住院患者自備口服藥的服用執行率低的問題開展品管圈活動進行持續改進,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1月~2017年3月在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泌尿外科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2016年11月~12月為對照組,2017年1月~3月為觀察組,每組300例。其中對照組男性198例,女性102例;年齡18~75歲,平均年齡(45.10±3.35)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54例,初中101例,中專或高中85例,大專及以上60例。觀察組男性192例,女性108例;年齡18~76歲,平均年齡(45.21±3.66)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58例,初中102例,中專或高中78例,大專及以上62例。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統計患者在院期間服用自備口服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每組調查服用自備口服藥500例次。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等一般情況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采取品管圈護理,具體方法如下。
1.2.1成立品管圈小組和確定活動主題 采用自愿參加的原則,利用頭腦風暴法,以票數最高的“腎利圈”做為本次的圈名,寓意我們用自己的愛心、耐心、責任心去保護患者的腎臟,幫助她們在與疾病的斗爭中獲得勝利。輔導員由科室護士長擔任,圈員共有8人,其中本科4人,專科4人。圈員們發揮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出魅力十足圈徽,寓意著用我們呵護的雙手托起患者的腎臟,用我們的細心、愛心、耐心、責任心為每一位患者提供滿意的服務。
1.2.2分析原因與設定目標 利用魚骨圖進行原因分析,見圖1。QCC小組資料收集員負責收集、整理和分析致使患者自備口服藥的執行率低的原因,發現主要原因有:醫囑不規范、漏服藥及服藥間隔時間不符等3個因素。在此基礎上以原因和可能改善的情況為依據,設定本次活動的目標值為70%。
1.2.3實施對策 ①患者方面要因改進方案:首先對患者進行疾病相關知識宣教,讓患者充分了解自身的疾病以及口服藥物對治療疾病的重要性,提高患者服藥的意識,定時定點服藥,比如:4次/d的口服藥,執行時間是8:00-12:00-16:00-20:00,到時間責任護士到床前核對藥物無誤后再服用;每張床頭柜左上角放自制口服藥盒便于每餐分裝,護士、患者或家屬雙方進行核對并簽名后即服用,形成良好的服藥習慣。②醫護方面要因改進方案:○a制定泌尿外科專用口服藥盒:用不同顏色不同標識的口服藥瓶做成一排藥杯,藥杯外注明口服藥的時間段,自制藥杯放于床頭柜的左上角。○b制定“泌尿外科自備口服藥管理流程”,加強流程管理,責任護士每日打印自備藥口服治療單,定時拿治療單至病房核對專用藥盒內的藥物,發藥過程雙人核對制度。○c在入院護理評估單中增加“患者是否正在服用藥物及藥品名稱”一欄,辦理入院時,責任護士對患者正在服用的藥物進行評估,并報告醫生。○d規范醫囑。凡是需服用藥物、減量、加量、更改廠家均要規范開具醫囑,下班前責任護士查看醫囑與口服藥是否相符。○e中心藥房內網系統不拆零藥物前有醒目的“*”標識,并粘貼在護士站電腦前,以便隨時查閱。○f加強業務學習,利用床邊查房、小講課等形式進行藥物相關知識的學習。
1.3觀察指標 采用自行設計泌尿外科患者住院期間自備口服藥服藥情況調查問卷,具體內容包括是否按醫囑劑量服用藥物、是否漏服、服藥時間間隔是否正確、是否存在擅自停藥等指標,由專門的護士分發和回收調查問卷,一共調查發放問卷1000份,回收問卷1000份,有效回收率為100.00%。
1.4統計學方法 收集的資料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由開展品管圈活動前后比較分析得出,在未按醫囑劑量服用率、漏服率、服藥間隔時間不符率、擅自停藥率等方面觀察組患者相比對照組有所改善,總的未規范、有效服用率為18.00%,低于實施前的48.00%,兩組之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品管圈是自發產生,護士主動參與,與以往護理管理者實施的質量管理方式不同,提高用藥安全是2014~2015年中國醫院協會患者安全目標之五,也是每一位醫護人員的職責[3,4]。本次研究采用PDCA循環,針對患者方面的要因,根據患者服藥時間不同自做泌尿外科專用口服藥盒,分裝后由責任護士與家屬共同核對,服藥前雙方再次核對,確保了服藥的種類、時間及劑量的準確性;針對醫護方面的要因,制定相關的制度并嚴格執行,規范醫囑的執行,在患者入院時即標識、分裝患者自備藥,利用多種形式進行藥物宣傳教育[5],中心藥房內網系統不拆零藥物前有醒目的“*”標識;同時科室成立專項質控小組,抽查住院患者自備口服藥服用情況,監督各項措施執行情況,針對存在的問題不斷持續改進。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施品管圈活動后,患者服藥間隔時間不符、未按規定劑量服用、漏服藥物等問題有了顯著改善,均達到目標值,總的未規范、有效服用率為18.00%,低于實施前的48.00%。說明實施品管圈活動后,患者自備口服藥有效服用率、藥物知曉率不斷提高,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總之,開展品管圈活動不僅提高患者自備口服藥的執行率,而且促進了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讓護士從被動工作的角色中轉變成實施管理的主動參與者,發揮了主觀能動性和工作積極性,對醫院而言能夠提高滿意度,提升護理質量,提升醫院的社會形象;對科室而言能夠促進護理質量改進,改善工作效率和品質,從而提高科室形象;對同事而言,能夠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增加知識面,開闊視野;對個人而言能夠培養嚴謹工作精神,提高工作成效,減輕工作壓力,減少護患糾紛,提升自我成就感;對患者而言能夠達到享受優質服務,構建良好醫患關系。
參考文獻:
[1]郭燕梅,邵菲,王青,等.品管圈活動對提高危重病人床邊交接班的合格率作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20):2847-2850.
[2]寧桂蘭,韓愛榮,范金香.SHEL模式在骨科護士給藥差錯原因分析中的應用[J].護理壓研究,2015,29(3B):1008-1009.
[3]許晨耘,符林秋,陳克妮,等.以點帶面全面推行醫院護理品管圈活動[J].護理學雜志,2013,28(13):4-6.
[4]武慧英.品管圈在住院患者口服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5,15(9):1380.
[5]袁芳,陳麗,張桂芬.應用標簽藥袋及物流傳輸系統優化口服藥發放流程[J].護理學雜志,2012,27(15):58-59.
收稿日期:2018-2-26;修回日期:2018-3-5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