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靜
【摘要】目的 研究曼月樂和米非司酮兩種治療對圍絕經期功血的臨床效果,以供臨床參考使用。方法 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治療圍絕經期功血的女性患者97例,根據患者就診的順序隨機分入曼月樂組和米非司酮組,曼月樂組納入48例,米非司酮組共49例。給予不同治療方案,觀察、記錄后比較兩組患者治療的有效率和不良反應率。結果 曼月樂組患者治療圍絕經期功血的有效率為93.8%(45/48),米非司酮的有效率為77.6%(38/49)。經過卡方檢驗比較后,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且兩組患者未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結論 對于圍絕經期功血的婦女,使用曼月樂和米非司酮均有明顯的臨床效果,但兩種方案比較而言,曼月樂效果更為顯著。兩種方案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均較低。
【關鍵詞】圍絕經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米非司酮;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71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18..01
由于圍絕經期女性的體內激素水平變化,可能會導致圍絕經期功能性失調性子宮出血,即圍絕經期功血。這是一種常見的無排卵性功血,在臨床中,治療方案有多種,常見的有性激素治療等[1]。已知米非司酮和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曼月樂)對于圍絕經期功血的治療均有效果,但對于兩種方案的治療差異比較尚未明確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治療的97例圍絕經期功血的女性患者,根據患者就診的順序隨機分入曼月樂組和米非司酮組,曼月樂組48例,米非司酮組49例。曼月樂組患者年齡45~56歲,平均(49.2±3.4)歲。米非司酮組年齡48~57歲,平均(48.7±2.9)歲。對比兩組患者的年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研究方法
患者進行常規刮宮術,曼月樂組患者在術后5天后進行宮內安放曼月樂的治療方法。米非司酮組的患者則在術后5天后開始服用米非司酮片,3個月后進行進行效果
評估。
1.3 評價指標
有效的標準:治療期月經規律、停止不規律出血或者閉經。停藥后,月經量少、月經規律或者閉經。無效的標準:評估時仍然經期不規律或經血量異常。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均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進行卡方檢驗比較。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經過3個月治療后,進行兩組效果評估。曼月樂組48例患者中,共有45例患者達到有效的評估標準,其中29例患者停經,11例患者月經規律,5例患者月經量少。米非司酮組患者在評估時,有38例患者達到有效評估標準,共有21例患者出停經,8例患者月經規律,9例患者出現月經量稀少。見表1。
米非司酮組的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胃腸道反應的患者有2例,發熱的患者有3例,但患者的反應輕微,不影響治療。治療3個月后評估時,患者的不良反應已消失,肝腎功能沒有異常。曼月樂組患者血常規、肝腎功能沒有出現異常。
3 討 論
隨著女性年齡的增加,下丘腦-垂體-性激素軸系的反饋調節能力下降,加上卵泡對促性腺激素敏感性降低,女性體內雌激素、孕激素水平改變,導致圍絕經期出現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臨床癥狀為子宮不規律性出血[2]。
本次研究探討了曼月樂和米非司酮兩種治療方案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表明:曼月樂對于圍絕經期功血的治療有效率高達93.8%,治療有效的患者中,60.9%的患者過渡到絕經期,其他患者或月經規律,或月經量稀少,達到治療的目的。而米非司酮的治療有效率為77.6%,21例患者絕經。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差異具有統計學差異,曼月樂的治療效果更為顯著、更有保障。
綜上所述,對于圍絕經期功血患者的治療,在臨床中可根據患者的癥狀進行相應的方案選擇。曼月樂治療方案的有效率更為顯著,可在臨床中進行適當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 蓉,ZhangRong.絕經過渡期功血患者刮宮后行曼月樂與米非司酮間斷給藥對子宮內膜厚度、性激素的影響觀察[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學版),2017(5):155-158.
[2] 歐陽小娟.曼月樂聯合米非司酮在子宮腺肌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7,23(20):119-120.
[3] 任鳳麗.曼月樂治療痛經及經量增多的子宮腺肌癥114例的臨床療效[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6).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