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忠
摘要:當前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學生上課精力分散,教師難以生動教授等問題。因此體育教師應以鮮活有趣的體育游戲為起點,引爆學生運動的樂趣;以激動人心體育賽事為支點,鍛煉學生運動的意志;以長期有效的課外活動為基點,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關鍵詞:小學 體育 教學策略
良好的身體素質是小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生命前提,是小學生成長成才的基本要求,因此。作為體育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基本的身體鍛煉技巧,同時也要激發學生運動潛能,昂揚斗志,使學生精力更加充沛,精神更加陽光健康。但是當天的小學體育課堂中學生容易出現一些問題。
一、小學體育教學現狀
(一)學生上課精力分散
學生自由挨凍不能長時間維持精力集中在某一事物上。自控能力較差。因此。小學體育課堂中。常常出現教師與學生不在同一頻道上。學生自顧自地交頭接耳。互相嬉笑,而教師在極力的勸說下很難長時間學生集中注意。精力聽講。全身心投入到課堂活動中與全體同學共同享受體育運動的樂趣。
(二)教師難以生動教授
體育是位于五大教育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課程不僅要求教師能夠傳授基本運動技巧,教會學生科學鍛煉,而且要傳授學生熱愛運動,熱愛生命的停滯。現實中體育教師工作量大。掌握專業性的運動技術的小學體育教師較少。如教師在傳授專業足球運動的過程中,對于一些專業的技巧,掌握不夠。如果體育教師掌握程度不深傳授時也會略顯生硬、模糊。加之體育老師課容量較大,很難照顧到全班人的課堂感受。對于一些身體協調性較好的學生能夠輕而易舉地掌握運動技能,掌握好技巧。但對于部分肢體協調度略差的學生來說,一些動作做到位,會顯得困難。而教師。面對眾多學生難以在短時間內一一糾正行為,反復引導,造成課堂教學效果不佳。
二、小學體育有效教學策略
(一)以鮮活有趣的體育游戲為起點,引爆學生運動的樂趣。
鮮活有趣的體育游戲不僅可以引發學生熱愛運動的激情,同時也可以辭為切記,引導學生逐步認識體育運動中的。要命及運動中的科學性規律性。首先,教師要有系統有計劃地安排課程內容,根據運動規律來設計教學活動。人的體能和運動技能狀況與先天遺傳有著極大的關系,每個人的運動需求和表現也各不相同。體育課程充分注意學生在身體條件、興趣愛好和運動技能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并以此確定學習目標、學習內容、組織方法和教學方法,以保證絕大多數學生能完成課程學習目標,使每個學生從中受益,以滿足學生自我發展的需要。
其次,根據不同年齡。所以,根據學生的不同身體生長特點,挑選學生適合的運動項目進行教學。在設計體育游戲的過程中可以定學生的意見采納進來使學生更加享受趣味游戲,更能從中享受運動的樂趣。如設計心心相印(背夾球) ,每隊12人,男女不限。20米距離,兩端各站6人,每端分成3組,每組2人,背夾一籃球,步調一致向前走,進行接力時,接力方必須在線內完成接力活動,以最后完成用時最少的隊伍為勝。
再次,要重視教師幽默感的提升。趣味游戲的氛圍特別重要。教師要利用自身語言和肢體的幽默感,活躍氛圍;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學生熱愛運動的情感,對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維護和提升具有積極作用。
(二)以激動人心體育賽事為支點,鍛煉學生運動的意志。
體育賽事是鍛煉人的應變能力、耐力、爆發力等技巧性的活動。體育教師可以設計體育賽事吸引學生參與其中。在體育比賽中,學生可以增強運動的樂趣,磨練學生的意志,不斷在反復競爭中,增強團隊的合作精神和協作能力,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和能力。例如體育教師可以讓學生組成兩隊足球隊或乒乓球隊,在學生中尋找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讓學生了解整個活動過程以及活動規則、運動技巧。同時也可以吸引家長進來當作活動的裁判,使家長也能積極加入到體育賽事活動中來。
例如,教師除了組織學生組建普通的籃球、足球隊外,還有射箭、瑜伽、曲棍球、板球、體操、社交舞、排球、空手道等興趣隊,使每一名成員都能夠參與比賽中,并且在其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使每一個人在學習中找到自己擅長的地方,獨特的地方。同時,使每個人在學習中掌握與他人交流的方式,與他人密切合作的方法,與他人共同解決問題的技巧,增強個人的協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三)以長期有效的課外活動為基點,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同時也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因此,長期有效的課外活動,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基點。學生在學校亦或是家庭中,輕松有趣的課外活動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發育身心健康的重要部分。但是據統計,2017年,僅17%小學生經常運動。因此,體育教師要根據所授知識進行課外小活動的開發與設計,使課外活動豐富學生的生活與成長。例如體育教師可以設計一套健康操,讓學生在業余時間練習不僅促進形體塑造而且有利于骨骼生長,減緩學生學習壓力,調節生活節奏,增加生活情趣。同時,教師可以牽頭帶領學生組成晨跑小組,培養學生的運動意識、主動意識、拼搏意識,引導學生學會與別人和諧共處,使學生成為一個健康陽光,開朗豁達的人,成為一個獨立堅強的人。
結語
運動技能是每一位學生都應該而且必須要掌握的重要內容,是構建健康中國的重要基礎。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靈活自如地運用體育知識和方法,幫助學生養成熱愛運動的意識,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引導學生在陽光健康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參考文獻:
[1]崔天意. 北京市體育特色小學體操課程實施效果影響因素及對策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7.
[2]李圖南. 首都體育學院實施“北京市高校參與小學體育發展”項目情況與對策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17.
[3]買佳. 民族傳統體育在我國學校體育教育中的發展與經驗啟示[D].華中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