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寧 喬瑞中 李艷君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創新創業人才逐漸成為推動國家持續性前進的核心動力?;诖?,本文從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必要性入手,對我國目前高校的多學科交叉聯動人才培養模式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以黑龍江省高等院校的經管專業為例,提出在“一帶一路”政策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多學科交叉聯動模式的實施路徑。
[關鍵詞]創新創業;高校;多學科;路徑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12.099
[中圖分類號]G717.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8)12-0-02
1 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必要性
1.1 培養創新創業人才具有時代性
人才是國之根本,國家的發展在于科技,科技的發展在于教育,而教育的發展在于人才的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是目前關系國家發展命脈的戰略資源。隨著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人才培養已成為世界各國提高綜合國力的重中之重。對于目前的中國來說,培養創新創業人才與我國經濟發展具有緊密的關系。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和國家對教育的高度重視,已經有效改善了國民基礎教育,培養出了很多創新創業型人才。
1.2 培養創新創業人才具有緊迫性
面對全球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現狀,我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存在一些明顯的不足。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高等教育發展時間較短,創新創業人才的提出更是近幾年才開始出現,在人才培養的導向、體制、觀念、模式和方法等方面都還存在很多問題。同時,在國內人才市場上,人才的競爭力和使用效益偏低,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育主體還沒有落實到經濟實體層面。因此在目前經濟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具有緊迫性。
2 創新創業人才需求推動下的高校多學科交叉培養模式的現狀
2.1 多學科交叉型科目范圍日益擴大
高校的學科交叉研究(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呈現出不同專業、不同門類多學科融合的趨勢。高校多學科交叉的人才培養模式體現出知識經濟環境的顯著特征,在國家科技發展的重大需求和地方經濟持續發展的背景下,多學科交叉型人才培養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這些交叉學科的不斷發展不僅有效推動了高校教育事業的進步,也為社會培養了大量的復合型人才。
2.2 多學科交叉型人才培養方式增多
我國高等教育的辦學結構主要是沿用蘇聯模式,這是全國單一型學科大學較多的主要原因,比如位于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行業特色鮮明的“首都八大學院”:航空、醫學、地質、鋼鐵、煤炭(礦業學院)、石油、林業和農業機械。在這些單一型大學里面,學科專業劃分很細。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這些學校逐漸意識到培養應用型人才和復合型人才的重要性,開始在專業學科中積極探索多學科交叉聯動的培養模式,逐漸出現了捆綁式學科交叉和滲透式學科交叉的人才培養方式。
捆綁式學科交叉是當下高等院校教育中比較普遍的綜合研究類型,也是屬于較為初級學科交叉綜合的階段。這種類型的學科交叉多數局限于一個大學科(或稱為一級學科)的范圍內。例如,地球物理學科的各種方法技術之間存在交叉,這些相關學科之間有的并不存在內在的本質聯系。捆綁式學科交叉中的不同學科之間往往不發生化學作用。滲透式學科交叉屬于捆綁式學科交叉的高級版,屬于多學科、多維的、立體的交叉融合。與捆綁式學科交叉模式相比,滲透式學科交叉往往能夠推動新的學科產生和發展,呈現出與時代發展相適應的特征。
2.3 多學科交叉聯動的理論研究還不夠完善
多學科交叉聯動的人才培養模式在我國開展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十幾年,在此之前,我國的大部分高校一直沿襲行業區別分明的學科設置理念,導致多學科交叉的人才培養實踐較少,與此相關的理論研究存在不足。由于單一的學科設置與發達國家的高校教育體制存在較大差異,從而給多學科交叉聯動的理論研究思維也帶來了負面影響。從“單學科方式”到“交叉學科方式”轉換,是科研和教育領域正在進行的一次革命?,F代社會發展中的問題,要求我國高校必須加快研究,通過多學科合作,完成不同學科之間的相互交叉、滲透及融合,從而推動新興交叉學科的發展
3 基于創新創業的多學科交叉聯動模式的路徑探索
3.1 樹立科學人才觀,堅定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方向
