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微課教學素材開展的教學工作,具有一定的先進性,能夠有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對于那些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微課教學素材能夠直觀、具體的對學生進行展現,易于學生體會其歷史內涵。在歷史拓展教學方面,教師可以通過微信群定期向學生推送微課教學視頻素材,有利于培養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學習興趣。實現學生內在歷史核心素養的全面養成。
關鍵詞:初中歷史;微課教學;內在核心素養
一、 引言
微課指的是通過利用網絡、媒體技術,就一個細分知識點或一個學科問題開展的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課程。微課教學時常通常在3~5分鐘,具有內容短小精煉、知識講解具有針對性、可循環利用等特點,近年來被廣大初中歷史教師廣泛使用,并深受學生喜愛。歷史是一門充滿感性認知、理性思考的基礎學科,教師在實際歷史課堂建設過程中適時、科學利用微課視頻開展的教學工作,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實現成功構建具有趣味性、高效性、哲學性的歷史教學課堂。
二、 微課在初中歷史課堂中應用先進性論述
(一) 有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微課教學課堂具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方面是微課短小精悍,實現了教師知識點教授更具有針對性,并極大節約了課時成本。微課時常通常為3—5分鐘,課件短時間內就可以通過畫面展示向學生傳達、體現知識重、難點,與傳統知識點教授方式相比,更利于學生歷史思維的培養;另一方面是內容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微課的內容通常為一個細分知識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精力較為集中;最后,微課課程可由教師自主構建,可實現歷史事件的關聯性展現,有利于學生歷史知識體系的全面構建。教師通過學生實情出發,并對微課課程的適時運用,能夠實現學生知識點掌握夠“精”、知識體系夠“全”。微課的體現形式通常為視頻形式,這樣具有畫面性的課堂教學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學生學習興趣充分培養的基礎上,為學生課后的自主探究提供了方法保障。
(二) 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脈絡畫面性呈現,易于學生全面掌握知識點
在傳統教學課堂中,教師只能通過灌輸和列舉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歷史知識點教授,但是這些知識點缺乏畫面性和連貫性,導致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未能有效提高。教師通過對微課的有效利用,能夠實現視頻、圖片、聲音多維度刺激學生的感官,實現初中歷史脈絡在學生腦海里形成圖片,并在觀看微課的過程中具備基本的歷史價值理念。
三、 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 通過知識點和學生實情的有力結合,合理設計微課課堂
在初中歷史實際教學工作中,微課個體知識點不應視為孤立存在,需要通過教師構建,實現微課在內容、學時方面具有漸進性、連貫性。教師在運用過程中首先需要明確教學目標,并通過教學目標分解,用數節微課對教學目標有力達成。因此要求教師在微課課堂準備階段就從課程體系全局視角進行構建,將課程內容細分并設立相應邊界,根據知識的深度廣度合理安排教學時長和表達形式,實現微課教學具有實效性、科學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本人在講解秦漢帝國過程中,在備課階段收集了“秦始皇”“漢高祖”“漢武帝”等人物類微課,在播放過程中學生對人物具備基本的了解,然后通過人物故事講解秦漢中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學生通過這樣的微課教學,在腦海里具備基本的歷史架構,實現對秦漢時期歷史知識的全面掌握。
(二) 利用多方面內容對微課進行填充
微課的利用不僅需要教師實現新知識的有效傳達,還需要包含課后練習。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需重視微課教學與課后微練習之間的互補性和對應性,保證學生對課堂知識點的有力鞏固,對歷史科目基礎知識點有力掌握。此外,微課還需要包括評價、反饋、互動環節,幫助教師了解學生課堂學習情況。最后,教師還可以在微課構建階段就邀請學生加入,帶領學生完成微課設計、課程制作、課程配音等工作,在這個過程中需教師積極聽取學生意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 學生自主探究習慣的培養
教師可以通過微課課程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習慣,教師在課上對相應生活化現象進行講解,實現學生在生活中遇到此類歷史問題的時候,可通過查閱資料→自主思考→尋找微課→解決問題→吸收知識的探究過程完成自主探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在講解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歷史時,本人在課上首先提出議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到當代,我國在哪些方面具有長足發展。然后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探究,并進行文章創作,在此過程中,學生自主查找資料、觀看微課視頻、進行數據對比,在論文創作完畢后,在課上以此上臺進行論點表述。這樣的教學方式靈活并具有極強的拓展性,是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的。
綜上所述,微課因其內容短小精干、具有針對性等特征,已在初中歷史教學工作中被廣泛使用,實現課堂效率有效提高,并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拓展性還得以實現學生歷史思維的培養,歷史價值理念的吸收,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錢建林.初中歷史微課制作策略初探[J].基礎教育研究,2016(04):80+82.
[2]隋金梅.“導授評測,綱翼問嘆”微課教學模式初探[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7(10):56-58.
作者簡介:
孫明芳,安徽省亳州市,利辛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