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富平
摘 要:目前,農村學校教師的思想意識和教學觀念落后,對藝術教育有所忽視,加之學校師資設備匱乏,導致藝術教育在農村學校成了教育的一個薄弱點,開展好藝術課程勢在必行。通過調查發現,提出了一些加強農村小學藝術教育的對策:抓好校園環境建設、重視藝術教育培訓、加強硬件建設投入、開足開全藝術課程、開展各類藝術活動。
關鍵詞:農村小學;藝術教育;對策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農村學校的藝術教育有了一定的發展。但相對其他課程和城區學校而言,藝術教育在農村學校仍舊是教育的一個薄弱點,開展好藝術課程勢在必行。
一、農村小學藝術教育的現狀
農村小學因藝術教學的設施設備匱乏,沒有專業的音、體、美教師,加之現有教師的思想認識不到位,仍然把音樂、體育、美術等藝術課看成是可開可不開的“副課”。學校為了應付上級檢查,在課程表上安排了音樂、體育、美術課程,但在執行中,有的被敷衍了事,成了唱歌課、圖畫課,有的被語、數、英等主課占用,更有的干脆讓學生自習。
農村小學教師中大部分是20世紀80年代從教的民轉公教師,年齡結構偏大,在教學觀念、教學態度、業務能力等方面與藝術教學的實際需要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即使近十年來新招錄了很多年輕教師,但從正規師范院校畢業,受過藝術專業化、系統化教育和培訓的教師又少,偶爾有一兩位,也不會在農村安心任教,造成農村小學藝術教育師資嚴重不足。大部分教師在音樂、美術、體育方面的專業知識知之甚少,認為所謂的音樂就是能模仿別人唱一首歌,所謂的美術就是給要畫的物體涂上色彩,所謂的體育就是會打打籃球而已。種種原因導致農村學校里音、體、美課堂成了語、數、英等課程的復習陣地。
受應試教育和老師及家長落后觀念的影響,每次學校召開家長會,家長對孩子的考試成績非常關注,卻對學校的藝術教育不聞不問,班主任、科任教師、家長之間溝通的話題是學生的文化課成績,討論的是如何提高每一位學生的考試成績,至于藝術類課程的教學和學生的藝術特長只字不提,甚至還怕音、體、美教學影響孩子的語、數、英學習。
大多數學校音、體、美方面的硬件設備數量很少,就拿我所在的學校來說,2016年之前音樂、美術器材沒有一件,體育器材只有跳繩、乒乓球、羽毛球、籃球可供學生練習,但沒有正規的活動場地。學校領導面對軟、硬件條件的不足,也只能無奈地面對現實,沒有創新,以至于教師的教學無壓力,無動力,應付了事。學生心目中的音樂課就是聽聽歌曲,美術課就是用彩筆描描圖案,體育課就是自由地玩耍。
二、加強農村小學藝術教育的對策
1.抓好校園環境建設
校園環境具有一種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它是校容校貌、校風校訓、辦學理念、學校精神的集中體現。它包括顯性的、硬性的物質環境,可以摸得著、看得見;同時也是一種隱性的、軟性的精神環境。學校要加大資金投入,美化校園環境,提高品味。根據學校各方面的實際情況,因時因地規劃好布置好校園配套建設和綠化工作,加強教室、辦公室、其他各功能室的布置,體現藝術特色,充分展示師生風采特長,力爭讓學生從每一面墻、每一棵樹、每一塊黑板、每一扇櫥窗中受到向善向美的感染,做到讓每一面墻都說話,每道風景都育人,實現環境育人的目的。
2.重視藝術教育培訓
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要重視音、體、美教師的選用和培訓,采用脫產學習、業余進修、集中培訓相結合的方法,加強藝術教育的師資力量,使教師們在較短的時間內學到較系統、較實用的專業知識,只有藝術教師的專業水平提高了,才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藝術水平。近幾年,農村學校趁著國家全面改薄項目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東風,音、體、美教學器材有了一定的改善,但面對這些特別是音、美器材,老師們根本不會用,作為學校管理者也很無奈,眼睜睜地讓資源閑置。
3.加強硬件建設投入
音、體、美器材的種類和數量是開展藝術教育的重要硬件條件,也是順利實施藝術教育的物質基礎。一方面,政府要為學校合理配置必要的藝術器材,學校要利用有限的教育資金,購置各類音、體、美教學器材,使學校的音、體、美器材配備上規模、上檔次。另一方面,學校要發動全體師生,充分利用本地資源,自制部分教學用具和器材。此外,要有專人管理各類器材,避免損毀和流失。
有了器材,還要有學生活動的場所。學校要充分挖掘本校資源,利用本校資源,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建音樂室、美術室,為藝術課教學提供條件,為學生進行藝術創作活動提供場所及展示的平臺。
4.開足開全藝術課程
認真執行國家規定的課程標準,開全課程,開足課時,堅決杜絕藝術類課程被擠占他用。針對農村學校藝術類教師緊缺的狀況,教育行政部門還可以利用有這方面特長的老師在幾所鄰近的學校之間走教,讓學生也能受到藝術教育。
抓好藝術教育課堂常規教學,積極探索音樂、美術課中所采用的新式教學模式,在音美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注重情感價值觀的培養,發揮音美課審美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5.開展各類藝術活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校要根據需要和可能,組建一些興趣小組,恰當選配指導老師,加強培訓輔導的力度,擴展培訓面,培養學生興趣,給學生一個自由發展特長的空間。定期舉行藝術展演活動,鼓勵學生參與音、體、美等各類比賽。
總之,為了更好地適應教學改革,推進素質教育,從上到下,仍需我們每個人共同努力,為農村小學的藝術教育開創一個更好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