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的逐步發展,數學在各個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小學階段數學教學能夠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幫助學生在日后的學習過程中打下堅實的基礎。由于小學階段學生思維模式發展簡單,身心發展尚不完善,所以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應當加強與實際生活的聯系,才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與學習數學知識,從而建立起邏輯思維。本文簡要分析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并提出具體的數學教學策略,希望促進小學數學教學的進一步延展與創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及數學核心素養。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數學,生活化,學習興趣
一、 引言
當前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教育形式也在不斷的改革創新,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當加強探索創新,更好的改進教學模式,扭轉傳統教學理念,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觀念,開展生活化教學,符合新課程標準要求,能夠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將數學教學與學生日常生活與學習緊密相連,有助于提高學生邏輯思維,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二、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分析
數學源自生活,也反饋于生活。開展數學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應當加強學生日常生活與數學知識的聯系。由于小學階段學生身心發展尚不完善,難以理解數學抽象知識,所以在教學中結合生活中的具體案例,能夠有著良好的教學效果,促使學生構建數學知識體系,加強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應用,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進行主動分析,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用數學的眼光看待問題,有助于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有助于加快學生成人與成才的速度,學生能夠體驗數學知識,拓展數學思維。學生能夠運用所學到的數學知識,體會數學生活價值,學生能夠將課堂上所學到的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中,加強生活實踐,有效彌補課堂知識,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
三、 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存在的具體問題
(一) 生活化教學并未得到充分重視
我國大部分學校都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卻忽略學生對知識能力的培養,難以做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當前我國小學數學教學,由于大部分教師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束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重理論輕實踐,學生難以理解數學抽象、邏輯性等問題。此種教學方法限制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會感到學習就是為了應付考試,并不是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再加之我國部分小學數學教學模式,過于傳統落后,教師只是將書本上的內容與習題進行講解,并未結合時代發展特色,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學生難以理解,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也不會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部分學生在剛接觸數學學習時,由于教師占據課堂主體地位,學生只能夠被動式的學習,在課堂上不敢提出問題與建議,久而久之學生會感到厭煩,或者是手足無措。
(二)課堂教學模式枯燥乏味
當前我國小學數學教學,大多數教師都是采用傳授式教學方式,學生只能夠機械式的學習,此種教學方法,會導致學生降低學習興趣,學生難以發揮主觀能動性,教師也忽略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并未將書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導致數學教學與生活實踐脫節。
四、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具體方法
(一) 豐富數學課本中的生活內容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與發展,當前小學數學教學應當加強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教師講解生活中的具體案例,聯系數學知識,能夠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如學習認識人民幣時,讓學生模擬生活中購物的情景;講辨別方向時,把學生領到操場時,親身體驗;與日常生活實際相連,由于小學數學教學的應用題,大多數與學生的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或者是生活中的具體案例,比如菜市場上的討價還價,小明到學校的具體距離等。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幫助學生運用數學視角發現生活中的具體問題,能夠帶著問題聯系生活實際,加強對知識的理解與感悟,能夠使學生養成細心觀察的習慣,有助于增強數學學習親和力,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
(二) 運用數學語言描述生活事件
數學是一種語言,具有基礎性,數學能夠儲存信息,所以在信息化時代下,數學語言功能也更加突出。在新課程背景下,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與年齡特征,結合教材內容進行科學教學,能夠巧妙地運用趣味化,生活化的數學語言,增強學生的感知,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進行自主學習。例如:學習“百以內數的認識”這節內容是教師可以邀請學生說出最喜歡哪個數?為什么喜歡這個數?學生會將數字與生活相聯系,也將數學拉入生活之中,促進數學知識生活化的理解。
(三) 教師具有生活化教育意識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與引導者,在具體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樹立生活化教育意識,在教學過程中能夠緊密聯系生活,進行數學教學,根據學生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感知數學生活知識,能夠使數學教學回歸于實踐。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培養學生養成頑強堅毅的意志,并將這些品質應用到生活中,有助于未來生活與工作的成功。
(四) 結合生活進行綜合評價
新課程標準指出,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應當重視學生實踐經驗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已有的知識體系中理解并掌握數學知識,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數學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進而感受數學的重要價值。為了進一步提高數學生活化教學,教師在數學教學評價中,也應當突出數學與生活化的聯系關系。比如:“誰能說一下爸爸媽媽的電話號碼是多少?”“嗯,你的記性真好,真棒!”采用生活化問題引導學生感悟數學知識,源于生活并反饋于生活。
五、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能夠看出在新課程標準下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教師應當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正確的引導與幫助,促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日常生活中加強數學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提高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同時,最終能夠做到學以致用,促進學生全方位發展。
參考文獻:
[1]馬麗.小學教學生活化教學策略探討[A].2014年5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
[2]王正福.提高學生數學素質的教學實踐與探索——淺談數學生活化教學[A].2015全國教育出版社.
[3]唐鳴靜,陳顯.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思考——以貴州省六盤水市一中初中數學教學為例[J].考試周刊,2014(32):86-87.
[4]范長征.生活化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體會[J].赤子(上中旬),2016(22).
作者簡介:
張志芳,河北省遷安市,遷安市大崔莊鎮擂鼓臺中心完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