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桂東
【摘要】小學自主學習模式出現后在近幾年的教學中不斷受到追捧,許多教師開始對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明確培養小學生在小學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拓展能力、層次性學習能力以及學習的毅力,幫助學生在基礎階段學習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的全面素質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三年級;小學語文;自主預習模式
【中圖分類號】G613 【文獻標識碼】A
一、小學語文教學的自主預習模式優勢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一些未知的知識接受能力較強,但也容易被一些不良的習慣影響,產生對學習厭惡的情緒,所以,在教師進行低年級的教學時,需要隨時注意學生的習慣養成方面,讓學生在基礎階段做好鋪墊,保證今后的學習成長能夠向正確的方向前行。另外,在這一階段的學習預習效果能夠讓教師充分了解學生對于知識的接受能力,根據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隨時調整教學內容的深淺,逐步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起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預習的內容要求需要具有明確性、思維性、堅持性,保證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能夠直接有效地將預習的內容淺層記憶。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預習行為的生成,適當調整學生的思維拓展、實踐應用,從而幫助學生全方位地促進綜合能力的培養,保證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現今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的預習模式存在的不足之處
(一)學生的年紀太小以至于不理解教師所預留的內容
在小學階段,尤其是在三年級的階段,這一階段的學生開始接觸到一些較難的知識,但在獲取知識的能力方面較差。另外,在學生家長團體中,能夠幫助學生進行預習指導的人數較少,大多數學生在進行預習階段時,對知識的理解會有一些偏差,所以,導致了現階段小學三年級語文預習模式進展不順利的現狀。
(二)教師對于預留的內容沒有明確的指示或預留指導有誤
教師在進行預留階段時,對學生預習的內容沒有做出明確的指示,導致學生在進行預習時,找不到預習的辦法,只能單一地閱讀課文,并沒有對課文的具體內容進一步理解。而另一種現象則是,教師在進行預留之前,對學生精心地進行了預留指導,導致學生沒有形成自主的預習習慣,使學生在沒有教師幫助的情況下,便處于不知怎樣預習的尷尬境地。
三、改善預習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擺脫教師指導的“拐杖”,培養學生自主預習的能力
教師在預留環節中,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了解學生對于知識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適當將預留的內容規定在合理的范圍,使學生能夠在預習階段盡快掌握知識點,對課文中的基礎知識進行淺層的記憶。同時,教師也需要將知識的預留內容明確指出,讓學生能夠在自行預習時直接有效地根據教師預留的內容尋找相關知識的范圍,由淺入深地幫助學生形成個性化的學習思維,讓預習模式這一學習習慣成為學生的有效學習手段。
(二)制定靈活的自主教學模式,適當進行預習指導
在小學三年級的語文教學中,一般以文章的形式進行文字或詞語的學習。教師在為學生預留預習內容時,可以將這些基礎的知識留給學生進行預習,讓學生對基礎知識有了淺層的認識后,進行深層的課堂教學。如果是在預留較為難以理解的文章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文章中提出的某一事物或者某一事件進行親身的實踐活動,在正式教學的過程中加以提問,引導學生在同生活實際相結合的情況下進行知識學習,增強學生對文章中的情感、事件、人物的整體感受,深化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四、預習模式中的注意事項
(一)注意預留內容的明確性范圍
在教師具體為學生預留內容的時候,要保證學生能夠在理解教師預留范圍的情況下進行預習。特別要注意的是,在教師幫助學生進行教學預習指導的時候,要掌握學生的具體能力范圍,讓學生首先明確預習的具體方式與步驟,在學生已經對這一模式理解的情況下進行預習內容的預留。同時,對于預習的主要步驟教師要細化,而對于具體的內容方面,需要用提問式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讓學生體會在預習中的樂趣。
(二)保證預習中的層次性
在為小學三年級學生布置預留學習任務時,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個性化差異以及對知識的理解能力進行由淺至深的指導,讓學生在一個合理的學習過程中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尤其在三年級的教材中,文章內容取消了原有的拼音標注,使學生在進行預習的過程中會有一些難度。所以,在教師預留預習內容的時候,要首先指導學生將不認識的生字詞標出,讓學生在基礎知識的接受中先行保證穩定的學習,再根據這些基礎知識進行相應的拓展,從而實現自主預習教學的層次性。
(三)引導學生在預習過程中的思維模式形成
學生在這一階段還并未形成一定的學習思維模式,對于一些學習中重點的部分認識不清。所以,教師要調整學生的思維模式,幫助學生形成一個正確的學習思維模式,讓學生明確課文中首要了解的內容有哪些,引導學生掌握“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拓展問題”的思維模式,讓學生從“好學”的模式轉變成“好問”的模式,從而開闊學生的思維視野,讓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的情況下,保證擴展自身的知識范圍。
小學教學階段一直是學生重要的基礎階段,尤其是對于小學三年級階段的語文教學,更是學生接觸較難知識的開始。所以,教師要不斷完善自主預習模式,促進對于學生多方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陳杰.淺論小學語文中高年段教學中的預習[J].考試周刊,2014 (74).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