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淑玉 孫悅 崔紅花 陳超 曾常青 梁生旺 王淑美
【摘 要】 廣東藥科大學是廣東省培養高級醫藥衛生專門人才和新藥研發、成果轉化的重要基地。學校以“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為目標,為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學校在構建校企深度合作的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方面,開展中藥學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系列改革。通過校企融合構建相對獨立而系統的實踐教學體系,加速適應實踐教學需求的師資隊伍建設,完善實踐教學的考核制度,并為學生就業提供途徑,這一模式值得加以推廣。
【關鍵詞】 實踐教學;校企合作;應用型創新人才;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R-05 【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8)06-0124-03
Abstract: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is an important base to train medical professionals,it aims to cultivate "the talents with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on abilities ". Our University strived to explore the new ways of training model for talents, and cooperated with enterprises in different ways to achieve the win-win situation among university, enterprises and students. Training model of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is a right way, which can integrate effectively the teaching resources of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strengths, and train applied-type undergraduate talents to meet the social needs.
Keywords:Practical Teaching;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Talents with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on Abilities; Talents Training Model
廣東藥科大學是廣東省培養高級醫藥衛生專門人才和新藥研發、成果轉化的重要基地。建校近60年來為廣東省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學校以“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為目標,醫藥特色鮮明,形成了“以藥為主、醫藥結合、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布局。實踐教學是學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教學環節[1],為提高中藥學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實踐教學水平,學校制定了實踐基地建設規劃,并在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方面開展了系列改革實踐,積累了一定的建設經驗和工作體會。筆者以廣東藥科大學-康美藥業有限公司中藥類專業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為例,簡要說明學校實踐基地的建設及校企聯合培養中藥學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實踐現狀。
1 校外實踐基地的遴選和建設
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不僅是學校實踐育人的重要環節,也是學院加強校企合作工作的重要內容,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院在遴選實踐基地依托單位過程中建立了實踐基地的評審制度,根據所推薦申報校外實踐基地概況、建設情況、規劃管理、實習條件、實習效果、基地特色與創新等內容,遴選實踐基地依托單位。評審制度的建立,起到了示范帶動和溝通交流的目的,有利于學院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與企業實習實踐更加有效的結合。學校也以評審活動契機,加大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工作,合理布局,統籌規劃,以校外實踐基地為依托,以各種校企合作模式為載體,深化校企合作層次,豐富校企合作內容,不斷提高學院實踐育人質量,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和綜合素質。
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中藥飲片、化學原料藥及制劑生產為主導,集藥品生產、研發及藥品、醫療器械營銷于一體的現代化大型醫藥企業。經過評審遴選,康美藥業有限公司于2009年簽約成為我院的教學實習基地,為所有實習學生提供持續的學習和發展機會,并建立了完善的學習發展項目以提高學生實習的工作能力。2011年,簽約共建“康美藥業-廣東藥學院現代中藥工程研究院”,進一步形成了結合更為緊密的產學研人才培養模式[2]。簽約共建以來,聘請企業主要技術人員進本科課堂授課20余人次,約100學時。康美藥業有10余名高級專業技術人才被聘為我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培養的合作導師,三年合作培養研究生20余名。作為合作單位康美藥業還被廣東省評為2013年中藥學學科廣東省聯合培養研究生示范基地。
