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山
摘 要: 在高職院校思政課教育教學中要充分挖掘和發揮教學合力的作用,這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趨勢和方向。構建思政課教學合力機制要從科學的思政課教育教學管理體制、立體化的思政課課教育教學運行體制和覆蓋全社會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體制等三個方面著手,才能提高思政課實效,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全面協調發展。
關鍵詞: 高職院校 思政課 教學合力
高職院校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為了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由于高職院校辦學存在特殊性,以學生實用性技能教學為主,往往忽視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為了全面提升高職院校的辦學水平與人才培養質量,必須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教學進行改革,積極探索和構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合力機制,才能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際教學效果,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素養全面協調發展。
一、科學的思政課教育教學管理體制是構建思政課教學合力機制的基礎和前提。
目前,一些高職院校思政課的教育教學管理體制仍處于一種不確定、不統一的狀態,主要表現是,一些高職院校沒有建立專門的思政課教育教學管理機構;一些已經建立了思政課教育教學機構的學校,在思政教學的職能劃分及機構組成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問題。科學管理體制的構建是實現高職院校思政課教育教學目的和育人功能的重要基礎。教育部及中央宣傳部指出:“高等學校黨委必須肩負起相關的政治責任,不斷完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正確引導,學校要安排專門的職務緊抓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宣傳部門、教育部門等需要各負其責,在相互配合下完成高校思想政治教學工作。”通過這一舉措,為高校思想政治教學管理提供政策及法律保證。
根據《意見》,高職院校都要建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的組成和職能由高校相關部門相互配合、相互監督。學校各個部門要積極響應號召,全面參與到活動中。由校黨委書記擔任組長,組長全面主管思政課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協調整合相關力量,使全校思政課及時高效開展起來。領導小組要堅決落實國家有關規定,加強和改進思政課相配套的各項政策,更新評估與獎勵制度。針對實施思政課的教學單位,學校應成立與其他院系平行并列的馬克思主義學院。通過構建科學的思政課教育教學管理體制,不斷明確領導制度,為高校思想政治教學提供創新的有利條件,這是構建思政課教學合力機制的基礎和前提。
二、立體化的思政課教育教學運行體制是構建思政課教學合力機制的關鍵。
高職院校的思政課主要負責對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先進理論教育。根據相關調查顯示,在高職院校中,思政課大多以課堂形式開展,缺乏實踐教學環節,學生不能通過實踐活動深刻理解思政理論。在課堂上以教師為課堂主體,學生完全處于被動狀態,課堂缺少活躍氛圍。為了全面增強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效果,必須掌控好課堂教學主陣地,不斷對教學途徑及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合理利用現代化技術進行教學,組織并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活動。只有構筑立體化的教育教學運行體制,才能提升思政課教育教學效率。
首先需要從教學手段入手,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過程中一定要保持教師的引導作用,將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結合起來,合理運用邏輯與情感的力量,將理論知識通過靈活的方式傳授。將討論、互動等教學方法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在課堂上一定要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斷為學生提供思政理論知識的體驗機會。教師與學生共同探討思政熱門話題,逐漸形成正確的理論學習觀念。其次要建立思政課網絡教學網站。互聯網時代,學生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行為規范都受其影響。高職院校要建立和完善思政課網絡教學網站,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思政課教學網站的內容要豐富,結構安排要規范,管理制度要健全,保障體系要充分,這樣才能確保思政課教學網站可持續發展。再次要定期組織實踐教學活動,將理論付諸實踐,使學生真正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只有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充分體現出理論知識的價值所在。高職院校要不斷充實和完善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提高大學生對科學理論的理解、把握與運用能力。合理安排教學實踐計劃,學校要提供充足的實踐教學經費;結合學校辦學目的和教學目標制定實踐教學形式。通過建立立體化的思政課教學運行體制,調動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的積極性與學習熱情,這是構建思政課教學合力機制的關鍵環節。
三、堅實的思政課學科體系是構建思政課教學合力機制的重要支撐。
高職院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有較完整的學科體系,這是構建思政課教學合力的重要支撐。在思政課理論教學中,教學內容是第一位的。有關調查顯示,大學生希望思政課教育教學要理論聯系實際,教師課堂上講授的內容要與社會實踐相關。因此,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教學中,內容是主要的,起決定作用。高職院校思政課講授的內容應是大學生想聽的、想了解的,是與社會生活實踐密切聯系的,能對社會實踐有重要指導意義的。這就要求思政課老師關注理論動態和前沿問題,研究和熟知理論創新發展最新成果,研究新時代大學生的思想行為特點。要增強思政課理論教育的說服力和感染力,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對中國和世界發生的各種問題進行科學詮釋。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地對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這是高職院校思政課建設的核心環節。這個核心環節是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發展和學科建設密切聯系的。這些問題不是靠教材研究和教法研究就能解決的,需要通過思政課學科體系整體力量和學術攻關與學術發展解決,通過思政課學科發展促進思政課課程質量提高。現行實施的“05方案”把思政課學科建設作為一個整體統一規劃,把思政課課程設置與學科建設、隊伍建設有機結合起來,為思政課課程建設提出學科建設要求。
