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艷璇
摘 要: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讓學生自覺展開對語文知識的思考是目前語文教師十分關心的問題。針對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方式進行了探討和分析,就問題式教學法的認識和實施過程做了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問題式教學
在小學教學過程中,老師教學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在近幾年,我國的教育改革力度在不斷變大,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小學教育的需求。小學生處于心智不成熟的階段,其注意力無法集中,通過問題教學方式來創設各種問題情景,將學生進入到具體的情景當中,進而達到讓其掌握知識、提高智力以及學習能力的目標。
一、關于問題教學法的正確認識
教師需要明白小學語文的問題教學法不是提倡老師漫無目的地去提問,而是讓老師在對小學語文課文內容詳細了解的情況下,有針對性地向小學生提出與課文相關的問題,這樣可以實現小學語文學習的教育目的,同時加深學生對教材內容的了解,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二、實施問題式小學語文教學的具體過程
1.充分備課,設置相關問題
首先,在集體備課的過程中,一定要堅持做到“三備、四定、五統一”。要求老師在開課之前對所要講的內容熟練掌握,并且列出提綱,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探討和交流,最后,老師要制定一個有新意和有發展空間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案。在這個過程當中一定要注意學生會遇到哪些問題。我們又該怎么做才能幫助學生排除困惑,所以設計的問題要有一定的思考空間,將課本的重點和難點通過生動活潑的方式讓學生解答出來。對于提出的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哪些問題是應該保存的,哪些又是應該忽略的。所以在進行問題設計時,老師一定要精心準備,確保設計的每一個問題都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要保證難度適中。課堂設計是教學模式中的重要環節,如果能夠把這一環節做好,那么學生也就可以順著梯子往上爬,迅速解決問題,并且變得越來越有成就感。
2.情景創設,實行問題式語文教學
在課堂中,老師通過情景模式的方式向學生展示自己設計的問題,或者是借助多媒體來向學生展示。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參與積極性,集體參與到討論當中,同時還可以帶著問題去學習,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在課堂中,老師需要不斷巡視和督促每位學生積極學習和動腦,引導學生去思考并回答這些問題。而學生需要根據老師提出的問題努力嘗試去解決,如果依舊找不到合適的答案,那么再與老師進行探討,但是在探討的過程中,老師不要直接公布答案,而是應該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逐漸讓他們找到答案。小學語文問題式教學可以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學習,避免浪費時間漫無目的地學習,提高了學習效率。
3.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探究
在老師沒有公布正確答案之前,小學生可以針對自己的問題進行相互討論,對于老師的問題可以再思考、再研究。此時,我們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討論,如果每一個問題都不能被很好地解決,那么老師再將沒有解決的問題再次進行分配,進而根據問題探究出新的有利于解決該問題的答案。老師最后需要將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進行總結,方便回答下一步的問題。這一環節的設計體現了課堂的開發性和學生的自主性,有利于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以及思考和創新能力。
4.問題的解決與拓展
老師將學生所討論的問題的答案進行分析,同時也應該重視學生原有的解題方法,對學生容易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之后將所有的學習誤區向學生進行講解,一直到學生明白為止。同時要引導學生對問題的答案進行歸納和總結。最后,讓學生學會在沒有老師引導的情況下也能夠解決問題,同時養成不斷學習和思考問題以及自我總結的能力。在這一環節當中,老師一定要避免回到原來單調的教學模式上,要切實利用好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在有必要的情況下,我們還可以向學生進行提問,發現他們出現問題的誤區之后,將解決這些誤區的方法分析給學生聽。
小學語文問題式教學不僅解決了老師上課期間遇到的復雜問題,同時也讓老師真正變成了引導者和組織者。在這種教學方式下,課堂的學習氛圍也變得更加有趣,所以說它既是老師教學的工具,也是學生學習的助手。這一教學模式與國家的新課標要求完全相符,更好地處理了學生和老師之間的關系,實現了知識和能力的相互結合,并且實現了素質教育和小學語文實踐相統一的目標。
參考文獻:
[1]任菊美,吳冬冬,陳媛媛.問題式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外語文,2015(2):106-108.
[2]張道燕,文俊玲,郭麗麗.小學語文問題式教學方法應用[J].考試周刊,2015(20):20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