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析 張良偉
摘要: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向學生傳授書本知識,更重要的是加強學法指導。這就意味著,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就在于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策略,讓學生由“要學”到“學會”,最后過渡到“會學”,從而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語文教學中可以采用自主學習卡的形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 語文 自主學習卡
教育學家葉圣陶曾說過:“教是為了不教。”這句話道出了教學的目的所在。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向學生傳授書本知識,更重要的是加強學法指導。這就意味著,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就在于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策略,讓學生由“要學”到“學會”,最后過渡到“會學”,從而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如果學生學會了如何學習,將會比較輕松,老師輕松,學生也輕松。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在語文教學中可以采取什么措施呢?在語文教學中我試著采用自主學習卡的形式,開始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下面羅列了6個問題,
第一,是我遇到了哪些生字詞語“新朋友”,我了解了他們。
第二,讀了課文我知道了些什么,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第三,課文為什么寫這些,表達了什么情感或者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第四,課文是怎么寫,我覺得有哪些寫得好的地方,我學到了什么好的方法?
第五,我還有什么疑惑或者問題,和同學老師交流我有什么收獲?
一、自主學習卡的設計與使用
生本教育主張“以學定教,先學后教”,提倡利用自主學習卡組織教學。因為自主學習卡作用有三:一是引導學生自學預習,二是指導學生課堂學習,三是指導學生復習鞏固。自主學習卡設計原則要遵循“問題化、精要化”,最好備課組教師集體設計,要結合單元目標和課文內容,將整單元的教學目標分解到每一課具體教學中,明確每一課的學習目標。
自主學習卡的設計可以分“課前和課上”兩部分,“課前自主學習卡”作為學生的前置預習作業,上課前教師應該檢查學生的完成情況,以便“以學定教”。課上首先結合學生預習出現的問題通過檢查、交流、指導得以解決。然后教師再利用“課上自主學習卡”組織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后通過展示、交流,評價、指導,真正讓學生“學語言、學寫法,受教育”,逐步提高學生“聽說讀寫思”的能力,尤其要扎實做好閱讀教學“六件事”—— 了解相關資料、學習生字新詞、概括主要內容、體會文章主旨、掌握表達特點、實際操作運用。
特別強調:“學生能自主解決的問題,教師不必再教,學生自主學習解決不了的問題,先由學生小組合作研究,還是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必須要講,并且要講明白,講透徹。”
二、精讀課和略讀課在使用自主學習卡上應注意的問題。
1.精讀課力爭1課時完成新授任務,用結合“課后思考題”精心設計的自主學習卡組織教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既要注重培養學生“聽說讀寫思”等語文能力,又要根據問題引導幫助學生獲得更多更好的語文知識。有舍有得,以生為本,踐行新教育“理想課堂”的六個度(參與度、親和度、自由度、練習度、整合度、延展度)。
2.略讀課力爭25~30分鐘完成新授任務,用結合“課前導讀題”所設計的自主學習卡組織教學,余下的時間進行適當的知識拓展(根據單元專題和課文內容、作者、題材、體裁等進行適當拓展:如作者的其他作品,同主題同體裁的作品,同主題的其他藝術表現形式——雕塑、攝影、繪畫、歌曲等)。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改變學生的學習習慣才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首先我們要培養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預習習慣,預習是學習的開始,學生如果能夠好好預習對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和效率有非常重要的幫助。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讓學生養成自主預習習慣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先讓學生對課文進行預習,我們可以告訴學生預習的方法,指導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可以先將文章中的生字詞進行預習,然后朗讀課文,將文章中的好詞佳句精彩語段進行勾畫,然后可以思考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感情表達。這樣學生在預習的時候就會自己思考,自己學習,在預習的過程中如果有疑難問題還可以留在課堂上向老師請教,或者是有目的的進行聽講,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同時,我們還要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敢于質疑的習慣,培養學生敢于思考敢于創新的精神,鍛煉學生的發散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大膽的各抒己見,學生們還可以通過分小組的方式進行討論然后發表自己的想法,這樣就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思考,勇于發言。再次我們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在語文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課下閱讀也最能提高學生自主的能力,比如每天我們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課下閱讀的作業,讓學生通過閱讀中外名著或者是其他作品,讓學生學習其中的語言表達方式促進學生喜愛閱讀,我還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像學生布置一些積累的作業,有益學習本來就是一項長期堅持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通過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如果他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營造和諧的自主學習氛圍
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中,我們要特別注意課堂氛圍的營造,要讓學生在一個愉快健康的環境中學習,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提高自己學習的興趣。教師在課堂上不能總是高高在上,要平易近人和藹可親,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能夠以理服人以情動人,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欲望,要鼓勵學生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同時要能夠指導學生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要積極幫學生去解決或者告訴學生解決的方法,要多多表揚學生,讓學生感受自主學習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語文,由于其較強的應用性和實用性,也由于其在學科中的重要地位,我們在教學的過程總要能夠改變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改變教學觀念,讓學生不僅能夠在語文教學中學到知識,還能夠學到學習知識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在今后的工作和學習中都能夠自主學習自主提高,從而為其今后的生活和工作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自主討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