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部新近發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總的修訂是圍繞使高中課程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使高中教育更好地回歸教育育人的本質,從而促進學生全面、有個性的發展。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僅從科學思維、教學情境以及習題教學等方面提出提高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以期契合新修訂的課程標準的相關精神。
關鍵詞:課程標準;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
《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2017年版)是以落實立德樹人為目標,以體現未來對人才的需求為原則,以凝練高中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為關鍵環節,以借鑒中外課程改革的成功經驗、改進當下存在的問題為主要思路,注重落實物理課程育人的價值,建構以生活情景與自然為基礎,融會貫通本學科的知識點、貫之以培養核心素養的普通高中物理課程。就培養目標而言,其強調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著力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而不局限于物理知識的傳授,遑論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一、 提升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物理核心素養是在物理教學過程中學生逐步內化為符合個體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求的必備品質和關鍵能力,是學生通過物理學習養成的具備物理學科特性的品質,比如科學思維。“科學思維”的要點包括模型建構、科學推理、科學論證、質疑創新等。因此,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挖掘教材資源,糅合科學的探究模式將學生科學思維的培養于基礎知識教學,使其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具體教學過程呈現如下:知識回顧 —呈現物理現象、總結規律—創設問題情境—發現目標問題—運用科學思維尋找聯系—根據兩者的聯系來猜想及假設—收集數據小心求證,得出結論—內化與應用。
物理核心素養的培養能培養學生正確認識科學的本質,具有探究物理現象、規律的求知欲,在探究的過程中能主動與他人合作,能基于科學的物理數據和過程發表自己的見解;在應用物理成果時,能遵循基本的道德規范;理解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具有環保意識、資源循環利用、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責任感。
二、 創設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實現提升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實現物理課程的育人功能這一課程目標,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無疑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 創設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使物理生活化足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首先,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產生認知沖突,隨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深入問題情境,從不同側面進行思考和假設,然后,引導學生將新知識與已有的知識聯系起來,從而構建新的理論,在反復嘗試當中尋找適合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二) 綜合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再現生活情景
這樣能夠很好地喚醒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增強學生的生活體驗感,可以喚醒學生已有的思維和情感、更加直觀的感知。通過提問將現實生活中發生的現象和課堂教學實驗聯系起來,讓學生通過直觀地體驗新知識。比如,感知電流,車輛或者其他物體的瞬間運動速度,電容器的電容等,可以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和仿真技術來實現虛擬操作演示,尤其適合耗費時間長、實驗成功率低,比較難把控的科學實驗的虛擬,既可以再現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也足以彌補實驗教學的缺陷和不足。
(三) 自制實驗器材,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在這一實現過程中,老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作為實驗器材,并且廣泛采集經學生觀察、分析、研究的相關數據,創設能夠提高學生認知的實驗方式。這樣既能夠加深學生對現實生活的認識,又能夠鞏固學生已有的知識體系,還能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及學習興趣。
三、 習題教學
習題教學在物理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其能促進學生對物理知識結構的掌握,而高中物理的深度和廣度于大多數學生而言僅靠自身的學習理解比較難融會貫通的,這需要老師加以啟發和點撥。
(一) 多案例闡釋概念
筆者在講授新的基礎知識概念時,經常通過講解多個相關習題的方式來加強學生對基礎概念的理解。通過不同的習題的互證練習,讓學生們從不同的角度熟悉掌握知識點,進而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多案例闡釋概念的方式不僅僅是讓學生停留在知識點的表面,感性認識物理現象,而是透過現象透徹理解本質,并在腦中構建知識模型并發開枝散葉。此種習題教學方法適合于較淺顯的物理基礎知識,有助于學生更透徹理解知識概念,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為后一階段的物理學學習鋪墊。
(二) 習題延伸以熟悉知識點
在學生牢固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習題教學便可以采用習題延伸的方式,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解題能力、技巧和眼界。高中物理不僅知識點比較難,而且高考物理的范圍也非常廣闊,這就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在平時的課本知識點、概念學習之外,還要對課堂、課本延伸的知識加以掌握運用。這一階段的習題教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習題教學過程中老師能夠在已有的知識內容上進行延伸探討,讓學生在已有的知識框架上進行物理知識體系的新構建,從橫向縱向拓寬物理學科相關知識內容。
(三) 多種解題方法以鞏固知識點
高考物理的難度眾所周知,然而物理教學的基礎知識卻相對簡單,這容易出現這種現象——學生的基礎扎實,面對復雜問題的解答卻顯得手足無措。這需要老師在習題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對解題技巧的掌握,此時,一題多解可謂不二法門。因為一題多解這種模式能夠培養學生從一個問題出發,通過分析和推理找出不同的解題方案,最終實現殊途同歸,這對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和提升教學的有效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作者簡介:
鄒立華,湖南省婁底市,婁底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