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桂芳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完善和改進,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也越來越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并努力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本人基于目前初中語文教學的現狀進行研究分析,并針對如何構建高效語文課堂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初中語文;情景化課堂;多媒體微課
(一)目前初中語文教學現狀
根據我國教育新課改的要求,雖然很多老師都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但是在教學的實踐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漏洞。雖然新課改要求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關注語文理論知識和語文實踐相結合,但不少老師仍受我國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為完成考綱中的的教學任務,授課方式還是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聽課。雖然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有時也能夠讓學生的知識量在短期內得到很大的擴充,學生的成績也能得到大幅提升,但是學生對所學的內容并不感興趣,收獲的知識也大多靠死記硬背記住的。因此很多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并不能做到真正理解。在實踐方面,因學生和教師之間通常缺少必要的互動,教師對學生的引導作用便也缺失,這樣的教學有時還會出現反效果。
(二)情景化語文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在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中,應該做到心中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要制定合理具體的教學目標就要求教師能夠了解班級里每一位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投其所好。將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結合教學內容,并制定具體可實施的教學目標。
例如,教師在進行寫景作文教學時,可以先引領學生學習單元教讀課文《春》和《濟南的冬天》。為了讓學生在秋天更好體會秋景并學習寫景,本人結合初一學生對外界事物興趣濃厚的特點,把學生帶出課室,走進美麗的校園參觀、游玩,即時記錄所見所聞所感。
每到一處,讓學生停下來,聞一聞,看一看,或者玩一玩,說一說,最后寫一寫。這樣,一節活色生香的作文素材積課便在學生們或興奮地觀察、或沉靜地思考書寫中完成。
緊接下來的第二節寫作文課,不再冥思苦想,不再搜腸刮肚。在手持撿來的落葉的同學筆下,“韶關秋天的樹正值壯年,它們繁發密生,在和煦的金色陽光下熠熠生輝”富有生命氣息的句子流溢而出;神態飛揚的同學似乎還沉浸在校園的一隅,她用細膩的筆觸寫著“門前的大山不語,似乎用溫和的目光注視這一棵長著掌形綠葉的樹,我正驚異著,卻聽到綠蔭里細碎的嘰嘰聲。天哪!那兒竟然藏了一個鳥窩~”而拍攝精彩鏡頭的學生,手中的筆如飛,他正繪出一幅幅絕美的秋景呢。
作文課后,老師的評改已無足輕重了,張貼所有同學的作文已成為師生課間休息的談資了。精彩的、不精彩的,無論哪一篇的作者都收獲了美文共析的快樂。教學目標具體化,教學過程情景化,學生寫作時還加強了學生與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性,增添了課堂的趣味性,也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三)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1. 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傳統的教育都是教師運用課本為輔助進行教學,而學生依靠課堂上的教學內容記錄筆記。這使得傳統的教學方法單一枯燥,缺少了學習應有的樂趣。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發展和互聯網的不斷普及,多媒體教學漸漸出現在教師的視野中。使用多媒體教學可以使原本抽象的概念生動形象化,并提高學生對內容的理解力。例如,教師在講解《少年愛因斯坦》一課時,便為學生播放一個短小的愛因斯坦微傳記。學生在觀看視頻時,可以了解愛因斯坦的少年背景以及他在生活中為我們人類社會所作出的貢獻。同時學生還可以通過視頻了解愛伊斯坦從小到大的不同樣貌變化。要想讓學習的知識在腦海里形成長期記憶,就需要在學習的過程中努力調動大腦的各種感官,例如,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就像如果你想讓一個學生記住蘋果,那就要試著讓學生看到一個蘋果,親自摸一摸,聞一聞,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品嘗一口,這樣學生對蘋果的概念理解掌握地就會非常牢固。相同地,多媒體教學能夠全面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引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情感共鳴,由此來加深學生學學習內容的理解和記憶。
2. 多媒體教學的重要方法
微課是教師使用多媒體教學最普遍的方式之一了。它主要是以視頻為載體,教師通過錄制微視頻的方式對教學內容中某個具體的知識點進行講解。因此具有非常強的針對性。微課具有的時間短、內容少和趣味性強的特點能夠有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將抽象的理論概念轉化成生動形象的具體畫面。提供學生一個課下自主學習的機會和方式,學生因此也可以對課上的教學內容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教師可以為學生制作課前預習的微課課件,并把課件分享到班級的QQ群里,讓學生在家自行觀看。例如,當教師講到作者為馬克吐溫的課文《我的第一次嘗試》時,可以為學生制作一個關于作者馬克吐溫的微視頻課件,在課件中,可以簡單對馬克吐溫進行一些簡短的介紹,并附上一些有關馬克吐溫有趣的趣味小故事。這樣可以讓學生提前了解到作者日常生活中的幽默風格,有助于提高學生對課文學習的深入理解。例如,有一次馬克·吐溫外出乘車。當列車員檢查車票時,他翻遍了每個衣袋,也沒有找到自己的車票。剛好這個列 車員認識他,于是就安慰馬克·吐溫說:“沒關系,如果您實在找不到車票,那也不礙事。” “咳!怎么不礙事,我必須找到那張該死的車票,不然的話,我怎么知道自己要到哪兒去呢?” 學生通過在微課中了解到馬克吐溫不拘小節的幽默性格,還能由此拓展學生的知識層面,并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
高級教育的本質不僅僅限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信息傳遞。而應該是通過教師對學生進行的引導來激發學生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和知識探索。因此,要想做到有效地激發學生思考,發揮學生個人潛力,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時關注個體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投其所好進行教學。利用微課等多媒體教學優化課程內容,使課文中抽象的文字概念變成形象生動的畫面來突破傳統教學的局限性,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擴大學生的知識層面。
參考文獻
[1]何兵.義務教育新課改下的初中語文教學實踐[J].新課程(中),2016(09):50.
[2]唐桂花.試論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語文教學實踐[J].新課程學習(中),2015(01):54-55.