2 校外實踐教育模式的管理
在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過程中,改革校外實踐教育模式,遵照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對我院中藥學專業的學生構建有針對性的實踐教育方案,積極推動校外實踐教育模式改革,由我院和康美藥業有限公司共同制定校外實踐教育的教學目標和培養方案,共同建設校外實踐教育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共同組織實施校外實踐教育的培養過程,共同評價校外實踐教育的培養質量。基地管理規范,構建了行之有效的管理體系。
實踐教學基地是由康美藥業有限公司和廣東藥科大學共同投資聯合建設而成。為協調校企雙方資源共享,充分發揮雙方的優勢,解決校外實踐基地在管理制度、操作流程、資源配置等方面的難題,制定了嚴格的管理規范。通過科學協調,建立了能為區域支柱產業提供服務的高效的大學生校外公共實踐平臺。為了規范基地管理,實踐教學基地的管理機構為“決策層、管理層、項目層”三級管理。由康美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和廣東藥科大學中藥學院副院長任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負責人;管理層由學校的校企合作處、中藥學院領導,以及康美藥業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總監組成,這也是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管理層;操作層面采用項目管理法,具體的項目管理人員由中藥學專業的負責人和實踐教學指導教師,以及公司方的培訓專員組成,并明確校外基地建設和管理部門的職責,形成管理的“層級清晰、職責分明”管理架構。
3 校企聯合培養模式的運作
3.1 為學生課外實踐提供穩定的平臺 目前許多大學生希望利用假期和課外進行實踐,但沒有合適的實踐場所。建立必要的管理機制,利用基地的優勢為學生假期和課外實踐創造條件,將校外實踐基地打造成學生課外實踐的平臺。實踐教學基地在建設過程中始終體現校企共建的特點,在企業提供日益完備的實踐條件的基礎上,學院根據教學要求,充分發揮學院在教學領域的特長,與企業共同對基地的軟硬件環境進行進一步建設,添加相關實踐設備,共同開發既符合企業需求又適應教學規律的實踐項目,使之充分適應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的教學需求[3]。
3.2 促進資源共享 依托校企雙方的優勢進行協同創新,學校教師與康美藥業有限公司的技術與管理人員成立教學團隊,按照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特點和規律,參照崗位要求,以康美藥業有限公司為藍本,把國內外先進的實踐能力以及管理模式充分體現在教學中,編寫具有很強針對性、實用性且合乎學生學習規律的實踐教材、指導書;建立與實踐教學相適應的課程體系,開發校外實踐課程,共同開發學生與公司員工培訓兩用的實踐教材和課程體系,提高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教學效果。重視與行業、企業以及高等院校共同建設共享型實踐基地模式的探索,主動請行業、企業代表參與基地建設,依托行業協會,開展專業與行業協會工學結合管理體系的構建。
3.3 促進雙師建設,提高實踐教學指導水平 高水平的實踐教學隊伍是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發揮其功能的必備條件,是提高實踐教學指導水平、快速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直接保證。對學校來講,采用培養與引進相結合、高學歷與高技能并重,制訂具備“雙師”素質與“雙師”結構的專兼結合專業教師團隊建設規劃,采用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開展多種形式的專業教師實踐培訓等多種形式培養教師的實踐教學與指導能力。康美藥業有限公司選聘有實踐教學和指導能力的技術骨干、主管、總監、總經理等層次清晰的梯隊作為基地的實踐教學指導教師,同時也作為校內教學的兼職教師。
3.4 共同推動技術創新 校企協同創新,共同通過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與管理,通過科研立項,開展基地科學研究、技術推廣和經營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并加速科研成果的轉化,一方面可以解決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有效運行機制,另一方面可以為公司解決技術與管理難題,提高基地管理者與教師的科研水平、管理素質和實踐能力,為學校儲備“雙師型”實踐教學教師隊伍,打造“校外實踐教學產學研基地”,為可持續的培養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提供支持,從而更好的發揮基地的實踐教學效果。
4 校企聯合培養模式的優勢
我校自2008年起與多家企業合作,陸續建立了多家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基地由學校、企業共同參與建設,遵照中藥學專業人才成長規律,有針對性的構建實踐教學方案,積極地推動了校外實踐教模式改革。學校和藥企共同制定校外實踐教學的目標和培養方案,共同建設校外實踐教學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共同組織實施校外實踐教的培養過程,共同評價校外實踐教的培養質量,共同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社會責任感和就業能力的人才[4-5]。采用“工學交替、校企合作、協同創新”方式,培養學生的的應用型創新性能力[6];分期逐步深入建設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發揮基地的社會服務和輻射功能。