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琴 鮑秀坤 詹紅梅
摘要:本文首先就國網企業在EPR背景下的工作方式變化內容進行了論述,并在此基礎上,分析了國網企業在EPR背景下各種工作內容的變更,希望能夠為從事此項課題研究的相關人員帶來參考。
關鍵詞:國網企業;EPR;會計;基礎工作
EPR,即企業計劃資源系統,該系統目前正在我國國網公司當中得到大面積的推廣使用。伴隨著這一系統的使用,給國網企業的管理思維的創新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帶來了更大的可能。通過EPR,國網企業能夠在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工作當中得到優化。
一、EPR背景下國網企業工作方式的改變
通常情況下來說,國網企業在針對會計基礎工作進行處理時,往往有著獨有的特點。這和當前的EPR系統當中的會計工作存在有較大的差異。例如:在傳統會計工作當中,通常關注有關崗位負責人的詳細職責或權力,并且需要有效衡量到諸如清冊、印鑒、支票等重要財務內容的交接。在進行交接時,還需要讓相關工作人員進行簽字確認。但是在EPR背景下,如果要進行有關資料的交接核對,針對關鍵性的資料需要進行劃分。因為詳細的交換內容的覆蓋面相對較廣,有關形式十分復雜,因此要保障整個流程能夠全部完成,有必要開展相關的業務流程交換,并對有關賬戶權限進行確認。
二、國網企業在EPR背景下的各類型會計基礎工作分析
(一)基于EPR系統開展對會計憑證種類的轉換
整體來講,在我國頒布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當中,針對快捷憑證的種類分成了收款憑證、付款憑證、轉賬憑證等。這種劃分的優點是能夠更好針對記賬憑證的制定內容進行查閱。這是和傳統會計記賬憑證存在差異的重要內容。因此,在EPR背景下所使用的財務管理系統和業務管理系統,兩者的發展是處在平行狀態的,也就是說,在國網企業會計憑證的主要部分來源在業務部門的各大崗位當中,企業進行的原材料采購、生產等行為信息可以通過相關部門來輸入財務模塊當中。
例如,在EPR背景下,企業的生產采購活動等信息將會自動錄入到財務模塊當中,由此生成總賬和會計報表。賬務憑證在EPR系統當中被有效地分類歸檔,在EPR系統當中,國網系統常用的記賬憑證有大約二十種,例如應付賬款AP、固定資產AM等。
(二) EPR模式下有關崗位責任的分工變化
按照我國《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有關內容,從業人員必須要有專業化的會計部門來進行管理。通常包含如下幾個方面工作內容的人員:具體進行某會計工作的人員、在企業當中能夠有效處理會計事物的人員、與會計任務有關的從業人員。必須要針對各種崗位的詳細內容,對他們的工作要求進行重新設計。但是在EPR背景下,針對會計部門的詳細設置,還必須要衡量到企業的詳細構成,因此從業人員對于會計知識的了解,必須要打破原來非常狹窄的范圍,結合企業內部其他部門的專業知識,讓EPR背景下的企業財務工作能夠有效開展下去。
綜上,針對EPR的使用,綜合了國網企業的所有信息資源、物資鏈、資金鏈。有效整合了企業在銷售、采購以及資金運作等方面的內容。打破了之前國網企業的日常業務分離,讓會計信息能夠變得更為透明。從收集到處理,各個項目的費用都能夠有效的表現出來,另外,國網企業為了保障各項業務流程與數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必須要對某些崗位和相關職責在原來的基礎上開展調整。企業財務部門以及其它部門需要聯合起來,負責對相關信息進行收集和傳輸,在EPR模式下,會自動生成目錄,實現數據的有效傳輸。
例如,收集同時流轉系統當中的業務信息工作需要基于財務部門和會計部門的共同完成,因此在EPR背景下,設立會計職位無法簡單地基于核算內容開展分類,在開展劃分工作的過程中,更多是把業務流程作為根據,采用權限控制的辦法在資產轉移、物資材料入庫等流程當中,將所需要的崗位進行標注。基于以上條件,某國網企業的財務會計部門就根據會計數據傳輸的流程,增設了一些特定崗位,如系統監督指導、財務管理分析、安全運行等。再參考會計內部監督管理制度和崗位權限,做到各個崗位之間的相互制衡。這樣就大大提高了工作效果。
(三) EPR模式下的國網企業會計檔案管理變更
在傳統的會計工作模式下,必須要基于各種類型賬單,進行分類存儲,這種要求同樣彰顯在國網企業的各種類型操作之中。之前的財務處理工作,必須要依靠手工的方式對憑證進行審查。例如國網企業的出庫憑證、入庫憑證等。整體來講,在這樣一種工作模式下,時間耗費較為嚴重,特別是那些需要精確到每一份數據的正確性。此種管理模式對于企業財力、人力、物力等都會造成嚴重的浪費,與當前的三節約觀念并不匹配,并且工作模式也十分單調,缺少應有的靈活性,這對于國網企業未來工作的交接和分配來說,都會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而在EPR背景下,能夠通過完善的內部控制系統,構建起一個能夠高效運轉的自動化信息系統,例如能夠自動生成各類型賬目信息,進行賬務之間的核對,不再需要對相關賬簿進行打印等。這對于國網企業的數據信息整合,將會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并且在這樣一種模式下,國網企業的工作時間也會得到有效的壓縮。
例如,國網企業當中,出入庫憑證都會精細到每一份單據。之前完成此項工作必須要使用大量的業務憑證,并且在審核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而在EPR背景下,憑借健全的內部控制系統,能夠在系統中自動進行檔案的核對,在取代了紙質文件的同時,有效的節約了工作時間。
三、結束語
雖然目前EPR系統尚未在我國國網企業當中正式鋪開使用,但是仍有許多國網企業基于《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作為EPR背景下會計工作的重要指標。相信在不遠的未來,EPR將會逐步在我國國網企業當中得到有效運用,為國網企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李新云.電網企業加強管理會計建設研究[J].財會學習,2016(19):112-113.
[2]方貽偉. ERP環境下電網企業會計業務流程再造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3 (1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