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問題導學法”一直是所有教育教學工作者熱衷使用的教學方法之一,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有效地掌握所學課程。淺析在初中數學課堂應用“問題導學法”的實際意義和注意事項。期待能夠為初中數學教育工作者在實際工作中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問題導學法;數學課堂;應用
一、“問題導學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1.課堂教學前的準備
在正式開始教授新的知識點之前,通過“問題導學法”帶動學生以盡量短的時間進入學習狀態,做到“溫故而知新”的同時,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熱情。課前的問題導學法的應用對于課堂的教學效果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適時運用,方法得當,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傳統的數學教學中,就是“填鴨式”教學,老師開堂就在講解內容,并將此貫穿全堂課始終。除了講解,就是練習,從而導致學生學習狀態低迷,學習效率低下,學習興趣下降,逐漸產生厭學情緒,漸漸失去了對數學學科的學習熱情。反之,假如教學工作者能夠提出一個和本節教學內容息息相關的問題,并根據學生的思維進行適當啟發導入本節課堂的教學內容,在彼此問答、互動的基礎上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幫助學生在蓬勃向上的氣氛里深入學習本節課知識點,有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
2.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在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中,基于“填鴨式”教學的特點,老師通過板書的形式對教學內容進行枯燥和乏味的講解,學生在下面安靜地聽,沒有溝通、沒有互動,難免出現思想溜號的現象;同時,在數學課堂傳統教學中,學生遇到有難度、有深度的問題會第一時間請教老師,而不是進行深入的思考。長時間的依賴和懶惰使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會有所下降。在提倡創新教學、素質教育的今天,課堂的授課方式已經逐步由“教授”向“導學”方面發展,且越來越傾向后者。課堂上,老師提出和本節課程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的思路在思考的過程中始終處在解決問題的正常軌跡上,既能加深對之前學習知識的印象,也能夠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還能夠助力學生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之后的學習夯實了基礎。再有,對數學學科抽象的概念、公式等具體知識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問題導學法”進行滲透,有助于學生對概念的理解、認知和加強,從而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
3.課堂教學后的應用
課后復習、練習、作業是對課堂上講授知識的學習、記憶和理解的檢驗。實踐證明,利用課余時間對課堂所學內容進行消化理解的效果大于一段時間后再統一重新學習。在傳統的教學方法的應用中,數學老師認為:只有通過強制的海量做題才能夠提高數學成績。這樣做,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對學習成績的提高有所幫助,但是,減少了學生的獨立思考時間,降低了學生獨立處理問題的思維能力,并因此導致對數學學科“厭學”“棄學”的學生也是大有人在。但是通過“問題導學法”,既能夠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還能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建立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強化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為將來的學習打造一個好平臺。在要求學生課后復習、練習、作業的時候,老師要遴選課堂上所講授的內容和題目,照顧到每一名學生的接受能力的同時,還要考慮到學生對每一個知識點的理解和加強。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利用“問題導學法”,能夠最大限度地幫助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
二、“問題導學法”的應用忌諱
1.設計問題要客觀實際
為了響應新課標、素質教育的號召和指導,問題教學法在初中數學課堂上應用得比較廣泛。這種教學方法的應用也確實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需要指出的是:教學工作者提出的問題一定要科學合理,符合客觀實際。問題的提出不能脫離實際生活,要經過慎重的琢磨和思考,不要超出課堂、書本,乃至教學大綱的要求。在問題的提出過程中要考慮到學生理解能力的差異,不同層次設計不同的問題,要在孩子們接受范圍之內,由淺入深地引導他們思考、解決問題,使“問題導學法”盡可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2.提問問題要有效、導學
數學教育教學工作者在運用導學法的過程中要發揮“引導作用”。由于學業繁重,時間有限,這就對老師的綜合業務素質提出了高標準、嚴要求。所以在導學的過程中提出的問題一定要有的放矢,盡量做到一語中的。這樣才能把有限的時間投入無限的學習中去。
寓導于教,寓教于樂,寓樂于學?!皢栴}導學法”能夠適應新時期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的要求,在解決數學學科以及各學科教學問題上都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有助于學生活躍課堂氣氛,收獲學習知識,提高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吳金輝.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8(1):90-91.
[2]張春金.淺析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7(36):59-60.
[3]王璠.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略談[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22):24.
作者簡介:鐘喜花,女,1984年11月出生,廣西來賓人,本科學歷,中教二級職稱,研究方向:初中數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