根據思政課課程體系學科化,現行思政課的四門主要課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中國近代史綱要”、“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發展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五個學科形成對應關系,為思政課課程建設提供基本的學科支撐。因此,我們必須建立健全思政課學科管理和規范體系,一是設立思政課研究所,作為思政課學科建設和課程建設的研究機構。二是規范思政課學科建設和課程建設的各項制度,包括師資培訓制度、科研管理制度、學術研討制度、社會調研制度、精品課程建設制度等。三是完善思政課學科建設和課程建設的保障制度。學校要保證思政課學科建設和課程建設的經費投入,列入預算,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通過建立堅實的思政課學科體系,思政課教師從教學中提出問題和發現問題,從學科的層次研究問題,再回到教學中,從而形成教學與研究雙向互動、學科建設與課程建設相統一的體系,這是構建思政課教學合力機制的重要支撐。
四、覆蓋全社會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體制是構建思政課教學合力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
高職院校大學生的思政教育不僅是思政課老師的職責,還是家庭及社會的職責。
首先,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校園是核心組成部分,目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許多問題。高職院校學生的政治素養不能僅僅依靠思政課堂教育提升。學校是學生領悟人生道理的主要陣地,所以,校園文化對學生世界觀及價值觀的形成起到促進作用。經過長期校園生活,學生會無形地受到校園文化及校園氛圍的影響,將校園文化逐漸內化為個人的思想活動。其次,家庭教育對學生思想道德觀念的形成起到決定性作用,大學生思想意識基本已經形成,但是一些關鍵事件會通過家庭教育受到影響,例如人際關系處理、就業、婚姻的問題,家庭的作用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是不可忽視的,在某種情況下,家庭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容忽視的。由于家長是學生最信任的人,因此學生會比較青睞于家長的意見與想法。通過家長與教師之間的配合對學生道德素養及思政觀念進行培養是非常有效的途徑。最后,社會教育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最深刻。相對于學校與家庭來講,社會環境相當復雜,在經濟全球化、社會網絡化的背景下,文化與價值觀念之間出現了一定的矛盾,學生接觸社會的機會越來越多,很容易受到社會風氣的影響。如果忽視社會教育體系的構建就會產生事倍功半的效果,調查結果顯示,絕大部分學生贊同社會環境對學生的思想價值觀會產生影響。
新時代,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合力機制的構建需要與社會相結合,不斷擴充思想政治教學資源,更新教育理念與教學模式,全面打造家庭、學校、社會三種力量合力匹配的教育機制,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推動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增強教學效果。一方面需要根據思政課教學內容在校園內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與運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不斷進修與培訓,深厚自身文化底蘊,提高修養,擴大知識層面,積極與學生溝通與交流,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及對思政課教學的意見與建議。通過歸納與總結,分析學生對文化知識的需求與渴望,根據學生的需求進行備課與活動組織,進一步增強教學效果。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家長聯系制度。輔導員、思政課教師要同生活貧困、心理障礙等特殊學生家長加強溝通,正確了解學生的思想及學習狀況,充分發揮家長的影響力,督促學生樹立積極學習的態度。此外,要合理利用社會資源為學生搭建思政教育新平臺。
在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合力機制的基礎上,一定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育氛圍與生活環境,在文化氛圍濃厚的校園中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洗禮,充分發揮學校、家庭和社會三大力量的作用,加強構建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機制,努力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實效性,為社會輸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楊麗娟.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學面臨的困難問題及對策研究的調查報告[J].經濟師,2017(05).
[2]梅宗奇,顧瑛,王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合力問題的若干思考[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0).
[3]李小銀.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長效機制的構建[J].繼續教育研究,2013(06).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7年度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題“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合力研究”(項目編號:DJS2017202)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