我國的部分高校,尤其是幾所國內知名大學,校長和知名教授大多都有歐美知名大學的留學及就業經歷,因此繼承了更加具有普世價值的高等教育理念,對于多學科交叉的思想展現出前瞻性。這些大學的辦學模式基本上沿用歐美辦學體制,例如,科學研究廣泛國際化,學科劃分粗化,聘請多所大學的教授擔任主講課程老師,教授在教學的同時也做科學研究,這些學生接受了多元化的專業教育,也具備初步的多學科交叉的復合型科學研究思維,因此出現了一些大師級別的人物,在國內外名?;蜓芯繖C構經過嚴謹二多元化的科學研究訓練,做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并為社會發展貢獻很多力量。因此,黨的十八大指出,要加大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力度,這為新時期高校人才培養指明了方向。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要切實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加快教育改革,將創新理念貫穿于教育全過程。
3.2 抓住經濟發展機遇,加快多學科交叉型人才的應用實踐
高校要抓住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機遇,引導人才向新興產業流動,并引入激勵機制,充分利用人才資源,引導人才向企業實踐流動。高校在市場經濟環境中要不斷營造適宜創新型人才成長的環境,立足于國際人力資源市場,堅持自主培養與對外引進相結合,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人才。企業則要建立健全人才管理體制,制定完善的人才評價及任用標準,做到才盡其用。政府要建立有效的法律保障機制,切實保護知識產權和創新成果,使創新型人才能夠合伙獲得創新收益。此外,全社會要逐漸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風氣,為創新創業型人才的成長提供開明、寬松的社會環境。
3.3 加快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強調人才培養的主動性與個性化發展
由于舊的人才培養方案已不能滿足學校教學的要求,高校必須對卓越人才培養這一重要的教學分支進行觀念、內容和形式等方面的改革,使卓越人才教學更好地達到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目的。同時,高校必須要有發展的、開放的教學思想,采用多元化的卓越人才培養教學模式,秉承立足于多學科交叉人才培養這一基本點,以多元化模式、與時俱進、跨文化、跨學科和應用型人才為理論基礎,強調人才培養的主動性,促進人才均衡發展,從而構建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知識體系,并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從中不斷獲得提升。此外,高校要將卓越人才培養與現場實踐相結合,人才的理論學習與實踐相結合,著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不斷提高卓越人才的培養質量。
3.4 加大多學科的交叉和對接,推動新興學科的發展
多學科交叉,意味著不同學科的研究者在同一研究平臺上實現知識的對接、滲透和融合。人力文明前進的歷史證明,科學技術上的重大進步都是在不同學科的交叉點上激發而來。我國的科學家錢偉長也曾提到“很多關鍵性的新東西不屬于哪一個專業,常常是兩個專業或幾個專業合在一起產生的?!闭蛉绱?,高等院校應該為多學科交叉聯動的研究者提供更廣闊的領域和空間,從而提高實踐和理論研究的力度,推動新學科的誕生乃至發展。
以黑龍江省為例,黑龍江與俄羅斯隔江相望,在歷史傳承和地理位置方面都具有教學優勢。在“一帶一路”政策的帶領下,復合型人才的需求量將會激增。對此,黑龍江高校加大了交叉復合型人才培養的師資隊伍建設,制訂了人才培養創新實踐等人才培養計劃。根據改革內容和關鍵問題,黑龍江省高校開展了有計劃的研究,做到邊研究、邊實踐、邊總結和邊完善,立足于行業發展趨勢、社會人才需求缺口以及學生的實際應用水平,培養更多有復合型人才。多學科交叉聯動的平臺,不僅包括工程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還包括專兼職結合的師資隊伍建設,通過“協同學習”模式來實現跨校的學科課程互選互認,與校外企業開展深度合作,為企業的未來發展培養專業化的人才,從而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養水平。
4 結 語
創新創業人才逐漸成為推動國家持續前進的核心動力,是當今關系國家發展命脈的戰略資源。隨著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人才培養已成為世界各國提高綜合國力的重中之重。我國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具有緊迫性和時代意義。本文通過對高校多學科交叉培養模式的現狀進行分析,認為該培養模式應進一步堅定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方向,加快多學科交叉型人才的應用實踐,強調人才培養的主動性與個性化發展,推動新興學科發展,從而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養的水平,為國家和社會源源不斷地輸送時代發展所需的創新創業型人才。
主要參考文獻
[1]王宇琪.“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音樂,2017(2).
[2]孫丹.多學科交叉與融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2.
[3]魏紅亮.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