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直以來,課堂教學都是教育教學的主陣地,提高課堂效率也一直是教師和學生所追求的。本文針對高職英語的課堂特點,探索一些課堂教學改革的措施,希望能對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職英語;課堂效率;改革措施
一、 引言
和其他學科的課堂相比,語言課堂有自己的特點。英語不僅是教學的目的,還是教學的載體。也就是說,我們是通過英語的使用來學習英語的。二語習得的研究表明,在語言的使用中學習二語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因此在高職英語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地組織學生進行多樣化的英語交際活動,讓學生勇于講,愿意講,促進語言習得,提高語言交際應用能力。
二、 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現狀
以我校為例,高職英語教學存在一些或客觀或主觀的問題,使課堂教學的改革顯得尤為必要。
(一) 大班教學,學生人數眾多
語言學習最好是小班化教學,但高職英語作為一門公共課,往往是大班教學,班級人數眾多,經常是七八十人不等,極大地制約了課堂活動的順利開展。教師很難兼顧到每位同學,讓他們都有機會進行英語的口頭訓練。
(二) 學生較為被動
高職高專的學生,相對來說英語基礎不是很扎實,因此在課堂上都顯得很被動。他們盡量坐在教室的后半部分,不愿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開展的英語活動更不愿參加,令老師的教學積極性也受到影響。很多時候,教師在講臺上無奈地唱著“獨角戲”,課堂教學成效甚微。
(三) 智能手機的影響
有人說,現在要毀掉一個孩子很簡單,給他一部智能手機就可以了。學生課堂玩手機已經成為一大課堂難題,學校也采取很多措施意圖解決,但是結果都不令人滿意。如果教師負責收繳手機,一來班級太大,手機的管理是個問題,如果發(fā)生遺失或錯拿,比較麻煩。后來又規(guī)定上課前各班班長把本班手機統(tǒng)一收好,下課再返還。有的學生準備兩個手機,交一個上課用一個。有的學生上交模型機,有的學生避而不交……總之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而且,手機上交之后,很多學生因為無所事事,在課堂上和同學聊天,對課堂的正常教學影響更大。
三、 課堂教學改革的措施
根據語言課堂自身的特點,針對高職英語的課堂現狀,我們積極采取改革措施,希望能對其課堂教學有一定的幫助。
(一) 小組合作學習
大班上課的現狀無法改變,那我們就在大班里面分組,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小組范圍內盡量讓每一位同學進行語言的訓練。在第一周教師進行一些必要的觀察和測試,挑選出幾位英語基礎相對較好,具有一定協(xié)調組織能力的同學擔任小組組長。每位小組長負責招募五六位組員組成一個學習小組,上課期間坐在一起,共同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如果有時老師布置的一次任務只需兩三位同學完成,組員之間協(xié)調好,這次這幾位同學完成任務,下次換另外的同學,確保小組每位成員都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組長不僅負責本小組的學習任務,還要負責小組紀律的管理,把教師從大班紀律管理的困境中解放出來。課堂小組合作學習,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高職英語大班化課堂的不足,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還能改善課堂紀律,增加學生們的集體榮譽感。
(二) 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
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表現被動,主要還是由于以下兩個原因。第一:部分高職高專的學生英語基礎確實比較薄弱,導致現在老師上課講的東西確實聽不懂。對于聽不懂教學內容的學生來說,要求他們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確實有些不現實。第二:有些學生性格內向,怕出錯,不愿開口。針對這兩個主要原因,我們在課堂教學中首先要根據班級同學的實際英語水平,選擇合適的教材和教學內容。以我校為例,在不同的院系中采用不同難度,適合學生水平的教材,放緩教學進度,寧愿上課節(jié)奏放慢一些,多花些時間讓學生能理解所講內容,也不要一味追求教學進度,生搬教學計劃。另外,教師在課堂上經常性鼓勵學生,幫助同學樹立自信,積極參與到課堂問答和課堂活動中來。
(三) 利用智能手機為學習服務
毫不夸張地說,智能手機已經成為學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關于手機問題宜疏不宜堵,最好能利用手機為教學所用。很多時候,給高職學生布置的預習復習作業(yè)他們很少能認真完成,有時候一抄了之,既浪費時間還根本沒有效果。所以,對于一些費時不長的作業(yè)一般課堂上讓他們完成。例如,在學習一個新的內容之前,教師會讓他們查閱相關生詞,這時候手機就有用武之地了。以小組為單位,每人分工查閱生詞,然后進行整合。查單詞的過程,其實就是熟悉、了解生詞及相關詞組句子的過程,比教師直接灌輸效果更好。碰到文章中一些較難理解的語言或文化內容,也讓學生先行查閱,給出自己的解釋,然后再講解評價。甚至有的內容會讓學生來講臺上充當小老師,為大家講解。有時在課堂上進行的一些英語活動的展示,由于人數眾多,不可能兼顧到每一個同學或小組,教師讓學生課后把自己準備的英語活動用手機錄下視頻,上傳到群里,教師進行檢查打分。
(四) 增加課堂口語測試
高職英語的期末測試一般以筆試為主,因為人數眾多,要組織期末口語測試有一定難度。我們就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增加這一內容。每次課上教師抽出5到8分鐘時間,安排一到兩位同學進行演講測試。只要是和英語文化相關的內容,詩歌、小說、新聞、電影……任何形式都可以,當然,內容方面教師會事先把關,不能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演講同學要求事先做好PPT,一邊演講一邊放映,幫助其他同學理解掌握。一個學期的演講下來大家能了解各種各樣的文化背景內容,演講的同學也覺得是個很好的鍛煉。
四、 結語
語言學習是一個長期的多方位的學習過程,本文只是從課堂教學方面提出了一些小小的改革措施,要真正切實提高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我們需要做的還很多。
參考文獻:
[1]束定芳,王惠東.外語課堂教學功能的重新思考與定位[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8).
[2]徐飛,劉安洪.高校英語課堂互動探析[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2006(1).
[3]魯阿鳳.大學英語教學課堂活動設計[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7(8).
作者簡介:宋菊香,江蘇省常州市,常州紡織服裝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