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摘 要:21世紀呼喚高素質、多層次的人才培養,多層次人才培養呼喚素質教育,素質教育也呼喚高尚的師德修養。教師擔當著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唯有高尚的師德修養,業務能力強的老師才能振興教育,也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愛是教育美麗的語言,教師應有與學生溝通的法寶——博愛之心。用愛去對待學生,影響學生,關心他們的成長。
關鍵詞:教師;核心素養;價值觀;專業素質
《教師的四項核心素質》這本書中明確指出:教師的教學效果取決于四個方面:正確的教育價值觀,優秀的個人素質,高效的教學能力,深厚的專業素養。這四個方面涵蓋了教師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和素質。
一、正確的教育價值觀是教師提高自身專業素質的原動力
正確的教育價值觀主要體現在以下這幾個方面:
第一,尊重學生、悅納學生。沒有自尊的學生最難教、最難改變,而教師尊重學生是保護、喚醒學生自尊的必要條件,也是對專業教師的必然要求。
第二,關懷學生的人生和命運而不只是分數,將分數和學生均衡發展結合起來,是教師獲得成就感和幸福感的源泉。
第三,珍視并保護學生的個體差異,每個學生都是不一樣的,很多方面其一生都難以改變,也不需改變。珍視個體差異是“因材施教”的基礎。
教師首先要以德育人,教育思想、教育觀念對教育事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正確的教育觀念可以造就人才,錯誤的教育思想會摧殘人才,教師的政治取向、道德素養、教育觀、世界觀、人生觀對學生起著直接影響作用。大多數教師政治立場堅定,但也有少數教師腐敗墮落,甚至誤人子弟,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各種正確的觀念,教育學生求知,學會做人,學會創造,培養學生成為社會新型人才。教師只有樹立正確的教育價值觀,并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觀念為己任,才能不斷完善自己,要求自己提高各方面包括專業上的發展。
二、優秀的個人素質需要過硬的專業素質作為奠基石
教師在教學中展現優秀的個人素質對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非常重要。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有過硬的專業素質、高尚的道德品質、強大的個人魅力,令學生產生高山仰止的崇拜心理,才會自發地在言行上跟從教師的教誨。
并且在教學工作中,教師與學生之間要進行多方面的互動,會產生很多問題,處理好師生關系就變得至關重要,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視角看問題,處理問題。
那么學生喜歡什么樣的老師呢?學生喜歡不偏心的教師,喜歡課堂氣氛活潑的教師,喜歡不易發怒的教師,喜歡沒有不良習慣的教師,喜歡能經常主動與他們溝通的教師。
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薄吧斫讨赜谘越??!敝挥凶寣W生真正從心理上悅納教師,教師教學才有了良好的人際基礎,才能讓學生喜歡上你的課。而這其中要讓學生“信其道”,教師的道就是專業素質,道無大成也難以使人相信。所以,無論在哪一方面都要求教師持續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教學技能等素質。
三、高效的教學能力才能展現出教師的專業高度
高效的教學能力才能展現出教師的專業高度,那么高效的教學能力如何獲得呢?每次備課和教研活動,教師們總是在研究“教什么”和“怎么教”。俗話說“教無定法”,要提高教學能力,優化教學效果,要求教師把更多的工夫放在研究“怎么教”上面。
大量常態課堂告訴我們,高效的教學組織模式能夠調動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內在的好奇心與主動性;設置并追求層次清楚的學習目標,善于創設情境,讓學生有機會應用知識、聯系知識;組織多樣的教學形式,適應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學生提供反饋、支持和鼓勵……每位教師的授課模式可能不盡相同,但只要符合以上標準,能體現新課標要求的課堂就是高效的課堂,只要按照以上原則目標備課上課,長期堅持,必將能夠獲得高效的教學能力,形成自己鮮明的教學風格。
教師只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化水平,配合高效的課堂、魅力四射的教學風格,一定能在“為人師”上前進一大步。
四、深厚的專業素養是教師核心素養中不可或缺的重要
組成
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財富,要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我們從小就接受教育,學校教育使我們獲得知識,無疑會讓我們終生受益,但不能完全適應于現代化教育的需要。人在學校獲得的知識只是人生所需知識的很少部分,很多知識要在學校后的教育中獲得。我們不能固守原有的知識,希望它能管用一生。當今社會,科學突飛猛進,信息與日俱增,知識不斷地由單一化走向多元化。新時代的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習,迎接知識挑戰,不懂就學,沒有就補,學習是當代教師補充、更新專業知識的最好途徑。
教師的核心素養和專業是相輔相成的兩件事,也是相互促進、密不可分的一件事,互為指導,互為鞭策。以愛自己、愛他人為宗旨不斷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并幫助學生完善自我,提升認知。
參考文獻:
[1]石濤.核心素養視角下的課堂教學[J].考試周刊,2018(6).
[2]王曉麗.核心素養落地需依靠課程、教師與評價[J].贏未來(學校品牌管理),2017(10).
[3]許曉燕.發展學生核心素養背景下教師主導性作用的發揮[J].文理導航,20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