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外來思潮的大量涌入,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思想受到沖擊。但在現有的高職教學中,學生的文化素養和人文精神比較欠缺,這就使高職語文教學擔負起傳承傳統文化的重任。本人就高職語文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要性進行論述。
【關鍵詞】高職語文; 傳承;傳統文化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在新時代下,大學生不但需要良好的專業技術能力,同時也必須具備良好的文化修養。語文學科就是從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中發衍而來,其本身就是一種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中國人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是以,傳統文化的傳承、發揚在較大水平上從語文課程動身。
一、高職語文中傳統文化的教學現狀
高職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個人良好的應用技能并且滿足生產領域的需求,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高職語文教學在完成教學任務之余還要滿足學生身心發展,又要培養學生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更要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隨著社會發展越來越多元化,高職學生對各種思潮還不能有效甄別,導致世界觀和價值觀受到外來文化的強烈沖擊,許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并沒有在學生中得到傳承和發揚。一些學生受互聯網上各類信息的侵蝕,深受國外一些文化的影響,反而不重視我國的傳統文化。這是因為在現有教育體制下,某些教師對傳統文化的融入并沒有進行相應的重視,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是了解國外節日和文化,對于我國傳統文化并不了解。因此,在課堂上只是針對課文內容進行教學,讓學生根據教材的要求,對課文進行學習、背誦,從根本上忽視傳統文化的教育。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學習漢字、唐詩、宋詞、元曲,在學習過程中卻沒有深入了解背后的內涵,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這樣的學習對于學生的人文素質發展并沒有起到根本作用。
二、高職語文教學中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必要性
國家、民族世代相傳的文化就成了傳統文化,優秀的傳統文化,通過歲月檢驗,經受風霜洗禮,依舊保持生命力??v觀世界上廣大民族和國家的發展,都是在自己民族的文化傳統基礎上進行的進一步的傳承和改革。民族的傳統,就是其源頭。傳統文化是形成人們現在觀念、風格和理解方式的來源之一。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我國各族人民在漫長歲月中的創造和積累,在整個民族的發展歷程中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中華民族輝煌燦爛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復興之路的實力后援。
語文是傳統文化最直接衍生學科,是民族文化精神在學校教育中的縮影。這使高職語文教育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上承擔著重要的任務。高職語文教學中的傳統文化的傳承,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基礎上,形成符合時代發展“三觀”,在提高自身學習興趣的同時培養良好的個人品格,在完成自身文化底蘊構建的基礎上自覺抵制各種精神污染的蔓延。
三、高職語文教學傳承傳統文化的途徑
高職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原動力與教師的講課有激情或者所講的內容與考試有關系等一系列外界因素關系不大,更多是自身的內在需求。在高職語文教學中,要讓學生理解傳統文化對個人發展的重要性,從原本被動學習學科知識到主動地追求發展個人綜合素質。
首先,在高職語文講授中傳承傳統文化,在建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同時,幫忙學生有準確的民族傳統文化認同感,充實領會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建立準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學會寬容多元文化。與此同時,教師要向學生貫徹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使學生明白傳統文化的重要性,意識到傳承、發揚傳統文化是自己的歷史使命。在師生的共同配合下對傳統文化觀念發生了改變,重新認識傳統文化,重視傳統文化,真正將傳統文化的傳承、發揚提升到應有的高度,實現高職語文與傳統文化教育切實可行的融合。
其次,教師自覺提高內涵,成為傳統文化傳承的“指南針”。語文教師的發展就是在自身成長過程中提高傳統文化修養,掌控人的發展的內在深入。語文教師必須加強對傳統文化的學習,進一步開拓自己的知識視野。從中也可以看出,語文教師的傳統文化素養某種程度上就是語文課堂教學中能夠開展傳統文化傳承的源泉,也是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教學資源之一。
另外,課堂只是讓學生走進知識海洋的“坐標”。教師要鼓勵學生走到課外,用其他形式的活動收獲來獲取新知識。教師還應鼓勵并引導學生利用業余時間掌握好語言和文化才能使其擴大視野。同時,作為對課堂教學的建設性補充,引導學生收看廣受好評的電視、網絡等綜藝節目,如《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經典詠流傳》等,將學生的能動性充分調動起來,有目的有準備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這也就要求廣大的語文教師要努力構建出有利于傳統文化的教學氛圍,充分引導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祖先留給我們豐富的文化遺產,作為教師,更要利用好這些文化遺產,運用到實際教學中,促使高職學生更好地傳承、發揚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何蘭新.新形勢下對高職語文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的思考[J].中國民族博覽,2016(6).
[2]王科瑛.高職語文教學中中國傳統文化融入[J].文教資料,2017(15).
[3]靳紅.傳統文化在高職語文教學的有效滲透[J].世紀之星(交流版),2016(10).
[4]盧榮祥.語文教師應擔負起傳承民族文化的重任[J].文學教育,2013(5).
[5]張月娥.淺談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傳承中國傳統文化[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2(12).
作者簡介:王志華,女,1983年生,福建省泉州市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為語文教學、傳統文化。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