其主要優勢集中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4.1 優化實踐教學師資和實踐教學體系 實踐教學基地體系的建成,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為主題,按照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大膽進行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充分發揮“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優勢,逐步創新實踐教學模式。實踐教學體系的優化,在實施的順序上要滿足“認識-訓練-能力”的遞進式學習規律;在教學內容上要滿足日常工作的實際需要;在實踐教學安排上,擬將全部的實踐科目安排在短學期進行[7]。而且將全部實習和部分課程設計科目盡量放在實踐教學基地完成;在實踐教學的考核上,注重過程考核和綜合能力測評,確保實踐教學的質量。基地實踐教學環節可分為認識實踐、課程實踐、專業實踐、綜合實踐四大模塊[8]。實踐教學訓練是在實際生產環境中進行,體現了高標準、嚴要求、強訓練的特點,把對學生的實踐訓練和職業素質的訓練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4.2 提升實踐教學硬件,規范實踐教學的管理 建設實踐教學體系離不開成功的基地開發和利用。實踐教學基地建成后,合作企業將為高校提供豐富的實踐教學硬件,規范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充分發揮基地作用就完美彌補了高校實踐教學硬件落后的缺憾[9]。學生到統一的實踐基地實習,學校可通過制定和完善實習制度規范實踐活動的開展,不斷提高對學生實踐教學的管理水平。此外,可成立專門管理協調小組專項負責對實踐教學基地的管理工作,并設立相關人員負責制,負責制定適合教學內容進展和基地要求的實踐教學實施辦法和相關管理制度,部署和落實實踐環節教學工作, 加強對實踐教學工作的指導、檢查和評估。
總之,建設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是高校實踐教學創新的出路。以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為引導,以應用型專業人才培養定位為核心,以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重點,以“校企共建”為形式,構建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可以很好地解決大學生實踐難的問題。實踐基地以實踐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為載體,突出“以就業為導向,以實踐能力培養”為主線,將“學業、企業、就業、創業”四業貫通的實踐教學特色,融入學生實踐教學中,為實現高端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目標提供條件和保障,并以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帶動專業建設,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5 小結
基于校企合作的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是高校和相關企業在某些領域進行深度合作,由相關企業為大學生提供校外實踐機會的創新教學模式。校企合作培養模式對學生理論知識的深化與鞏固、職業能力和專業素養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是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培養不可或缺的外部條件之一。我校己初步形成校企全程參與的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即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建設專業教學團隊、共同開發專業核心課程、共同實施專業教學、共同開展教學質量評價、共同負責學生就業[10]。我校目前已有三期學生到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不同實踐基地進行實踐見習,實踐教學效果良好,學生就業競爭力大大提高,教學經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陳瑤. 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教學管理體系構建與實踐[J]. 湖南城市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2):288-289.
[2]陳磊,孫悅,曾宇,等. 中藥學大學生校外實踐校研企聯合培養模式的初步建立與實踐[J]. 廣東化工,2016(24):166-170.
[3]朱家勇,齊平. 產學研互動培養應用型藥學創新人才的探索[J]. 藥學教育,2011(2):1-3.
[4]蔡志奇. 校企聯合促進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J]. 藥學教育,2011(3):4-6.
[5]劉璧玉,王暉. 廣東省高層次藥學專業人才需求狀況的調查[J]. 藥學教育,2014(4):60-63.
[6]曲中堂,邱烈,謝慶娟,等. 醫藥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3(5):1-2.
[7]林海燕,于佳寧,林鶯,等. 基于醫藥相長的中藥學綜合實踐教學模式探討[J].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6(19):15-17.
[8]朱家勇,劉穎,齊平. 基于產學研合作的醫藥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4(2):34-35.
[9]張佩江,宋學坤,張大偉. 校企合作培養醫藥信息化人才的實踐與探索[J]. 中醫藥管理雜志,2014(8):1259-1261.
[10]劉太勝,王暉. 廣東藥學院研究生就業現狀及對策研究[J]. 藥學教育,2014(2):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