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的食品科學與技術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發展,但其發展速度、發展模式、技術轉移的能力,以及工程技術人才培養的水平,還不能適應中國規模龐大、水平不一、技術和裝備落后的食品產業現狀。根據我國食品行業背景及人才需求狀況分析,培養具有良好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能夠適應食品行業崗位要求,擁有良好的理論基礎、扎實的實踐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食品營養與檢測技術高素質創新型技能人才已成為目前緊迫的重要任務。
目前,全國開設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的高職院校共有211所,其中江蘇省13所。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農牧產業鏈的延伸,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于2003年開始設置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培養面向食品企業、食品檢驗檢測機構、食品監督管理機構、餐飲服務等行業企業,能夠從事品控員、質檢員、食品加工技術員、營養配餐員及保健指導等崗位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建立和完善與現代產業體系相適應的職業教育體系,滿足江蘇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對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江蘇省出臺《省教育廳關于公布2012年現代職教體系建設試點項目的通知》,公布了第一批高職與普通本科分段培養項目。作為第一批國家示范(骨干)高職院校,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于2014年開始與南京金陵科技學院合作開始進行“3+2”高職本科分段培養試點工作,并對高職本科銜接課程體系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
人才培養目標是人才培養的指引,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高職本科“3+2”分段培養,充分利用高職和本科教育的各自專業特點和優勢,針對不同層次人才培養規律,對人才培養目標進行了定位,并實現了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高職本科分段培養目標的梯度化銜接。
1.高職階段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培養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知識和主要技術技能,面向食品企業、食品檢驗檢測機構、食品監督管理機構、餐飲行業等行業企業,能夠從事品控員、質檢員、食品加工技術員、營養配餐員及保健指導等崗位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2.本科階段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培養專業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創新意識突出,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優良的職業道德,能系統掌握現代食品加工和檢驗技術,在食品領域內從事生產技術管理、品質控制、產品開發、工程設計以及食品安全檢測等方面的工作,能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的應用型、創新型、創業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科學有效的高職本科銜接課程體系是高職與本科“3+2”分段培養的核心內容,也是人才培養目標得以實現的關鍵所在。在明確人才培養定位后,結合高職階段和本科階段人才培養目標,深度分析本專業崗位職業核心能力,根據崗位職業核心能力選擇和課程設置,并注重學生能力層次遞進的培養,從而構建專本銜接、環環相扣、階梯遞進的課程體系,并做好教材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校企合作等其他方面的銜接,最終實現學習內容的銜接。
1.銜接課程結構。三年高職階段的課程體系,緊緊圍繞技術與實踐,側重專業基礎能力培養、專業核心技能、研發基本技能培養以及綜合應用專業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培養。課程體系由“基礎通識課程+專業通用能力課程+專業專項能力課程+專業綜合能力課程(含頂崗實習、含創新創業實踐)”組成。兩年本科階段的課程體系,緊緊圍繞創造技能和綜合技能,使學生獲得層次更高的技術知識和技術創新能力。課程體系由“通識課程+專業基本課程+專業課程+集中實踐課程(含畢業設計)”組成。課程結構體系如圖1所示。

圖1 高職-本科“3+2”分段培養銜接課程結構圖
2.銜接課程設置。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3+2”高職本科分段培養不同階段的課程設置如圖2、圖3所示。

圖2 高職階段課程結構體系

圖3 本科階段課程結構體系
3.接口課程設置。為使學生進入本科階段能很快適應教學進度,提高學生的學習適應能力,順利達到本科教學要求,設置了高職本科接口課程。按照本科對英語和計算機的要求,延長大學英語授課時數,增設高等數學和Visual Basic程序設計兩門通識課程,并將大學英語、高等數學和Visual Basic程序設計三門課程設為接口課程。同時,按照轉段要求,將專業通用能力課程中的“食品生物化學”和專業專項能力課程中的“食品理化檢測技術”定位接口課程,學生必須通過這兩門課的轉段考試方可進入本科階段學習。
4.頂崗實習管理。一方面,對有意向接受學生畢業頂崗實習的單位進行實地考察,明確校企責任和義務,簽訂畢業頂崗實習協議,實習生列入員工培養計劃。實習單位與學校密切配合,通過雙向選擇,學生的實習安排順利,企業、學校、學生的利益都得到保障。同時,與實習企業溝通,提供有意向學生名單,學生將所選實習單位意向報班主任匯總上報,再與企業溝通,進而確認單位的實習學生名單。名單確定后對學生的去向清楚,接受單位也能做到提前安排相關事宜,且安排車輛到校來接,確保途中安全。
綜上所述,筆者對高職本科“3+2”分段培養銜接課程體系構建提出如下建議:①從專業知識要求、技術技能要求和專業素質要求三方面對高職本科分段“3+2”的人才規格進行定位,實現高職與應用本科分段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的梯度化銜接,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完成人才培養。②制定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轉段考核方案,促進分段培養的可持續發展。③對學生在校期間取得的各類科研項目、大學生實踐創新創業項目、各類技能大賽、挑戰杯大賽、創新創業大賽獲獎等,給予政策性支持,如對于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或國賽二等獎、省賽一等獎及以上學生,經轉段考核領導小組審定認可并通過前段綜合評價的,轉段綜合考核可免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